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蒲风

增加 139 位元組, 5 年前
無編輯摘要
{{Infobox person| 姓名 = 黄日华| 圖像 = [[File: 蒲风 .jpg|缩略图|center|[http://a4.att.hudong.com/73/05/01000000000000119080537875273.jpg 免费编辑 原图链接]]]| 圖像說明 = | 添加义项名出生日期 = 1911年9月9日B | 添加义项 ?逝世日期 = 1942年8月13日| 所属类别 : 國籍 = 文化人物中國| 别名 = 蒲风(1911~1942),著名革命诗人。原名 </br> 日华,曾用名黄浦芳 、黄飘霞(1935年在日本自费印《六月流火》时署名) ,常用笔名蒲风(三十年代起,见署《新诗歌》、《文学》、《光明》等)。1911年9月9日 | 祖籍 = | 出生 地 = 广东梅县隆文 坑美村 。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 | 职业 = 革命诗人| 毕业院校 = 云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 政治面貌 = 中国共产党 。1938年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受中共组织派遣,到国民 陆军154师922团 | 主要成就 = 曾 上尉书记。1940年秋参加 新四军 ,曾任 皖南文联(当时称"总文抗") 副主任 等职。在艰苦 </br>| 知名作品 = 《六月流火》《真理 环境中,他一手拿笔,一手拿枪,随军转战,坚持抗 光泽》《蒲风 。1942年8月13日因病逝世于安徽天长县,年仅31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英名刻在皖南新四军烈士纪念碑上 。记》等}}
'''蒲风'''(1911~1942),著名革命诗人。原名黄日华,曾用名黄浦芳、黄飘霞(1935年在日 信息 自费印《六月流火》时署名)等,常用笔名蒲风(三十年代起,见署《新诗歌》、《文学》、《光明》等)。1911年9月9日出生于广东梅县隆文乡坑美村。1927年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30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38年春第二次国共合作时期,受 共组织派遣,到国民党陆军154师922团任上尉书记。1940年秋参加新四军,曾任皖南 联(当时 "总文抗")副主任等职。在艰苦的环境中,他一手拿笔,一手拿枪,随军转战,坚持抗日。1942年8月13 因病逝世于安徽天长县,年仅31岁。中 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被追认为革命烈士。其英名刻在皖南新四军烈士纪念碑上 。
== 别名蒲风、黄风、黄飘霞等 国籍 中国 民族汉族 出生地广东梅县隆文镇坑美村  出生日期1911年9月9日 逝世日期1942年8月13日 职业革命诗人 主要成就曾任新四军皖南文联副主任 代表作品《六月流火》《真理的光泽》《蒲风日记》等 目录1人物生平2生平履历3著作书目折叠编辑本段 人物生平==
在家乡小学毕业后,于民国14年(1925)考进梅城学艺中学。这时,正是黄埔学生军东征来梅。在革命思潮的影响下,加入了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四·一二"事变后,蒲风深受教育,毅然放弃读书生活,回到家乡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写下《鸦声》一诗。诗中反映了大革命失败后,光明与黑暗斗争的现实。不久,为形势所迫离开家乡,远走南洋,到印度尼西亚其胞兄处寄居。他虽身处异邦,但为了探索真理,追求进步,与友人合作,在侨居地编辑出版不定期刊物《狂风》。后来,在其兄支持下,回到祖国,在上海公学读书。不久,他参加了"左联"。
他的诗歌,前期主要写被压迫农民的痛苦、灾难和反抗,后期则以歌颂抗日反帝为主题,诗歌热情奔放,朴实无华,通俗易懂。除具有真情实感的抒情外,还写有长篇叙事诗、讽刺诗、方言诗和明信片诗 。
== 折叠编辑本段 生平履历==
蒲风毕生致力于新诗歌运动,把诗看作是斗争的武器。他17岁那年,蒋介石发动"四·一二反革命政变",他写下《鸦声》一诗,反映了1927年大革命失败后光明与黑暗继续搏斗的现实。1930年赴上海,在中国公学求学并参加中国左翼作家联盟。1932年9月,与穆木天、任钧、杨骚等人发起成立"中国诗歌会",出版了会刊《新诗歌》等,以诗歌为武器,横扫诗坛上的消极颓废之风。他是中国诗歌会常务执行委员,除了在总会工作,他和河北、湖州、广州、青岛、厦门等地的中国诗歌分会取得密切联系,做了大量的会务工作。诗人任钧曾说:"假如说中国诗歌会的确曾经对中国的新诗运动发生过多少推动作用的话,则蒲风之功,显然是最大的"。
蒲风的诗歌创作始终坚持为人生,为现实服务。他的名字和生平事迹已载人《辞海》、《中国文学家辞典》、《革命烈士传》、《新四军人物志》、《中国现代文学吏》、《中国现代作家传略》、《中国现代作家评传》、《中国大百科全书》等。
== 折叠编辑本段 著作书目==
《茫茫夜》(诗集)1934,国际编译馆
2,57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