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茶豆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網絡 的圖片

茶豆,中文名:白扁豆  . 拼音名:Bái Biǎn Dòu .

別名: 蛾眉豆小刀豆樹豆藤豆火鐮扁豆眉豆.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olichos lablab L. 藥材基源:為豆科植物扁豆的白色成熟種子。

特徵

秋季種子成熟時,摘取莢果,剝出種子,曬乾,揀淨雜質。

為一年生纏繞草本植物扁豆的成熟種子。種子扁橢圓形或扁卵圓形,長0.8~1.3cm,寬0.6~0.9cm,厚0.7cm。

表面淡莧白色或淡黃色,平滑,略有光澤,一側邊緣有隆起的白色半月形種阜。

質堅硬,種皮薄而脆,子葉2,肥厚,黃白色。氣微,味淡,嚼之有豆腥氣。

白扁豆的功效與作用

健脾和中,消暑化濕。治暑濕吐瀉,脾虛嘔逆,食少久泄,水停消渴,赤白帶下,小兒疳積。

1、《別錄》:「主和中下氣。」[1]

2、《藥性論》:「主解一切草木毒,生嚼及煎湯服。」

3、孟詵:「療霍亂吐利不止,末,和醋服之。」

4、《日華子本草》:「補五臟。」

5、《本草圖經》:「主行風氣,女子帶下,兼殺酒毒,亦解河豚毒。」

6、《滇南本草》:「治脾胃虛弱,反胃冷吐,久瀉不止,食積痞塊,小兒疳疾。」

7、《品匯精要》:「消暑和中。」

8、《綱目》:「止泄瀉,消暑,暖脾胃,除濕熱,止消渴。」

9、《會約醫鏡》:「生用清暑養胃,炒用健脾止瀉。」

白扁豆的藥用價值

關於白扁豆的文字記載,最早見於南朝齊梁間陶弘景着的《名醫別錄》。

明李時珍着的《本草綱目》說:「取硬殼白扁豆,連皮炒熟,入藥」,

「硬殼白扁豆,其子充實,白而微黃,其氣腥香,其性溫平,得乎中和,脾之谷也。

人太陰氣分,通利三焦,能化清降濁,故專治中宮之病,消暑除濕而解毒也。其軟殼及黑鵲色者,其性微涼,但可供食,亦調脾胃。

白扁豆的藥用附方

1、治脾胃虛弱,飲食不進而嘔吐泄瀉者:白扁豆一斤半(薑汁浸,去皮,微妙),人參(去蘆)、白茯苓、白朮、甘草(炒)、山藥各二斤,蓮子肉(去皮),桔梗(炒令深黃色)、薏苡仁、縮砂仁各一斤。

上為細末,每服二錢,棗湯調下,小兒量歲數加減服。(《局方》參苓白朮散)

2、治惡瘡連痂癢痛:搗扁豆封,痂落即差。(《補缺肘後方》)

3、治霍亂扁豆一升,香薷一升。以水六升煮取二升,分服。單用亦得。(《千金方》)[2]

4、治中砒霜毒:白扁豆生研,水絞汁飲。(《永類鈐方》)

5、治消渴飲水:白扁豆浸去皮,為末,以天花粉汁同蜜和丸梧子大,金箔為衣。

每服二、三十丸,天花粉汁下,日二服。忌炙煿酒色。次服滋腎藥。(《仁存堂經驗方》)

6、治赤白帶下:白扁豆炒為末,用米飲每服二錢。(《永類鈐方》)

7、治水腫:扁豆三升,炒黃,磨成粉。每早午晚各食前,大人用三錢,小兒用一錢,燈心湯調服。

白扁豆的食用方法

1、白扁豆煮熟搗成泥可做餡心,與熟米粉摻和後,可製作各種糕點和小吃。

2、白扁豆與紅棗、桂圓肉、蓮心等煮成羹食用,也是民間傳統的滋補佳品。

3、白扁豆含有凝集素,有一定的毒性,加熱處理可以使其失去毒性,所以食用時一定煮熟蒸透。

4、白扁豆宜與粳米煮粥,健脾之力更強,對脾胃素虛,食少便溏,夏季瀉利或煩渴頗有效果,更為中老年人的長壽粥膳佳品。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