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襄邑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襄邑秦至清代地名,今河南省睢縣。夏商時屬豫州,周屬宋。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建立霸業,死後葬於此地。"駱駝嶺"即是宋襄公的望母台。秦統一實行郡縣制後,在此設襄邑縣,東漢時期屬於兗州陳留國轄內,是當時的紡織中心,東漢末年曹操曾於此地徵兵討伐董卓。距開封東南150里,境內有惠濟河流過,近年有"中原水城"之稱,城中有湖,湖中有城。[1]

介紹

東漢時期地名,為縣級行政區,屬於兗州陳留國轄內,是當時的紡織中心。東漢末年曹操曾於此地徵兵討伐董卓。

襄邑是河南省睢(suī)縣,在開封(北宋京城)東南150里,惠濟河從境內通過。睢縣位於古都開封與商都商丘兩個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之間,同屬中原歷史文化脈系,同樣的歷史悠久、文化燦爛,現為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城內最著名的風景是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袁家山。在睢縣發掘出土的歷史文物證明,至少在新石器時代,就有先民勞動、生息、繁衍在這塊古老的土地上。夏商時屬豫州,周屬宋。春秋五霸之一的宋襄公在此建立霸業,死後葬於此地。因此,秦統一實行郡縣制後,在此設縣,稱之襄邑。[2]

歷史背景

上古的中原溫暖、濕潤得多,曾經是大象生活的地方,"豫"字就是人牽大象的象意字。那時的黃河流域,到處生長着中原特有的野桑和以野桑為食物的野蠶。大約在五六千年前,我們的祖先就開始利用野蠶抽絲,織造最原始的絹帛。以後,又逐步把野蠶馴化,進行戶內餵養,漸漸將野蠶馴養為家蠶,結繭繅絲、織成綢絹,由此出現了中原最原始的桑蠶絲綢業。襄邑之前的城邑設在今縣城西25華里的承匡,歷史上有孔子游匡一說。這裡低洼濕潤,十分有利於桑蠶生長,被稱之為匡桑。也因其地勢低洼潮濕卻不宜建城,故於秦後東遷至宋襄公墓附近,設邑建縣而有襄邑。

當時中國的九州中,六個州擁有大量的蠶織業,其中的豫州、青州、兗州的蠶織業最為發達。豫州主要就是襄邑、陳留;兗州是臨淄。還包括河北、山西、陝西等部分地區,構成了當時中原繁榮、鼎盛的蠶桑絲織和紡織業,成為中國乃至世界的絲織、紡織業中心。隨着中原絲織業的蓬勃發展,其產品開始尋求外銷渠道。實際上,早在春秋時,中國的絲織品就在歐洲銷售了。到了漢代,在漢王朝強大的政治、軍事實力支撐下,最終開闢了聞名古今中外的國際化貿易文化大通道--"絲綢之路",所以,古代襄邑早在2000多年前就是一個貿易出口縣邑了。

明清之間,睢州以下設置四個大鄉,其名分別為:錦繡、錦襄、錦翠、錦衣,是對昔日輝煌的綿綿不絕之紀念。進入二十世紀,日本帝國主義的侵華戰爭,對中國的傳統絲織業破壞最大,並強行用現代紡織技術取代傳統工藝。從此,傳統絲織業就只散落於民間了。至今,在睢縣城西北隅仍有一泓池水,人們寧願相信那就是古代遺存的、絲織女人們在那裡洗滌絲錦的濯錦池,天空中仿佛仍然迴蕩着她們勞作中的笑語歡聲。

古代襄邑絲織故鄉的歷史淵源,是今天發展紡織業、承接南方紡織業產業轉移的最有力的歷史傳統依據。可以說,中國各地的紡織業,都是從襄邑等古代中原絲織中心走出去的,襄邑絲織才是中華絲織的本源和發祥地,承接南方紡織業產業轉移,是迎接紡織產業回歸故里和溯蹤求源,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中原水城

睢縣有"中原水城"之稱,城中有湖,湖中有城。4500畝四四方方的北湖底下是老睢州城。明崇禎十五年李自成攻打開封時,扒開黃河口,水淹睢州所成,方圓百里成為澤國,百姓生靈塗炭。湖中東北角的"駱駝嶺"即是宋襄公的望母台。[3]

