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董庭蘭

於 2019年1月21日 (一) 23:19 由 寰宇浩荡對話 | 貢獻 所做的修訂

董庭蘭

董庭蘭
原圖鏈接 來自國搜圖片
董庭蘭
原文名 TingLan Dong
出生 約695年
隴西(今甘肅省)人
逝世 約765年
國籍 中國
別名 (外號)董大
職業 著名琴師
知名作品 《頤真》


(約695年—約765年),隴西(今甘肅省)人,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外號董大,著名的邊塞詩人高適就曾寫過兩首七絕《別董大》,詩裡面所描寫的董大就是董庭蘭,兩個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善吹西域龜茲(今新疆庫車縣)古樂器篳篥和彈奏七弦琴。

目錄

人物生平

董庭蘭青年時代師從鳳州(今屬陝西鳳縣)參軍陳懷古,學習樂器方面的知識,糅合了當時最負盛名兩種樂器技巧「祝家聲」和「沈家聲」的特點,使之更加完善,而青出於藍,達到了爐火純青的境界,而在當時享有了很高的聲譽

董庭蘭從小就是個很貪玩的人,經常到處爬山涉水的去遊玩,讀書對他來說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因為一心只顧着玩,董庭蘭沒有任何收入維持自己的生活。 到最後他只能去街邊乞討,才得以活下去,好友高適就曾寫過詩描寫過當時董庭蘭的窘迫。

這樣的情況一直到其五十歲的時候才有改變,董庭蘭漸漸意識到自己不能在這樣下去了,於是開始刻苦學習寫詩,得益於其知恥而後勇的精神,短短几年時間董庭蘭在詩詞界已經有了一定的名聲。

董庭蘭的詩大多是寫邊關戰爭的情景,主要描寫了軍隊生活的艱苦和和待夫歸來的相思之情,但董庭蘭在詩作上的成就遠遠不及其在樂器上的造詣。

在更早時候,董庭蘭還做過當朝宰相房琯的食客,坊間傳言董庭蘭曾以此身份搜集財富,房琯因此還被革職,但這並沒有什麼根據可以表明是否真實。

董庭蘭得以做房琯的食客正是房琯本人也很喜歡樂器方面的知識,因而對董庭蘭的音樂造詣十分佩服,兩個人相交甚好,可比俞伯牙與鍾子期的關係,著名詩人崔珏就曾寫詩描繪過兩人的關係。

董庭蘭其實在少年之時對樂器就已經很有心得了,當時其最擅長的是七弦琴,但七弦琴太過傳統,會的人很少,能作為知音的更是少。 隨着西域樂器在唐朝的流行,七弦琴幾乎沒有人再會彈了,於是,董庭蘭刻苦鑽研篳篥的演奏藝術,篳篥是以軟蘆為簧、以竹為管的豎笛,由西域樂人傳入中原後,即成為唐代宮廷中十部樂中的主要樂器。董庭蘭走出琴室,經常到處拜訪名家學習篳篥,吸取他們的精華特點,到市井村邑為百姓演出,在民間汲取藝術營養,也到樓館茶座為名流學士吹奏,故技藝提高很快,短短几年之後董庭蘭在篳篥上面的造詣已經到了登峰造極的地步,名動一時,成為當時最負盛名的篳篥演奏家。

根據史記記載,董庭蘭為了吸眾家之所長,"週遊四方,聞有解者,必往求之。"一生共彈奏過雜調300支,大弄約40支,其演奏曲目之廣,為當時琴壇罕見、首屈一指。但其秉承着技不在多,而在精的原則,故只對其中質量上乘的優秀曲譜進行研究,精益求精。並不是每首都下同樣的功夫。

董庭蘭對樂器的執着在當時是很出名的,許多著名詩人都成了他的好友。董庭蘭在音樂演奏技巧上的造詣令人為之折服,所以當時很多詩人都寫了詩來讚譽董庭蘭高超的音樂技藝。

詩人李欣就曾為董庭蘭寫過一首詩《聽董大彈胡笳聲》,稱讚他的音樂是「川為靜其波,鳥亦罷其鳴」。描繪了董庭蘭的精湛技藝:空山百鳥散還合,萬里浮雲陰復睛。嘶酸雛雁失群夜,斷絕胡兒戀母聲。描寫篳篥聲悲咽淒涼,幽咽纏綿,仿佛使生靈都窒息了。董庭蘭極負盛名,著名詩人高適還贈詩給他:"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表達了詩人與這位音樂家的深摯情誼和對他高超技藝的讚美。而董庭蘭能夠被稱為唐代的音樂聖手與他的努力和執着是分不開關係的。[1]

