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蓝塘镇位于紫金县西南部,总面积301.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4.4万亩,山地面积34万亩;[1]镇政府驻地蓝塘圩,东北距县城46公里。下辖26个行政村、1个居委会,总人口8万多人,是省定中心镇和全国重点镇。该镇距县城47公里,至惠州80公里。省道S120线和S243线贯穿全镇,建设中的汕湛高速公路经过该镇并设立出口,规划中的河惠莞高速公路将成为我镇连接深圳惠州等珠三角地区的重要通道。

目录

历史沿革

蓝塘原名兰塘,相传因东市场池塘边有一棵兰树而得名。后人将“兰”字读写成“蓝”字相沿至今。

蓝塘镇

明代分属古名都上石、下石社。清代分属古名都凤凰岗约、上石社、龙头约、下石社。

民国18年(1929年)起属第一区,民国34年属龙凤镇。

建国初属第二区、第六区,1957年12月分属蓝塘、石城乡,1958年10月成立蓝塘公社,1961年4月分设凤安、石城、蓝塘3个公社,1963年3月石城公社并入蓝塘公社,1983年9月撤社设区,1987年4月改设蓝塘镇。[1]

大事年表

   2004年1月 育新中学被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评为县一级学校。

2004年1月 蓝塘镇第十四届人大三次会议召开,依法补选彭汉宏为镇长。

2004年1月 蓝塘圩镇供水工程上报河源市计委立项。该项目水库位于布心村羊角坑,计划总投资1,050万元,日供水量5,800多立方米。

2004年2月 蓝塘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2002~2003年招商引资一等奖。

2004年2月 蓝塘镇计划生育服务所被河源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服务所”。

2004年3月 蓝塘镇被市科学技术协会、县科学协会评为河源市科普示范镇。

2005年3月 蓝塘镇计划生育服务所被县委、县政府评为先进服务所。

2005年3月 蓝塘镇党政办公室主任杜永华被县委、县政府评为1998~2003年地方志工作先进工作者。

2005年3月 蓝塘镇110千伏输变电站动工兴建,计划投资5,000万元。

2005年4月 省计划生育委员会副主任张枫到蓝塘镇调研。

2006年4月 蓝塘镇被县政府评为2003年度环境保护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4月 蓝塘镇被县保密委员会评为2001~2003年度保密工作先进单位。

2006年5月 蓝塘中学被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评为县一级学校。

2006年6月 河塘小学、沙塘小学被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评为县一级学校。

2006年7月 蓝塘大道绿化工程全面完成,投资50万元。

2007年7月 蓝塘圩镇沿江路下圩至蓝塘大桥路段水泥硬底化改造工程完成,总投资45万元。

2007年8月 蓝塘实力液化石油气库投产,该站位于沙塘村格山塘紫惠公路左侧,占地面积4,000平方米,总投资400多万元。

2007年8月 蓝塘镇至留塘村主村道水泥硬底化改造工程竣工,长5.5公里,总投资130多万元。

2007年9月 紫金县公路局蓝塘养护中心落成,该楼位于蓝塘村,紫惠公路边,占地面积11,800多平方米,总投资400多万元。

2007年9月 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被省人民政府评为广东省优秀高新技术企业。

2007年9月 蓝塘商贸城竣工,其中一层为农贸市场、二层为商铺,三至七层为商住楼,建筑面积12,000多平方米,总投资1,000多万元。

2007年9月 茜坑村主村道水泥硬底化改造工程动工,路长5.6公里,总投资130多万元。

2007年9月蓝塘中心小学教师杜尔强被县评为先进教育工作者;蓝塘中学教师陈东平、育新中学教师贺茂华、蓝塘第三中学教师李露生、河塘小学教师黄九辉、百罗小学教师张桂梅被县评为优秀教师。

2007年10月 源兴蔬菜种植基地进场动工建设,计划种植面积3,200亩,总投资1,500多万元。该基地中心设在建联村,由深圳现代农业科技公司投资兴办。

2007年10月 市政协主席黄煜祯到蓝塘镇调研。

2008年10月 和睦村主村道水泥硬底化改造工程开工,路长6.5公里,总投资156万多元。

10月 蓝塘镇举行蓝塘恒鑫花园酒店、生物质热燃电厂、南油林业加工厂等引进项目签约仪式。合同利用外资1.4亿元。

2007年10月 沙塘村新建碧山小学教学综合楼工程竣工,建筑面积1,200平方米,总投资50多万元。

2007年10月 蓝塘镇首届“夕阳红”文艺晚会在人民广场举行。

2007年10月 坣雅村新建学校主体教学楼,镇至坣雅村5公里主村道建设两项工程竣工,总投资190多万元。

2008年10月 蓝塘工商所办公楼竣工,建筑面积600平方米,总投资70万元。

2008年10月 蓝塘镇被县人民政府征兵办公室评为2003年征兵工作全优单位。

2008年11月 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被广东省科技厅授予“广东省民营科技企业”和“现代企业制度示范单位”。

