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行星際物質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孔夫子網 的圖片

行星際物質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上最古老的四大文字系統,一是5500年前兩河流域蘇米爾人創造的楔形文字[1],二是5000多年前尼羅河流域古埃及人創造的聖書字[2],三是3300年前中國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四是1500年前起源於中美洲的瑪雅文字。其它文字都早已消亡,只有中國文字的發展未曾斷裂,從商代一直傳承至今,漢字是世界上現存最古老的文字,這是我們中華民族寶貴的文化遺產。

名詞解釋

行星際物質是填充在太陽系的物質,太陽系內較大的天體,如行星,小行星和彗星都運行在其間。行星際空間雖然空空蕩蕩,但並非真空,其中分布着極稀薄的氣體和極少量的塵埃。在地球軌道附近的行星際空間中,每立方厘米平均約含有五個正離子(絕大部分為質子)和五個電子。此外,還充斥着來自太陽、行星以及太陽系以外的電磁波。

發現歷程

在十九世紀末和二十世紀初﹐科學家們認為行星際物質來自所謂太陽微粒輻射﹐亦即來自太陽表面活動區的高能電子。以後﹐德國學者林德曼認識到﹐所謂微粒輻射實際上是由電子和正離子組成的氣體──等離子體。阿爾文等人關於太陽的高速等離子體與地球磁場相互作用的研究﹐使人們認識到"微粒流"來源於太陽活動區。由於太陽的自轉﹐從非轉動坐標系看來﹐這種來自太陽的凍結於磁力線中的帶電質點流具有阿基米德螺線的形狀。1958年﹐范愛倫設計了地球衛恰疤較照摺?號﹐對地球周圍的行星際空間進行了探測﹐於1959年發現地球輻射帶。1962年﹐"水手"2號在飛向金星的過程中﹐探明太陽風主要由電離氫(即電子和質子)組成﹐從太陽朝外徑向流動﹐速度範圍在350~800公里/秒之間﹐平均密度每立方厘米5.4個離子﹐離子溫度大約是16萬度﹐磁場強度為6×10高斯。"先驅者"10號和11號在飛行過程中﹐發回關於行星際空間的情報﹐發現在離太陽1~5天文單位範圍內﹐太陽風平均速度變化不大﹐只是變化幅度大為減小﹔平均離子溫度減少二分之一﹔平均離子密度近似地按距離平方反比定律減少。通過"阿波羅"登月計畫所用箔收集器以及種種空間探測器的測量﹐已經查明﹐行星際質點主要是電子﹑質子以及氦﹑碳﹑氮﹑氧和重元素的核。所有這些物質都是太陽大氣所固有的﹐其中以質子和電子為最多﹐這是因為氫是太陽大氣中最豐富的元素而電子則是所有物質都具有的。這些質點在太陽耀斑的"閃耀"階段被加速﹐脫離太陽並通過行星際磁場向外擴散。太陽風高速向外流動﹐當它與星際氣體相遇時就終止了。

太陽圈電流片

太陽圈電流片:太陽系內最大的結構,是太陽的自轉影響到太陽磁場內的行星際物質 (太陽風),帶動電漿運動的結果。

太陽風的直接測量範圍只限於太陽赤道面附近 9°以內的行星際空間﹐"先驅者"11號的測量範圍也只能達到日緯20°的行星際空間。因此﹐對更高日緯的行星際空間性質的研究﹐必須依靠彗尾觀測﹐以及分析由行星際等離子體的不規則性所造成的來自恆星的無線電信號的"閃爍"。這種高日緯研究將提供行星際物質的三維分布和物理性質的信息。

除太陽風以外﹐彗星的碎裂﹑小行星的瓦解以及流星體和宇宙塵等都構成行星際物質的補充來源(見流星)。對黃道光的研究有助於了解太陽系中行星際物質的分布狀況。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