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蒋昌俊,男,1962年生,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安徽安庆人,中共党员。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

蒋昌俊
东华大学党委副书记、校长
出生 1962年
安徽省安庆市
国籍 中国
母校 山东科技大学
职业 教育科研工作者
知名作品 发表论文180篇,SCI和EI收录80余次

现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局级)[2]

目录

人物履历

1986年山东科技大学(原山东矿业学院)计算数学专业本科毕业

1991年获山东科技大学计算机软件与理论硕士

1995年于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获控制理论与工程博士

1997年于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科完成博士后工作

1986年至1998年于山东科技大学工作

1992年和1995年破格晋升副教授和教授

1998年任山东科技大学校长助理

1997年聘为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客座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1997年-1998年期间在香港城市大学任客座研究员

1999年任同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博士生导师

2000年同济大学计算机系系主任、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副院长、院长、同济大学校长助理

2008年12月至2015年03月任同济大学副校长

2015年03月-,东华大学校长、党委常委。

2019年6月,任同济大学党委常委、副校长(正局级)。

上海市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参选院士

蒋昌俊校长是2017年中国工程院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部院士增选的有效候选人[3]

任免信息

2015年03月16日,教育部党组成员、副部长杜占元在东华大学宣布了中共教育部党组的任免决定,蒋昌俊担任东华大学校长。

学术职务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信息学部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国云体系产业创新战略联盟副理事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副理事长、中国计算机学会Petri网专委主任、上海市科协副主席、美国电子电气工程师学会(IEEE)上海分会副主席等。担任计算机学报、软件学报、电子学报、Computer & Communications等国内外期刊编委或客座编辑。

科研情况

长期从事并发理论、形式化方法与大规模信息服务的工程应用研究工作。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计划、重点、面上)、973计划、863计划和国际重点合作项目等50余项,申请发明专利20余项(已获授权2项),获软件著作权2项。

在《中国科学》、《ACM Transactions on Embedded Computing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Computers》、《IEEE Transactions on Parallel and Distributed Systems》、《IEEE Transactions on Mobile Computing》、《IEEE Transactions on Automation Science and Engineering》、《IEEE Transactions on Systems, Man, and Cybernetics》等国内外重要刊物和会议文集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出版著作3部,分别由科学出版社(中国科学院出版基金)和高等教育出版社(教育部优秀博士论文出版基金资助)出版;

研究成果获2013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第1位),2010年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第1位)等,DEDS何潘清漪奖(1997年,每两年一次、每次奖励1-2位优秀论文作者)、国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istributed Systems and Technologies(IJDST)2010年度最佳论文和ACM MobiHoc2014唯一最佳论文奖(国内学者首次获得);

2010年以"基于虚拟超市技术的大规模网络资源管理及其应用"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二等奖;

2010年起担任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项目"信息服务的模型与机理研究"首席科学家,主持项目的研究进行;


2013年以"城市交通智能路网的关键技术及应用"项目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先后获得全国首届百篇优秀博士论文(1999年)、高校青年教师奖(2001年);

入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2001年)、教育部优秀创新团队负责人(2007年)、教育部优秀青年教师教学科研奖励计划(2001年)、上海市领军人才计划(2009年)、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计划(2004年)、上海市曙光计划(2000年)及其跟踪计划(2008年)等;

2016年主持的"互联网支付体系风险防控的行为分析技术及应用"项目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2017年蒋昌俊领衔的"网络交易支付系统风险防控关键技术及其应用"项目,以行为证书与认证机制为创新核心,构建了网络交易支付系统风险防控技术体系和平台,交易资损率由十万分之3.4降低到十万分之0.97,技术水平居于该领域国际领先,显著提升了中国在互联网产业的国际地位,荣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4]

视频

专访东华大学校长蒋昌俊:上海可以没有 BAT,但应要有新金融高地 2018年09月13日发布

蒋昌俊:一体两翼加个引擎,上海人工智能的发展需“因地制宜”2019年05月27日发布

参考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