2008年11月 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被河源市人民政府授予“河源科学技术进步奖”。

2008年12月 蓝塘文化遗址位于蓝塘中学的元峰塔修复建设奠基,该塔设计7层,基底面积64平方米,总投资40多万元。

2008年12月 紫金县村级财务公开现场会在蓝塘召开。

2008年12月 双兴村龙舟至九和镇龙卜村村道水泥硬底化改造工程动工,长4.3公里,计划总投资160万元。

2008年12月 县召开精神文明表彰大会。蓝塘镇被县委、县政府评为文明镇,镇委书记李进强被评为精神文明创建活动积极分子;蓝塘、市北、留塘、告坑、坣雅、茜坑、元吉、半径、业坑、南山、布心、白沙、河塘、黄沙、和睦、塘田、双兴、蓝塘居委会等18个村被评为文明村;蓝塘国税分局、蓝塘地税分局2个单位被评为县文明窗口;育新中学、蓝塘派出所2个单位被评为县文明单位,141户评为文明家庭。

2008年12月 蓝塘圩镇供水工程奠基,计划总投资1,050万元。

2008年12月 蓝塘镇2005年元旦“松柏杯”男子篮球赛开赛。

2008年12月 蓝塘镇建联小学被县人民政府教育督导室、县教育局评为县一级学校。

自然地理

蓝塘段秋香江    地势东高西低,东南北三面群山连锦,中西部丘陵与小盆地错落分布。东南部龙渡村亚婆髻为最高峰,海拔923米。秋香江流经境内流向东江,支流有青溪河业坑河和龙河茜坑河南山河。北回归线从北部半径村边缘经过。主要资源有木、竹、松脂、水果及铁、钨、水晶、叶腊石等矿产。其中叶腊石正在开采外销。

行政区划

全镇总面积299.8平方公里。下辖26个村和一个居委会(2004年12月经县批准,撤销业坑村并入双兴村、撤销黄沙村并入河塘村,全镇行政村由28个撤并为26个),有13,369户,总人口65,008人,有耕地面积43,930亩,山地面积34万亩。

经济发展

2004年,蓝塘镇委、镇政府提出“以争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为动力,以工业强镇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加快群众奔康致富为目的,力争办成10件实事”的工作目标任务,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6亿元,比增0.6%;其中工业总产值4.83亿元(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3.04亿元);本级财政收入513.6万元,比增38%,机动财力175万元;各项税收收入1,245.1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63元,比增5.3%。2004年,蓝塘镇委、镇政府提出“以争创全县经济社会发展排头兵为动力,以工业强镇为核心,以招商引资为重点,以加快群众奔康致富为目的,力争办成10 件实事”的工作目标任务,带领全镇干部群众团结拼搏,求真务实,取得明显成效。全年实现工农业总产值7.06亿元,比增0.6%;其中工业总产值4.83 亿元(广东立国制药有限公司3.04亿元);本级财政收入513.6万元,比增38%,机动财力175万元;各项税收收入1,245.1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3,163元,比增5.3%。

2014年,该镇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1.76亿元,比去年增加18.3%,其中,工业总产值25.99亿元,比增22%,农业总产值4.4亿元,比增6 %,第三产业总产值 1.37 亿元,比增11 %;完成税收 1262 万元,比增 8.2 %,其中国税463万元,地税779万元,契税20万元;农村人均纯收入7725元,比增10.1%。

农业

全年水稻播种面积55,908亩,总产16,629吨,杂优种植面积95%以上。年内引进南油公司3,600万元完成3万多亩速生丰产桉的造林备耕工程。自然村万山段国家级农业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项目完成,总投资4,000多万元;马耳坪、坑尾塘2宗水库除险加固工程完成,南坑水库除险加固工程、樟屋陂水利工程已开工;建联村源兴菜场、留塘村蜜枣基地开工建设,以及元吉村春甜桔场、益农猪场、金农果苗公司等农业龙头企业稳步发展,加快了全镇现代农业发展步伐。2004年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2.23亿元,比上年增长0.9%。

蓝塘镇是全县最大的春甜桔种植基地,名优特产除春甜桔外,主要还有蓝塘土猪、竹制品、竹壳茶等。2012年蓝塘土猪荣获“广东省最具魅力土特产”称号,2013年入选为“广东十件宝(旅游土特产类)”。2010年,市重点农业项目东瑞蓝塘土猪保种项目进驻该镇市北村,总投资达5000万。[2]