旅遊發展

河南睢縣:依託雄厚文物資源發展旅遊經濟

記者 袁家山 文章來源:《經濟視野》 2013年8月5日第15期

睢縣是河南省歷史文化名城。旅遊業是依託文化資源而興起的朝陽產業,特別是在中原地區的平原地域,絕大部分的旅漩景區的開發都是與文物古蹟交織在一起的,因此依託文物發展古老睢縣的旅遊事業,無疑是當地旅遊經濟發展的資源優勢。

資源優勢在文物

旅遊資源基本上可分為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不論是觀光旅遊、度假旅遊和生態旅遊,還是觀光加生態旅遊、觀光加度假旅遊、生態加度假旅遊,都離不開自然資源和人文資源這些要素。

睢縣歷史悠久,文化燦爛,擁有繁多的歷史文化遺蹟和極其豐富的文化內涵。199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批准為省級歷史文化名城。睢縣境內已經被明確公布的文物保護單位有22處,其中國家級保護單位1處,省級保護單位4處,市級保護單位4處,縣級保護單位13處。

博大雄渾的黃河孕育了睢縣上下幾千年綿亘不絕的文明傳承。炎黃子孫世世代代在這裡繁衍生息,並在這片土地上留下眾多的歷史遺蹟。睢縣蓼堤鎮的周龍崗村、周堂鎮的喬寨村、平崗鎮的崗下坡村、范窪鄉的楚伯崗村、毛崗寺村、後台鄉的塔彎村、澗崗鄉的王莊村,分別發現了韶、龍山、商周和漢代文化遺址。夏、商、周三代,睢縣曾經是中國政治、經濟、文化的中心,產生並活躍過一批批政治家、思想家、科學家、軍事家、文學家等歷史名人。夏相因后羿進逼逃到今天睢縣的帝丘,帝丘之得名即原於帝嚳之墓葬於此。商朝右相伊尹多次"游寓"睢州,並留下典故和傳說。東周頃王之子姬班,史稱匡王,在此地築城,曰匡王城,即今之匡城鄉。商、周之後,歷史上著名的首鄉會盟、葵丘會盟、盂地會盟都發生在古老的睢州地域。古代歷史上著名的泓水之戰(曾被毛澤東主席稱為"蠢豬式"的仁義道德而遺笑後世)、大棘之戰也都發生於此。

滄桑變幻,至今有跡可尋的古建築已是風毛麟角了。現已被公布為省保文物單位的有袁家山 (呂祖廟)、湯斌賢良祠、聖壽寺塔;被公布為市保單位的東關清真寺,劉莊貧民夜校、承匡城舊址、平崗鎮的無憂寺塔;被公布為縣級文物保護單位的宋襄公陵、城內黌學大成殿、東關明清一條街、閆家祠堂等。基於這些文化內涵,睢縣於1993年被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為歷史文化名城。歷史名城的公布,無疑提高了睢縣這座城市的品位,擴大了知名度,為睢縣的旅遊開發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睢縣已經和正在開發的景點可概括為十大景區,即"一山一水"是袁家山和北湖水, "一台一院""是春秋戰國望火台和北湖公園,"一寺一塔"是無憂寺和聖壽寺塔,"一祠一街"是湯斌祠和明清街。

睢縣的自然旅遊資源也和文物資源互相融合密不可分,睢縣號稱"中原水城",就源於睢縣城北的一汪碧水,即舊城湖,俗稱"北大湖",實是數代古城被水淹後留下的舊跡,其中遍布大量歷史遺蹟。又如今日尚存並在沿用的地名恆山、澗崗、平崗、長崗、毛崗、周龍崗、梨崗、楚伯崗、後台崗;蓼堤嶺,河堤嶺,金鎖嶺、安子嶺等,可知今天的睢縣是黃河多次決口後形成的淤積平原。

