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
西千佛洞(Xiqianfodong Caves)位在敦煌市西南35公里處的黨河河岸崖壁上,因地處莫高窟之西而得名,與莫高窟僅隔一道鳴沙山。[1]
西千佛洞主要是北魏時期開鑿的,石窟的結構、彩塑、壁畫藝術風格等與莫高窟體系相近。因而也成為敦煌藝術的一個組成部分。 [2]
目录
現在狀況
現存石窟16個,其中1-3窟為唐窟,4-8窟為魏窟,16窟為晚唐窟,其中9個有開放參觀。成為遊人在敦煌至陽關旅遊線上重要的參觀內容。[3]
這9個洞窟保存較好,其它多有坍塌,壁畫也剝蝕不清,時代難以確認。一般認為洞窟屬北魏至宋代所鑿。保存較好的9個石窟中,中央大多有中心座,座四周鑿龕,內塑佛像,四壁多繪賢劫千佛、佛跌坐說法圖、佛涅槃像。中心座和四壁的佛像下,繪金剛、力士像。北魏一石窟內南壁西段繪(睞子經)故事,東段繪(勞度叉斗聖變)故事,為莫高窟北魏洞窟所沒有的佛本生故事,可填補其空白,有獨特價值。其餘窟龕的四壁和藻井則很少繪佛本生故事。[4]
一千年多年的歷史,短短幾天的走馬觀花,只能說了解皮毛,導遊講的很多,但記住的卻是少之又少。而所有的洞窟都禁止拍照,我的心思都用在如何能獲得照片上面了。好在,西千佛洞給了旅人一顆定心丸,不必琢磨怎麼拍照,方厘之間,便可獲窟中一切。神奇的二維碼如阿拉伯神燈一般!洞窟的門口有二維碼,掃出了一方天地,窟中的壁畫在掌上就栩栩如生了。這小小的二維碼如阿拉伯神燈一般[5]
地理環境
從敦煌市西南行至陽關途中,道左不遠處即為黨河,河床北岸為寸草不生的戈壁灘,南岸是透迄蛇曲的沙山,西千佛洞就位於沙山盡頭的河床北岸陡崖上。[6]
西千佛洞的陡崖深壑上有濃蔭蔽天,崖下灘地紅柳叢生,古木參天,涓涓小溪流過,環境清幽。開窟年代無從稽考。[7] 巴黎藏敦煌遺書(沙州都督府閣經)有記佛龕之文日:「右在縣東(壽昌縣)六十里,香舊圖雲,漢(闕)佛龕百姓更營造。」推測文中所記佛龕當指此。據此可知,西千佛窟始創年代應早於莫高窟,至少應與莫高窟屬同時代建造。
初唐時期的《沙州圖經》援引一本魏晉之際成書的《耆舊圖》稱“漢……造一佛龕,百姓漸更修營”,似乎在漢代,這裡就已經有人開始修造佛龕。
《佛國記》
魏晉之際,敦煌確實已經成為了一個西北地方的佛國。
《魏書· 釋老志》裡這樣描述晉末十六國時代的敦煌:“涼州自張軌後,世信佛教。敦煌地接西域,道俗交得,其舊式,村塢相屬,多有塔寺”。
公元400年,高僧法顯一行抵達敦煌,在敦煌修養一個月後,西出大漠,開始了他史詩性的西行求法。
在法顯記述其求法旅程的《佛國記》中,曾經多次提到一種佛教聖蹟——石窟。這些石窟是當年佛陀坐禪入定和阿羅漢結集經之處,它們有些是自然的洞穴,但也有人工開鑿的石室。
在佛陀寂滅後,這些作為聖蹟的石窟往往會供奉佛影或是佛像。這種鑿山為窟的風習同樣也通過中亞傳播到敦煌地區。西千佛洞的開鑿,或許正是法顯所見到的石窟在敦煌的複刻版本。只是它早在法顯西行之前,就已經開工。
公元366年,也就是法顯從敦煌西行求法的34年前,由一位叫樂僔的法師首先“ 造窟一龕”,接著,又有一位名叫法良的禪師自東來此,“ 於僔師龕側,更即迎建”。開啟了敦煌的佛國時代。
然而,西千佛洞的參觀者或許會對這裡感到失望,儘管這裡的風景比莫高窟更加秀麗,古木蒼天,長河蜿蜒,更符合人們心中的佛國淨土形象。
西千佛洞第4窟
第4洞窟現存比較完整的應該就是前室北壁門上的這一鋪佛說法圖(圖六),繪製於盛唐時期,佛陀頂有華蓋,端身正坐,一旁脇侍的比丘弟子與菩薩們,都是面相飽滿、體態豐腴的聖者法相,看了讓人生起恭敬之情。
大量的回鶻時期壁畫,計有:前室的坐佛、普賢變、藥師變,以及窟頂的藻井圖案,還有主室左、右側壁的說法圖。他們都是被繪製於十一世紀後期到十二世紀初期的壁畫,有著獨特的布局法。
這一時期的佛教人物造型有著健壯的體態,臉形長而圓,豐肥的兩頰,加上柳眉、細目、高鼻、小嘴,這顯然都是回鶻民族外貌的投射。佛陀本無相,但是佛教信仰在深入回鶻民族的同時,佛陀和菩薩們卻都以「回鶻身」而示現了,以此來貼近並教化回鶻人,真是隨緣設教的巧妙啊!
