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西游记(第59集)

《西游记》是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出品,改编自吴承恩神话题材小说《西游记》,由张纪中担任总制片人,张建亚担任导演,吴樾、聂远、臧金生、徐锦江领衔主演的魔幻古装神话剧。

该剧讲述唐三藏、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四人在取西经途中,屡遇妖魔鬼怪,四人合力对付,展开一段艰辛的取经之旅。

该剧已于2011年7月28日在南方影视频道首播。

2012年1月30日在浙江卫视、东方卫视、天津卫视、云南卫视播出。

  • 中文名 西游记
  • 外文名 Journey To the West
  • 其它译名 张纪中版西游记
  • 出品时间 2011年
  • 出品公司 慈文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 制片地区 中国大陆 发行公司 北京盛世骄阳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 首播时间 2011年7月28日
  • 导 演 张建亚、赵箭、黄祖权
  • 编 剧 高大庸、刘毅、郎雪枫、黄永辉
  • 主 演 吴樾,聂远,臧金生徐锦江王九胜,刘涛,张檬
  • 集 数 60集
  • 每集长度 45分钟
  • 类 型 古装、魔幻、神话
  • 上映时间 2012年1月30日
  • 制片人 赵保明鹿钰王洋
  • 在线播放平台爱奇艺、乐视网、优酷

目录

剧情简介

唐玄奘经菩萨指点奉唐朝天子之命前往西天取经。途中路经五行山收得齐天大圣为徒取名孙悟空,继而在高老庄又遇到了因调戏嫦娥被逐出天界的猪八戒。师徒三人来到流沙河,收服水妖取法名悟净,至此唐僧带着三个徒弟历经千难万险,八十一难,最终来到灵山,玄奘在凌云渡放下了肉身,终于取回了真经,回到大唐长安,把大乘佛法广宣流布……而一路勇敢无畏的孙悟空也成为斗战胜佛,八戒、沙僧、白龙马分别成为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八部天龙马……功德圆满。

人物介绍

主要角色

孙悟空(心猿)

孙悟空又名孙行者、悟空,被花果山众妖尊为美猴王,玉帝封其为“齐天大圣”。 花果山顶有一块仙石,困长期吸收天真地秀、日月精华,一日从中蹦出一只石猴。他发现了花果山上的水帘洞,被众猴尊奉为王,遂称“美猴王”。他被菩提祖师收为弟子,习得了高强本领,还闯到东海龙宫,强夺了“如意金箍棒”作为自己的兵器。之后他手持金箍棒,自封为“齐天大圣”,大闹天宫,将十万天兵天将打得落花流水。玉帝请来西天如来佛祖解救,如来施法将悟空压在了五行山下。五百年后,观音菩萨将悟空度人佛门,让去西天如来处取佛法真经的大唐高僧唐三藏将他救出。悟空从此成了唐僧的大徒弟。一路上,他和师弟猪八戒、沙和尚护佑师父跋山涉水,降伏了白骨精、蜘蛛精、牛魔王等形形色色的妖魔鬼怪,战胜了九九八十一难,终于成功取到了真经,修成了正果。他本人被如来封为“斗战胜佛”。

唐僧

唐僧,俗姓陈,小名江流儿,法号玄奘,号三藏,被唐太宗赐姓为唐。为如来佛祖第二弟子金蝉子投胎。他是遗腹子,由于父母凄惨、离奇的经历,自幼在寺庙中出家、长大,在金山寺出家,最终迁移到京城的著名寺院中落户、修行。唐僧勤敏好学,悟性极高,在寺庙僧人中脱颖而出。最终被唐太宗选定,与其结拜并前往西天取经。

在取经的路上,唐僧先后收服了三个徒弟: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并取名为:悟空(菩提祖师所取,唐僧赐别号行者)、悟能、悟净,之后在三个徒弟和白龙马的辅佐下,历尽千辛万苦,终于从西天雷音寺取回三十五部真经。功德圆满,加升大职正果,被赐封为旃檀功德佛。

唐僧慈悲心肠,一心向佛,为人诚实善良,也有怯懦的一面。

猪八戒(木母)

