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欢迎当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实资料,洗刷冤屈,终结网路霸凌。

西夏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事实揭露 揭密真相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西夏(1038年-1227年),国号大夏邦泥定国白高大夏国等{{efn|关于西夏国号,有多种称呼,同时亦有河西之称,是因位于中国地区的西北部,史称西夏。 共有:

  1. “大夏”为李元昊于1039年向北宋宋仁宗上的表章:“国称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1]。”
  2. “邦泥定国”首见于1043年西夏使者递给北宋宋仁宗的建国国书:“男邦泥定国兀卒曩霄上书父大宋皇帝”[2],曩霄即李元昊自称。此国号可能是党项语音译,意译为“大白高国”或“大白上国”。关于“白高”的涵义,一说白高是指白河上游,发源于今四川西北的白水,意指党项族的发源地松潘高原;另一说西夏国崇尚白色,以白为尊。
西夏
别 称 夏、邦泥定国、白高大夏国、西朝
时 间 公元1038年 ~ 公元1227年
帝 王 李元昊李谅祚李秉常
都 城 东京兴庆府、西京西平府
人口数量 300万左右(十二世纪初)
国土面积 77万平方公里(1142年)
政治体制 中书司枢密司三司
主要民族 党项族、汉族
开 创 者 李元昊

党项族原居四川松潘高原唐朝时迁居陕北。因平乱有功被唐帝封为夏州节度使,先后臣服于唐朝、五代诸朝与宋朝。夏州政权被北宋并吞后,由于李继迁不愿投降而再次立国,并且取得辽帝的册封。李继迁采取连辽抵宋的方式,陆续占领兰州河西走廊地区。1038年11月10日李元昊称帝建国,即夏景宗,西夏正式立国。西夏在宋夏战争辽夏战争中大致获胜,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夏景宗去世后,大权掌握在皇帝的太后与母党手中,史称母党专政时期。西夏因为皇党与母党的对峙而内乱,北宋趁机多次伐夏。西夏抵御成功并击溃宋军,但是横山的丧失让防线出现破洞。金朝崛起并灭辽、北宋,西夏改臣服金朝,获得不少土地,两国建立金夏同盟而大致和平。夏仁宗期间发生天灾与任得敬分国事件,但经过改革后,到天盛年间出现盛世。然而漠北的蒙古帝国崛起,六次入侵西夏后拆散金夏同盟,让西夏与金朝自相残杀。西夏内部也多次发生弑君、内乱之事,经济也因战争而趋于崩溃。最后于1227年8月28日亡于蒙古。

西夏属于番汉联合政治,以党项族为主导,汉族与其他族群为辅。制度由番汉两元政治逐渐变成一元化的汉法制度。西夏的皇权备受贵族、母党与权臣等势力的挑战而动荡不安。由于处于列强环视的河西走廊河套地区,对外采取依附强者,攻击弱者、以战求和的外交策略。军事手段十分灵活,配合沙漠地形,采取有利则进,不利则退,诱敌设伏、断敌粮道的战术;并且有铁鹞子步跋子泼喜等特殊兵种辅助。经济方面以畜牧业商业为主力,对外贸易易受中原王朝的影响,垄断河西走廊与[[北宋[[的岁币为西夏经济带来很大的帮助。

西夏是以党项族为主的帝国,自南北朝时,居青海东南部的党项族强盛起来,隋唐时始内附中原,其居地置州、府首领拓跋赤辞受唐王朝赐李姓。唐初,党项羌受吐蕃之威逼,请求内迁,在唐王朝的支持和协助下,自原居住地向西北方向大迁移,历经百年之久才逐渐稳定下来。个部族的分布形成了以夏州(陕西靖边线)为中心的平夏部,庆州(甘肃庆阳县)陇山以东的东山部,横山地区的南山部等聚居地。唐末因剿黄巢有功,受夏州定难军节度使统辖夏州等五州地区,进爵夏国公,首领复赐李姓。二百年来统治著甘肃一带,宋初,宋朝实行消弱藩镇势力的措施,威胁到党项政权的生存,宋王朝及时利用党项政权内部承袭发生矛盾,迫使其献出五州领土。夏州定难军管内部之蕃落使李继迁,结援辽帝国并完成党项故土的任务。该灵州为西平府。后其子李德明继位,在李德明在为期间(1004-1031),采取倚的策略,“西掠吐蕃健马,北收回鹘锐兵”,同时向辽,宋称臣,一方面借助辽的威势,又能获得宋朝的赏赐,辽、宋也各为其利,对李德明竟相封王进爵。宋天禧四年(1020),李德明病死,其子李元昊继位。


是记录党项族语言的文字,又称蕃书或蕃文,目前总计共于6000馀字。
原图链接 来自 hk.chiculture.net
  1. 《宋史•外国一•夏国》:“明年,遣使上表曰:......遂以十月十一日郊坛备礼,为世祖始文本武兴法建礼仁孝皇帝,国称大夏,年号天授礼法延祚。”
  2. 《宋史•外国一•夏国》:“明年,遣六宅使伊州剌史贺从勖与文贵俱来,犹称男邦泥定国兀卒上书父大宋皇帝,更名曩霄而不称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