自秦移縣於襄陵,睢縣有"襄邑"之稱。至明代,由於北瀕黃河,縣城叉屢被衝決,三次遷徙,故睢州城有"鳳凰三展翅"之美譽。漢代,襄邑(睢縣)人仍將傳統的植桑養蠶、抽絲織綿作為支柱產業,並迅速發展成為全國手工業基地。《魏都賦》有載:"錦繡襄邑、羅綺朝歌"。舊城湖東半湖中心突出水面的大島,即是春秋五霸之一宋襄公的陵墓,面積約百餘畝,長年高出水面三米左右。至今,在此隨手可撿到商、周以後各個時期的陶瓷片。小島為駝崗,世傳為宋襄公游觀遺址,如汴粱之夷山,古為睢州八景之一。現舊城湖四周的環湖公路路基,即是舊城牆。新城,即是當今的睢縣城。

名人云集多勝跡

睢縣地處中原腹地,歷史悠久,物華天寶,地傑人靈。在歷史的長河中,不乏錚錚之士、佼佼俊才。睢縣古稱襄邑,實源於宋襄公。漢有經邦濟世之庚宣明,北朝有"江郎才盡"的文學家江淹,宋有身兼禮、工二部尚書的郭贄,連科雙狀元之張去華和張師德父子。元有單朝陽、單守陽、單元陽兄弟三進士,明有李孟暘、李孟眰兄弟同榜及第。明中後期有理財大家戶部尚書李汝華,"忠誠干國、正直立朝"的兵部尚書袁可立,以德愛民的兵部侍郎蔡天祜。清代有號稱中原名儒的工部尚書湯斌,及學貫古今之布衣學者田蘭芳等,今有著名詩人蘇金傘,公安英模任長霞等,這一名人資源優勢在旅遊開發中正在發揮它的巨大作用。

睢縣是中原遠古文化的發祥地之一,世傳帝嚳和帝嚳孫敬康王墓在城東北帝丘村,宋國的國君宋襄公,楚國的國君頃襄王,古代哲學大家莊子,其生前大量活動遺蹟均在睢縣。孔子曾率領弟子們遊說到過匡城;漢光武帝劉秀曾被王莽追趕躲到過匡城的"五柏一所廟"和現尚屯鄉的馬蜂寺,並在現平崗鎮的無憂寺內藏身,屢次得以逃脫,被後人演繹出眾多神奇佳話。隋末瓦崗起義軍領袖李密,王伯黨兵敗慕名逃到睢縣境內的恆山,其墓就在恆山寺附近。傳說,八仙之一的呂洞賓曾打救過在海上抗擊倭寇險些遇難的明代兵部尚書袁可立,袁致仕歸里後為此還願,在睢州城內修建了袁家山呂祖廟供世人敬奉至今,成為明清兩代的大道場。清代名儒湯斌的賢良祠至今還在睢縣縣城西門裡。近現代的睢縣歷史同樣是波瀾壯闊,《民國日報》曾在頭版以《河南睢縣學生大遊行》為題目向全國作報道,引起了當時社會強烈反響,著名的睢杞戰役曾在睢縣留下大量的名人事跡。粟裕將軍的臨時指揮所就曾安扎在睢縣東關清真寺內。睢縣西北的榆廂鋪便是睢杞戰役古戰場,至今還保留有活捉國民黨兵團司令區壽年和師長沈澄年舊址。新中國建立後,黨和人民為了緬懷這些為國捐軀的英雄們,在睢縣城北建起了烈士陵園和睢杞戰役紀念館。以碧波萬頃的北湖、素有"小蓬萊"之稱的袁家山、明清建築"活化石"的明清街、國寶級文物聖壽寺塔等為"文化精品旅遊線"。該縣把北湖開發作為標誌性文化工程項目,政府先後投資近億元完成了城湖綠化、亮化工程,沿湖規劃建成了集旅遊、健身、休閒中心等為一體的大眾文化娛樂消費市場。

睢縣憑藉"長霞故里"這張名片,使省級"歷史文化名城"和"中原水城"的知名度越來越高,美譽度越來越響;發展大文化、打造文化產業的進程方興未艾,如火如荼,文化產業已成為推動全縣經濟社會發展的巨大力量。[4]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