又名猪刚鬣、猪悟能。原为天宫中的“天蓬元帅”,掌管天河水军。因在王母瑶池蟠桃宴上醉酒,逞雄闯入广寒宫,企图调戏霓裳仙子,霓裳再三再四不依从,东躲西藏心不悦,被纠察灵官奏明玉皇,惹怒玉帝,被罚下人间。但错投了猪胎,成了一只野猪,修炼成精,长成了猪脸人身的模样,拥有投胎前的记忆和玉帝赏赐的兵器。在高老庄抢占高家三小姐高翠兰,被孙悟空降伏,跟随唐僧西天取经。最终得正果,封号为“净坛使者”。为人好吃懒做,憨厚,胆小,且贪图小便宜、好色,但他又是富有喜剧色彩的,而且有时也立有功劳。

猪八戒的兵器是九齿钉耙,全名为上宝沁金钯。猪八戒只会天罡数的三十六种变化。

沙和尚(沙僧)又名沙悟净、沙僧。原为天宫中的卷帘大将,因在蟠桃会上打碎了琉璃盏,惹怒玉皇大帝,被贬入人间,在流沙河畔当妖怪,受万箭穿心之苦。后被唐僧师徒收服,一路主要负责牵马。得成正果后,被封为“金身罗汉”。为人忠厚老实、任劳任怨。

白龙马(玉龙)

又名玉龙(小龙王)。白龙马本是西海龙王三太子,因纵火烧毁玉帝赏赐的明珠而触犯天条,要被斩首。后因南海观世音菩萨出面才免于死罪,被贬到蛇盘山等待唐僧取经。之后又误吃唐僧所骑的白马,被菩萨点化,变身为白龙马,皈依佛门,载乘唐僧上西天取经,最终修成正果,被升为八部天龙广力菩萨。后在化龙池得复原身,盘绕在大雷音寺的擎天华表柱上。

其他角色

佛与菩萨:如来佛、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阿傩、伽叶、金蝉子、灵吉菩萨、弥勒佛、毗蓝婆、地藏王菩萨、白雄尊者、十八罗汉、斗战胜佛、净坛使者、金身罗汉、八部天龙。

道教神仙:玉皇大帝、元始天尊、灵宝天尊(玉宸道君)、太上老君(道德天尊)、齐天大圣、木公老祖(东华帝君)、王母娘娘(瑶池金母)、骊山老母、真武大帝、王灵官、千里眼、顺风耳、九天应元雷声普化天尊、雷公、电母、风婆婆、云神、五炁真君、太白金星、赤脚大仙、游奕灵官、太阳星君、太阴星君、众嫦娥(素娥仙子、霓裳仙子等)、四大天王、日游神、夜游神、托塔天王、金咤、木叉、哪吒、巨灵神、福禄寿三星、二郎神、四值功曹、二十八宿、天蓬元帅、卷帘大将、南斗六星、北斗七星、东海龙王敖广、南海龙王敖钦、北海龙王敖顺、西海龙王敖闰、秦广王、楚江王、宋帝王、五官王、阎罗王、平等王、泰山王、都市王、卞城王、转轮王、菩提祖师、镇元大仙、太乙救苦天尊、泾河龙王、百花羞。

妖魔鬼怪:混世魔王、寅将军、熊山君、特处士、黑风怪、凌虚子、白衣秀士、虎先锋、黄风怪、白骨精、黄袍怪、金角大王、银角大王、压龙大仙、狐阿七大王、狮魔王、红孩儿、鼍龙怪、虎力大仙、鹿力大仙、羊力大仙、灵感大王、独角兕大王、如意真仙、蝎子精、六耳猕猴、铁扇公主、牛魔王、玉面公主、奔波儿灞、灞波儿奔、万圣龙王、九头驸马、赤身鬼、劲节十八公、孤直公、凌空子、拂云叟、杏仙、黄眉大王、赤鳞大蟒(蟒蛇精)、有来有去、赛太岁、蜘蛛精、百眼魔君、小钻风、青毛狮王、黄牙象王、云程万里鹏、国后、白鹿精(国丈)、金鼻白毛老鼠精、南山大王、黄狮精、猱狮、雪狮、狻猊、白泽、伏狸、抟象、九灵元圣、辟寒大王、辟暑大王、辟尘大王、玉兔精。

