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覽
近期變更
隨機頁面
新手上路
新頁面
優質條目評選
繁體
不转换
简体
繁體
18.97.14.91
登入
工具
閱讀
檢視原始碼
特殊頁面
頁面資訊
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檢視 薛阁塔 的原始碼
←
薛阁塔
前往:
導覽
、
搜尋
由於下列原因,您沒有權限進行 編輯此頁面 的動作:
您請求的操作只有這個群組的使用者能使用:
用戶
您可以檢視並複製此頁面的原始碼。
[[File:薛阁塔.jpg|thumb|right| [https://dimg01.c-ctrip.com/images/100hhk124hg51xrxcBBD3_R_1600_10000.jpg 原图链接][https://you.ctrip.com/photos/sight/shanghai2/r1829755-289011690.html 图片来自携程旅行网]]] [[薛阁塔]]又名薛家塔、文峰塔,位于安徽省亳州市区薛阁路,观音山汉墓旁。整座塔为八角七层楼阁式砖塔,高34.15米,底层周长23.36米,塔座为八块大青石奠基<ref>[https://www.xjlxw.com/hbdq/anhly/jingdian/15753.html 薛阁塔] </ref>。 自清朝以来亳州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个进士,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亳州知州郑交泰,认为亳州文风不盛的原因与风水有关,倡议在城东南原明代考功薛蕙的家庙附近建造文峰塔,以振亳州文风。 相传,塔尖葫芦顶,原安放一颗硕大宝珠。日军占领亳州期间,雇人偷去宝珠,又用炮火轰击塔身,遂使塔顶失去光辉,塔身弹痕累累,至今第3层东南侧仍留下炮击痕迹。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将薛阁塔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中文名称:薛阁塔 地理位置:安徽省亳州市老城东南 气候类型:[[温带季风气候]] 景点级别: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门票价格:免费 外 形:高34.15米,周圆23.36米 建 于: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 编 号:314、117 ==历史沿革== 清乾隆三十七年(1772年),亳州知州郑交泰为重振亳州文风而修建,薛阁塔又名文峰塔。 [[嘉庆]]十七年(1812年),[[亳州]]州绅何天衢捐资续建薛阁塔2层。 清嘉庆三年(1798年),亳州都司李铭,在薛阁原址之上堆土为山,重建成庙宇,改名为观音山。 抗日战争时期,薛阁塔多处被日军炮击,伤痕累累。 2017年09月13日,薛阁塔保护项目“观音山汉墓遗址公园”正式对外开放。 ==建筑特点== ===特点=== 薛阁塔整体呈平面八角,第一层塔身稍高,每层均设置平座,可以从塔的各层室内走到外檐,向远处眺望。平座由斗拱支承,整座塔虽两次建成,但结合巧妙,不见刻意雕凿的痕迹。塔内部砖券穹顶,塔内为“壁内折上式”,第一层塔身砖雕垂帘,错落有致。薛阁塔的“孤塔凌霄”是古代亳州八景之一,七层宝塔连同塔顶、塔尖在内高约九丈,是当时亳州最高的建筑。 ===结构=== 薛阁塔由地宫、塔身和塔刹三部分构成。塔身为砖结构,楼阁式建筑造型,直椎八角形,共七层,高34.15米,底层周长23.36米,塔座为八块大清石奠基。每层外转角为砖砌仿木方柱,柱上是砖枋,枋上为塔檐,枋下饰砖刻斗拱、禽鸟、花卉图案。塔内为“壁内折上式”,从第二至第六层内壁上各有一面南小龛,为供神之处。每层均设置平座,可以从塔的各层室内走到外檐,向远处眺望。平座由斗拱支承,实际作用与现代建筑上的阳台,别无二致。塔刹八角飞檐、翘角垂脊、风铃叮当,筒瓦屋顶,玲珑剔透。塔尖为铁铸莲花座,座上铸葫芦式塔刹,直插云霄。 ==文物遗存== 薛阁塔一层的塔壁上,雕刻有精美的砖雕,砖雕内容多以花卉,飞禽走兽为主,薛阁塔每层之间都有错落有致的莲花台,每层[[莲花]]台表面飞禽环绕,而清朝文官补服多以飞禽为主,寓意状元及第,而花卉寓意开花结果和夺魁,祈求文风兴盛。 ==研究价值== ===历史价值=== 薛阁塔采用北方砖塔构造方法建造,保存亦较完整,结构富于变化,为中国北方砖塔建造技术的典型作品,是一处重要的清塔实物。从历史价值看,作为历史演化的物证,薛阁塔年代久远,工艺精巧,又经历代修缮,对于研究明清以来教育发展观念的演化变迁,具有重要的价值。 ===艺术价值=== 薛阁塔造型雄奇、挺拔俊美,是明清时期高超建筑工艺水平和社会审美观念的直观反映。作为现在的为数不多的八角楼阁式砖塔,薛阁塔体量协调,结构严谨,块面持重,浑然一体,历经百年而巍然矗立,具有高度的牢固性。 ==历史文化== ===县志记载=== 《亳州志》记载:清乾隆三十七年,亳州知州郑交泰,察知自人清朝以来,亳州除吴楚奇在康熙四十一年(1702)中过解元而外,几乎没有出现过一个进士,认为亳州文风不盛的原因与风水有关,倡议在城东南原明代考功薛蕙的家庙附近建造文峰塔.以振亳州文风。因资金有限,当时只完成五层。嘉庆十七年(1812),州绅何天衢捐资续建2层,成为现在的七级玲珑宝塔。 ===传说故事=== 传说原来塔上的铁葫芦里有一颗宝珠,在夜间闪闪发光,亳州城外十多里处都能看见。抗日战争期间,日本鬼子占领了亳州,他们听说塔顶有舍利子,就派人将舍利子偷走了。从此,再也看不到薛阁塔上舍利子的灿灿光华了。为了掩盖他们偷宝的事实,日本人想用大炮把塔轰倒,后来遭到亳州人的强烈反抗,才没有得逞。 ==文物保护== 1998年5月4日,薛阁塔被公布为安徽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1年6月,国务院将该塔作为曹氏家族墓群的附属建筑进行保护。 2012年年底,薛阁塔曾经进行了一次修葺。 2013年,亳州市市政府对薛阁塔保护修缮。 2016年12月,薛阁塔亮化工程正式完工。 2019年4月,安徽省人民政府划分薛阁塔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的通知。 2019年10月16日,国务院将薛阁塔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旅游信息== 地址:薛阁塔位于亳州市谯城区薛家巷。 门票:免费开放。 交通:乘亳州公交6路、新3路观音山汉墓下车即可到达薛阁塔。 == 参考文献 == {{Reflist}} [[Category: 660 中國地理總志]]
此頁面使用了以下模板:
Template:Main other
(
檢視原始碼
)
Template:Reflist
(
檢視原始碼
)
模块:Check for unknown parameters
(
檢視原始碼
)
返回「
薛阁塔
」頁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