西千佛洞第7窟
最早的第7窟建造於北魏末期,比莫高窟現存最早開鑿北涼時期的275窟要晚出將近80年。這還是西千佛洞現存最早的洞窟,洞窟平面呈方形,形制與莫高窟北魏中心塔柱窟相仿,前部人字披頂已塌毀,後部有直達窟頂的中心塔柱,塔柱四周形成供佛教信徒右旋禮的通道,上方為平棋頂,中心塔柱四面各開一佛龕,龕內外的塑像多為清代重修,只有正面龕內的倚坐像,雖已殘毀,卻是唯一保存的北魏原作塑像,佛像身姿挺拔、雙肩渾圓,袈裟貼體,透出肢體的輪廓,卻又是寬鬆的式樣,陰刻的衣紋,略呈淺階梯式,流暢自如。
窟內壁畫風格與莫高窟同期壁畫相同,人物造型健壯、比例適度、著西域式服飾,採用西域式的凹凸暈染手法,表現人物面部與身體的立體感,色彩質樸厚重,多用石青、石綠、在土紅底色的映襯下,顯得莊重熱烈,宗教氣氛濃厚。
來訪者會發現西千佛洞的崖壁上有許多洞穴,裡面積滿碎石沙土—— 它們是昔日的洞窟,千年來的風沙侵蝕本就讓它們性命危殆,夏季暴雨導致的洪水,則給了它們致命一擊。許多洞窟被沖毀,其中很可能就包括文獻中記載的那個開鑿於漢代的佛龕。
第9窟未畫完的飛天
縱使如此,西千佛洞仍然保存了一些莫高窟難以得見的微妙細節。
西千佛洞第9窟西壁頂部畫師尚未畫完的半成品“飛天”。朱紅色的輪廓仍然留在牆壁上,但畫師卻沒有給它添上眉眼衣著和顏色。這片古怪的紅線草稿就這樣留存千年,同樣未完工的,還有一尊塑了一半的佛像,充當骨架結構的木棍和稻草從包裹的泥胎中滋露出來,齜牙咧嘴地望著困惑不已的參觀者。
這些半成品固然讓人可以了解那些美不勝收的敦煌壁畫繪製的初始過程,但對富於想像力的參觀者來說,它們倒更像是不情不願的工匠在罷工示威,對他們的不公待遇表示抗議。
默默無聞的匠人,可以說是敦煌石窟工匠們的群像寫照。在石窟的壁畫中發現人名並不稀奇,壁畫下方那些供養人的旁邊總會有塊帶顏色的長條榜題寫上他們的姓名。除非歲月侵蝕磨滅了這些墨跡,不然他們的名字終會留存於世。
第19窟羅漢堂
鑿建於五代時期,洞窟的形制相對獨特些,呈現縱向圓拱頂的空間。正壁開鑿出一座大龕,龕內主尊是倚坐佛,保存最完整的一身五代時期的彩塑,這尊佛像體態端莊、神情肅穆、肌膚豐滿圓潤,衣紋表現得繁簡適中、色彩素雅,頗有唐代造像之風格,沿東西兩壁築有像台,原塑十六羅漢像,現存十三身,這是敦煌石窟中唯一用塑像的形式表現十六羅漢的題材。
保存得相當完整。他的體態端莊,神情肅穆,肌膚豐潤,衣紋表現得繁簡適中,整體還流露著唐代造像的風格。倚坐佛兩側本為繪、塑一體的設計,表現著十大弟子、八大菩薩、天龍八部與四大天王等內容,與莫高窟的時代通例相當。沿著左、右兩側壁設有像臺,現存十三身泥塑像(也有缺破處),看起來原始應該有十六身羅漢像的,這種立體的泥塑十六羅漢像,恐怕也是敦煌地區現存的孤例。
據史料記載,南朝的張僧繇、唐代盧楞伽、王維等人都曾畫過十六羅漢像,但直到五代時期,關於十六羅漢的畫像和塑像才開始在中原地區流行,此窟十六羅漢像的出現,說明了敦煌佛教藝術與中原地區的佛教藝術基本上是同步發展的。
此窟的壁畫均為五代原作,正壁龕內繪了十大弟子、六菩薩、天龍八部、四大天王等內容。東西兩壁自頂而下,都繪了羅漢像,在敦煌石窟中,以繪塑結合的手法在一個洞窟中表現如此多羅漢像的並不多見,因而此窟被專家稱為羅漢堂
保護級別
1961年,被中國國務院首批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1997年,正式對外開放。
特產
敦煌素有瓜洲之稱,盛產各種香甜味美的瓜果葡萄.充足的光照造就了高品質的李廣杏、紫陽桃、鳴山大棗、陽關葡萄、沙瓤西瓜、白蘭瓜、黃河蜜瓜、冬果梨、蘋果等。
遊客食用後讚歎不已。為了滿足遊客攜帶需求,近年來敦煌研製開發了果脯系列產品,人們總願意帶些乾果製品饋贈親朋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