第59集

原来凤仙郡国王三年前曾说过对上天不敬的话,玉帝发怒,设下米山面山,什么时候这两座山被小鸡和小狗吃完了,什么时候才让他们下雨。孙悟空上天,和玉帝理论,设计吃光了天庭的米山面山,又和玉帝据理力争,请太白金星求情,玉帝看到凤仙国王和百姓诚心悔改,虔诚白天祈雨,才答应降雨。玄奘师徒为凤仙祈雨的消息传出去,成为百姓膜拜的对象,他们的头像被到处张贴敬贡。玉帝看到玄奘空师徒反倒成了百姓的救星,孙悟空过分得意,心里不悦,太白金星想出了教训他们的办法。

幕后花絮

戏里:“三昧真火”来真的

拍摄三味真火的戏份时,剧组直接把煤气管往空中喷同时点燃,就出现红孩儿喷出的火龙效果,还好剧组会提前做好安全措施,正面对着火龙的时候,在我面前有一面玻璃挡着,但因为跟火焰很近,还是会有非常灼热的感觉。

戏外:另类招数收服红孩儿

因为大战红孩儿的大部分演员都是小朋友,原本就特别喜欢小孩的吴樾简直成了孩子王,他的那些“小哥们儿”都爱围着他问东问西,而他“收服人心”的方式也很另类——以身作则。

创作背景

张纪中版《西游记》是通过吴承恩著作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

张纪中表示新版《西游记》会打破原来模式,他计划拍摄50集,在剧情上会尊重原著。但在人物形象的塑造上,会突破原有的样子。旧版《西游记》的人物形象都是根据戏剧形象改编的。他在认真研究了原著之后,他相信经受了许多磨难的孙悟空,其相貌应该也有所变化才更加合理。孙悟空从石头里蹦出来后,是一只猴子,然后孙悟空去学艺,后与唐僧去西天取经,最后成佛。张纪中认为,孙悟空的外表在这个过程里应该有些变化,这样才更加尊重原著。

后期制作

新版《西游记》在拍摄上自然强调的是技术,比起老版《西游记》,“魔幻”色彩更突出。“张纪中表示该剧拍摄成本总计1.32亿元,出品方慈文传媒的投资大半都贡献给了特技班底,总共由15家特技公司联手制作,每一集45分钟都有至少300个特技镜头,超过总镜头数的一半……[1]

剧集评价

从孙悟空诞生的那一刻起,张纪中版的《西游记》就呈现出了它的特效优势,尽管对此观众褒贬不一,但不得不承认国际化的化妆水平和特效团队给它注入了新鲜血液和制作理念,更生动地渲染了《西游记》原著中占据多半边天的“神话”色彩。

它最大程度地保留了原著中的内容,也并没有像央视版《西游记》那样一集争取讲完一个故事,而把这部带有明显章节化的小说串成了一部相对整体的完整故事,看着也更像电视连续剧。

张版《西游记》设定了一个庞大的人物圈子和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但也都想方设法给了每一个人物完整的身世和履历,让观众清楚地看到了个人在这一庞大的人脉体系中的位置和作用。在天兵大战花果山那一集,讲出了人性的内在的丑恶本质和孙悟空“单纯”的力量。张纪中故事讲得够伸展,在对白中尽量保留文言文,也适当添加了具有穿越意义的幽默。这让它既有原著的厚重感,又有时代感。张版《西游记》相对央视版《西游记》少了几分“喜感”,更正式地讲述了宏大的人生历练过程,而这种历练恰恰也是吴承恩原著中不可忽略的内容,是“喜感”所不能代替的。

当然,张版《西游记》也有它的硬伤:新“面具”僵化了演员们的面部表情,演员们的眼睛成了特写镜头中唯一能够传神的窗口;对白还不够精练,多少让观众心生倦意。但它的参照物不应该是1986年央视版的《西游记》,而应该是吴承恩的原著。[2]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