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蜀道難--陰鏗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於 2021年1月26日 (二) 14:01 由 心平气和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创建页面,内容为“[[File:蜀道难.jpg|thumb|350px|right|[http://img.mp.sohu.com/upload/20170511/6f358bf381c74455ab884176564a8814_th.png 原图链接][https://www.sohu.com/a/139898105…”)
(差異) ←上個修訂 | 最新修訂 (差異) | 下個修訂→ (差異)
前往: 導覽搜尋

《蜀道難》陰鏗

蜀道難

王尊奉漢朝,靈關不憚遙。

高岷長有雪,陰棧屢經燒。

輪摧九折路,騎阻七星橋。

蜀道難如此,功名詎可要?

陰鏗《蜀道難》注釋

1、陰鏗:南北朝時代陳超文學家。

2、王尊,字於贛,漢朝忠臣,歷任安定太守、益州刺史、東郡太守。出任益州刺史時,路經邛(qióng )峽九折阪。得知此地是前任王陽畏陷停留、託病辭官之地,便慨然曰:「驅之!王陽為孝子,王尊為忠臣!」

3、詎:讀jù,意思同「豈」。

陰鏗《蜀道難》翻譯

王尊忠心於漢朝,不懼險阻人靈關。高高的岷山上長年積雪,陰翳的棧道上,屢經過戰火。九折路上,再堅固的車輪也會被摧折,七星橋上,再驍勇的騎兵也會被阻退。蜀地的道路如此險惡,功名還怎能去追求呢?

陰鏗《蜀道難》賞析

杜甫贊曰:「白也詩無敵,飄然思不群。」無敵,確也;不群,可商也。若以今人論之,乃先有陰鏗之《蜀道難》,後有太白之隨也,孰可曰「不群」?即「不群」,亦不可曰「不師」也。余以為,白之《蜀道難》,乃鏗詩之擴寫也。鏗詩之思,於白詩之較,一也,皆為「言在此而意在彼」。

岷山之高峻,兼千年之積雪,陰翳之棧道,復頻仍之戰火,邛峽九折阪,可「輪摧」,可「騎阻」,皆為「烘雲」之筆,太白演而繹之曰「猿猱欲度愁攀援」「畏途?岩不可攀」;結句方為「托月」,鏗曰:「功名詎可要。」白言:「難於上青天。」難矣,但不可輕棄也。「人生不得行心志,雖壽百年猶夭也」。「功名」不是壞東西,詐得之,騙取之,聖者不為也。[1]

作者

陰鏗(約511年-約563年),字子堅,武威姑臧(今甘肅武威)人。南北朝時代梁朝、陳朝著名詩人、文學家,其高祖襲遷居南平(在今湖北荊州地區),其父親子春仕梁,為都督梁、秦二州刺史。鏗幼年好學,能誦詩賦,長大後博涉史傳,尤善五言詩,為當時所重,仕梁官湘東王蕭繹法曹參軍;入陳為始興王陳伯茂府中錄事參軍,以文才為陳文帝所讚賞,累遷晉陵太守、員外、散騎常侍。約在陳文帝天嘉末年去世。陰鏗的藝術風格與何遜相似,後人並稱為「陰何」。► 37篇詩文 ► 19條名句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