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 | |||
---|---|---|---|
导演 | |||
原文名 | Samira Makhmalbaf | ||
别名 | 莎米拉·马克马巴夫(其它译名)、萨米拉·玛赫玛勒巴夫(其它译名) | ||
国籍 | 伊朗[1] | ||
出生 |
1980年2月15日 伊朗德黑兰 | ||
职业 | 导演、编剧、演员、摄影师、制片人 | ||
代表作品 | 苹果、黑板、背马鞍的男孩 | ||
奖项
|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Samira Makhmalbaf),1980年2月15日出生于伊朗德黑兰,伊朗导演、编剧、演员。
1987年,出演由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执导的剧情电影《骑车人》。199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苹果》[2],该片入围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东京电影节大奖,获得第5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特别提及。2000年,由其执导的战争电影《黑板》上映,该片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2002年,与11位导演共同拍摄纪录片《九一一事件簿》,该片获得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2003年,执导剧情电影《下午五点》,该片获得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2008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背马鞍的男孩》上映,该片获得第5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3]。
演艺经历
1987年,出演由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执导的剧情电影《骑车人》。1995年,15岁时她觉得学校的老师实在能力有限,就离开学校开始自学拍摄电影。她主要通过给父亲的影片担任助手并参加父亲为家人开办的电影课程进行学习。
1998年,执导个人首部电影《苹果》,该片取材于报纸的真实故事,讲述了一对狠心的父母从双胞胎姐妹出生起,就将他们关在任何进出口都装有铁栏杆的家里的故事,入围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东京电影节大奖,获得第5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特别提及;同年,担任洛迦诺电影节的评委。
2000年,由其执导的战争电影《黑板》上映,该片灵感来源于她和父亲在库尔德地区的一次旅行,获得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同年,担任威尼斯电影节的评委。
2001年,担任戛纳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的评委。2002年,与11位导演共同拍摄纪录片《九一一事件簿》,她的短片讲述了一个女教师试图让孩子们理解纽约发生灾难的故事,该片入围第2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欧盟电影奖,获得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2003年,执导由Agheleh Rezaie、Abdolgani Yousefrazi共同主演的剧情电影《下午五点》,该片讲述了阿富汗战争后一个家庭的故事,获得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2008年,由其执导的剧情电影《背马鞍的男孩》上映,该片获得第5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个人生活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的父亲是伊朗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母亲是导演玛兹嫣·玛克玛尔巴夫,妹妹是导演汉娜·玛克玛尔巴夫。
主要作品
参演电影
- 骑车人1987
导演:莫森·玛克玛尔巴夫
主演:Firouz Kiani
导演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8年 | 《背马鞍的男孩》 | 电影 |
2003年 | 《九一一事件簿》 | 电影 |
2003年 | 《下午五点》 | 电影 |
2000年 | 《黑板》 | 电影 |
1998年 | 《苹果》 | 电影 |
编剧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3年 | 《九一一事件簿》 | 电影 |
2003年 | 《下午五点》 | 电影 |
2000年 | 《黑板》 | 电影 |
1998年 | 《苹果》 | 电影 |
制作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8年 | 《背马鞍的男孩》 | 电影 |
摄影作品
时间 | 名称 | 类型 |
---|---|---|
2003年 | 《下午五点》 | 电影 |
获奖记录
戛纳国际电影节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
2003 | 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 下午五点 | 获奖 |
2003 | 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天主教人道精神奖 | 下午五点 | 获奖 |
2003 | 第56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下午五点 | 提名 |
2000 | 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评审团奖 | 黑板 | 获奖 |
2000 | 第53届戛纳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棕榈奖 | 黑板 | 提名 |
威尼斯国际电影节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
2002 | 第59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奖 | 九一一事件簿 | 获奖 |
东京国际电影节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
1998 | 第11届东京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东京电影节大奖 | 苹果 | 提名 |
洛迦诺国际电影节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
1998 | 第51届洛迦诺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特别提及 | 苹果 | 获奖 |
法国电影凯撒奖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
2003 | 第28届法国电影凯撒奖最佳欧盟电影奖 | 九一一事件簿 | 提名 |
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
获奖时间 | 奖项名称 | 获奖作品 | 获奖结果 |
---|---|---|---|
2008 | 第5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评委会特别奖 | 背马鞍的男孩 | 获奖 |
2008 | 第56届圣塞巴斯蒂安国际电影节主竞赛单元-金贝壳奖 | 背马鞍的男孩 | 提名 |
人物评价
作为导演,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在闪光灯前和明星一样熠熠生辉,黑色的长袍掩映中宛若伊朗的黑色玫瑰。她的作品有着极其鲜明的个人风格,其影片用流动的影像向人们展示生活的残酷,在深刻揭露宗教、传统与现实矛盾的背后,蕴藏着一种对处于弱势地位的女性和社会问题的悲悯情怀。而且,《黑板》和《下午五点》关注教育问题,这已成为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创作的一大鲜明主题。同时,她的作品颇具代表性,带有“极简主义”的艺术风格在世界影坛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网易娱乐、《当代电影》、《世界女性导演》、《电视指南》综合评)。
参考文献
- ↑ 莎米拉·玛克玛尔巴夫1905电影网
- ↑ 伊朗马克马巴夫家族女导演创作研究百度文库
- ↑ 背马鞍的男孩 اسب دوپا (2008)豆瓣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