藝術貢獻

董庭蘭有着出神入化的演奏技藝,這在詩人李欣的《聽董大彈胡笳聲》一詩中,有着生動的敘述:"言遲更速皆應手,將往復旋如有情。"描述他在遲速變化中得心應手,旋律住復中都富於表情。美妙的音樂把詩人引進了一個想象的境地:"幽陰變調忽飄灑,長風吹林雨墮瓦。迸泉颯颯飛木末,野鹿呦呦走堂下。"音樂的表現力是如此豐富、感人。如果沒有董庭蘭的出色演奏,李頎這首描寫音樂的名詩,是不可能產生的。

董庭蘭早年曾從鳳州(今陝西鳳縣)參軍陳懷古學得當時流行的「沈家聲、祝家聲」,並把其擅長的《胡笳》整理為琴譜,董庭蘭後來的聲望已超過了沈祝兩家,百年後,元稹在詩中仍贊道:「哀笳慢指董家本,」今存的《大胡笳》、《小胡笳》兩曲,相傳就是他的作品,另有《神奇秘譜中》收有他作的《頤真》一曲,曲調明快流暢,素材精煉,結構完整,是很有特點的小調。據說此曲是他隱居山林,過着「寡慾養心,靜息養真」的道家生活的反映。

董庭蘭在其琴曲創作上,反對雷同,強調創新。認為每譜一曲,必須「費盡構思」,這樣才能使作品的「音律句讀,弗類他聲」,如果一首樂曲沒有作者自己的「發明」,那就沒有資格作曲。董庭蘭非常喜愛西湖的山水景色,經常到那裡客居,「暇則屏居蕭寺,臥起禪榻。弄弦作響,木葉紛墜,冷風西來,薄寒中衣,蝶庵俯而思,仰而嘯」,進行琴曲創作的構思。 董庭蘭認為《高山》、《流水》等曲,音出自然,妙自入神,如果配上歌詞,則音滯帶,會損害原曲,另外一些曲子,如《赤壁》、《滕王》,原是琴歌,創作時便是取文諧音,所以演奏曲調時又不能「舍文而就音」。他的這些看法比較通達,比較有利於表現樂曲的內容,也符合於琴曲創作的實際情況。[2]

人物評價

董庭蘭(約695-765):盛唐開元、天寶時期的著名琴師,隴西人。 是開元天寶年間的著名音樂家。他少年時並不肯讀書,到處遊蕩,甚至做了乞丐,向人討飯。直到五十歲,方才歸正,努力讀書,學做詩人。幾年之後就漸受人注意了。他多寫邊塞戰場上的情形和景象。在戰爭的場面下,同時又顧到征夫的疾苦,少婦的情懷,故能於高壯的風格里,還能呈現哀怨之音,令人讀了,覺得悠長有味。

董庭蘭一生清貧,高適的詩中《別董大》描寫董庭蘭寫道:「莫愁前路無知已,天下誰人不識君。」以及,「丈夫貧賤應未足,今日相逢無酒錢。」說他窮得連酒錢都付不出。薛易簡也說:「庭蘭不事王侯,散發林壑者六十載。」可見,他的生活頗為清苦。但是,由於他曾一度做過宰相房琯的門客,卻遭到了一些人的非議。著名詩人杜甫說:「庭蘭游琯門下有日,貧病之老,依倚為非。」《新唐書·房琯傳》中甚至說董庭蘭仗勢「數招賂謝」,房琯為替他申辯,因而被「罷為太子少師」。這一說法很值得懷疑,有可能出自房琯政敵的惡意誹謗。他如果真的納賂,是不會如此貧困的。房琯以宰相之尊,也不致為了一個門客而罷官。在崔珏的詩中,熱情讚美了他和房琯的關係:「七條弦上五音寒,此樂求知自古難。唯有河南房次律,始終憐得董庭蘭。」董庭蘭的學生中,鄭宥聽覺敏銳,調弦「至切」,尤善沈聲、祝 聲。另一弟子杜山人也被戎昱稱為「沈家祝家皆絕倒。

蘇軾《破琴詩》云:

破琴雖未修,中有琴意足。

誰雲十三弦,音節如佩玉。

新琴空高張,弦聲不附木。

宛然七弦箏,動與世好逐。

陋矣房次律,因循墮流俗。

懸知董庭蘭,不識無弦曲。 [3]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