招商引资

蓝塘立国制药

2004年全镇合同利用外资1.4亿元,实际利用外资7,100多万元。其中深圳松柏公司投资4,000万元,在原蓝塘粮仓兴建恒鑫花园酒店,计划建筑13层,占地面积1.1万平方米;香港兰陵电力控股(有限)公司投资4,650万元,兴建生物质热燃气电厂;惠州南油林业经济发展有限公司投资1,200万元,兴建南油林业加工厂;源兴无公害蔬菜基地、亚洲(河源)木业创建造林工程等已开工建设。

基础设施建设

蓝塘元峰塔

2004年,完成通留塘、茜坑、和睦、坣雅、双兴(双兴龙舟至九和龙卜)等5个行政村公路水泥硬底化改造,共长28.4公里,总投资650万元,除省、市、县扶持外,群众自筹资金200万元。全镇固定电话用户9,200户,小灵通用户700户,宽带网用户150户,移动用户3,900户,联通用户3,700户。由供电部门投资5,000多万元的110千伏变电站建设基本完成。全镇水电装机容量1,975千瓦,全年发电量239.6万千瓦时。圩镇建设编制了蓝塘镇发展总体规划并已送审;蓝塘圩镇自来水供水工程奠基;蓝塘大道绿化、亮化工程及沿江路下圩至蓝塘桥地段整治工程完成;衔接新老区的新围街道水泥路面完成铺设;蓝塘公路养护中心、蓝塘工商所办公楼建成使用。

财税金融

2004年全镇本级财政收入513.6万元,机动财力175万元,完成国税入库926.8万元,地税入库222.3万元。地税比上年增收110.9万元,增长99.5%。全镇有个体工商户(私营企业)425户,实现个体工商税收210.5万元,占工商税收的89%;收入工商“两费”69万多元,比上年增收14万多元。镇内金融机构有县农行蓝塘营业所、蓝塘农村信用合作社及蓝塘邮政储蓄所等3间,全年实现存款余额1.4亿元,贷款余额5,370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6%、28.7%。全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8,375万元,比上年增长12%,城乡集市贸易成交总额6,782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2%和8%。

精神文明

百罗村烈三张公祠

认真开展形式多样的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先后举办迎春文艺晚会、“夕阳红”文艺演出、元旦篮球赛等群众文体活动。2004年,蓝塘镇被市、县评为文明镇,坣雅村被市评为文明村,全镇有18个村被县评为文明村、2个单位评为文明单位、2个单位评为文明窗口、141户评为文明户。

科技

镇外商独资企业广东立国制药厂被省政府评为省级优秀科技企业,龙塘公司、金农公司、益农猪场被省科技厅评为优秀民营科技企业,蓝塘镇科技工作被市委、市政府评为先进镇。

教育

蓝塘中学

教育教学水平提高。全镇有小学29所、262班,小学生7,640人,教职工339人,一年级学生巩固率99.5%。年内新建坣雅、碧山小学教学楼已交付使用,总投资130多万元。育新中学有学生1,130人,2004年考入紫中69人,名列全县面上中学第一。蓝塘三中有18个班、学生960人、教职工60人。蓝塘中学以旧房拆建为突破口,校容校貌焕然一新。全校有30个班,学生1,700人,教职工108人。2004年高考,考入省大专线以上102人,其中本科4人。

其他

文化广播电视:年底县至镇有线电视光纤联网和电视会议网络开通;文化遗址蓝中元峰塔正在修复。

医疗卫生:2004年蓝塘中心卫生院医疗设备逐步完善,医疗水平提高。全镇农村合作医疗参保人数9,524人。

社会事务:蓝塘镇社会事务办公室被省民政厅评为全省先进婚姻登记机关。殡葬火化率82.4%。 

武装:完成兵员征集任务29人,被县评为征兵工作全优单位。 

计划生育:落实重心下移到村责任,全镇计划生育率达到87.91%,出生率10.82‰,自然增长率6.62‰。

基层党组织建设

推进固本强基工程。加强党员队伍建设,全年新发展党员61名;加强村级支部建设,调整充实村支委班子7人。12月,全镇推行镇代理农村会计制度;全年新建河塘、黄沙、龙渡、白沙、大村等5个村办公楼,总建筑面积724平方米,总投资33.7万元;基本解决无村址办公问题;稳妥撤并业坑、黄沙2个行政村;塘田、布心、双兴等3个村村级集体经济实现3万元。

民主法制建设

民主法制建设加强,村务公开工作扎实推进,基层民主扩大;及时妥善处理各种矛盾,重视做好信访工作,维护社会稳定。 存在问题 1、镇经济底子薄,机动财力弱;2、维护稳定任务艰巨,各种纠纷和矛盾及社会不稳定因素增多; 3、镇村两级干部队伍整体素质有待提高。

相关视频

紫金县蓝塘圩镇航拍=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