茂南區
茂南區是廣東省茂名市轄區,位於廣東省西南部的粵西地區,因地處原茂名縣(今主體分屬高州市、茂南區)之南部而得名。地處於東經110°44′—110°58′和北緯21°32′- 21°49′之間,東毗電白,南鄰吳川,西接化州,北連高州。
該區共管轄8個街道、9個鎮(2017年9月羊角鎮劃入,另增設城南街道),共轄133個村委會和85個居委會(不含羊角鎮),區域總面積達526平方公里(不含羊角鎮)。截至2011年底,茂南區有33個民族成分,8千多少數民族人口。[1]
目錄
歷史沿革
茂名市,秦代屬於南海郡地。西漢時,設立高涼縣,屬於合浦郡高涼縣地。
東漢時分合浦郡置高涼郡,屬於高涼郡地。三國時屬吳國高涼郡高涼縣地。
東晉時屬高涼郡地。西晉至東晉,當時這高涼地域出現一位名醫潘茂名。南北朝時期,梁中大通元年(529年)置高州,陳朝置高州高涼郡,又置高州南巴郡,今茂南屬南巴郡地。隋朝將州郡縣三級改為州縣二級。
隋文帝時,因民眾廣為傳揚潘茂名的業績,於開皇十八年(598年)新設置茂名縣,今茂南屬高涼郡(高州)茂名縣地。
南北朝、隋朝時,今茂南一帶地方也是冼夫人主要活動地。
唐貞觀八年(634年)將南宕州更名潘州,州治所在茂名,領茂名、潘水、南巴3縣,今茂南屬潘水縣地(部分屬南巴縣)。
五代十國時期,後梁開平元年(907年),茂名縣更名越裳縣,龍德三年(923年)復名茂名縣。
北宋開寶五年(972年),廢潘州,潘水、南巴兩縣併入茂名縣,今茂南屬茂名縣地,後略有變動。熙寧四年(1071年),並竇州入高州,領茂名、電白、信宜三縣,屬廣南西路,今茂南屬高州茂名縣地。元至元十七年(1280年)高州改名為高州路安撫司,大德八年(1304年)高州路治所由電白縣(今長坡)遷茂名縣(今高州城)。明洪武元年(1368年),高州路改高州府。洪武十四年(1381年),高州府領茂名、電白、信宜和化州原轄縣吳川、廉江。
清順治四年(1647年)高州府屬於高雷陽道,領化州和茂名、電白、信宜、吳川、廉江1州5縣,府治在茂名縣高州城。
明清兩朝,今茂南屬茂名縣地。中華民國時期,撤高州府,1936年省設置的省第七區領轄8縣1局的機構常駐茂名縣城(1947年改為省第八區轄7縣1局),今茂南區屬茂名縣南部的二區五區和後改的鄉(鎮)。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茂名縣先後屬南路專區、高雷專區、粵西行政區、湛江專區,今茂南屬這地區的茂名縣地。1958年8月26日國務院批准成立茂名工礦區市,1959年5月9日成立茂名市,茂名縣南部的公館、袂花、金塘、新坡、高山、鰲頭、鎮盛、山閣等鎮先後劃歸茂名市,茂名縣改名高州縣。1983年實行市管縣體制,1985年建置茂南區,屬茂名市轄區。
1996年,茂南區轄:河東街道、官渡街道、露天礦街道、河西街道、紅旗街道、新華街道、金塘鎮、公館鎮、鎮盛鎮、鰲頭鎮、袂花鎮、高山鎮、新坡鎮、山閣鎮。
2000年第五次人口普查,茂南區(轄7個街道、8個鎮)常住總人口644301人,其中:紅旗街道26089人,河西街道19406人,河東街道62679人,露天礦街道15634人,新華街道10815人,官渡街道99554人,站前街道30061人,金塘鎮57424人,公館鎮57543人,新坡鎮33586人,鎮盛鎮49420人,鰲頭鎮71818人,袂花鎮41160人,高山鎮22720人,山閣鎮30378人,茂南開發區16014人。
2002年,茂南區轄紅旗、河西、河東、新華、官渡、站前、露天礦7個街道和山閣、高山、袂花、新坡、鰲頭、鎮盛、公館、金塘8個鎮。
2005年末,茂南區轄紅旗、河西、河東、新華、官渡、站前、露天礦7個街道和金塘、山閣、高山、袂花、新坡、鰲頭、鎮盛、公館8個鎮。
2008年末,茂南區戶籍總人口807726人。
2009年末,茂南區面積525.6平方千米,轄8個街道、8個鎮,79個社區、135個行政村。區政府駐站前街道站前路28號。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茂南區常住總人口820821人,其中:紅旗街道30888人,河西街道23849人,河東街道93590人,露天礦街道17230人,新華街道11534人,官渡街道158808人,站前街道79575人,金塘鎮60774人,公館鎮63792人,新坡鎮36699人,鎮盛鎮53847人,鰲頭鎮70459人,袂花鎮40844人,高山鎮16750人,山閣鎮31037人,茂南開發區31145人。
2012年末,茂南區轄8個鎮、7個街道和1個城郊經濟開發試驗區,面積487平方千米,戶籍人口84.4萬人,常住人口83.6萬人。
2017年9月,原屬電白區的羊角鎮劃入茂南區管轄,另增設城南街道,至此茂南區管轄8個街道、9個鎮。[2]
行政區劃
茂南區位於茂名市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是茂名市黨政機關所在地,下轄7個街道辦事處、8個工業衛星鎮和1個開發試驗區,茂名市1985年由縣級市升格為地級市後,其原管轄地區由國務院批准設立茂南區,作為茂名市市轄區。2017年9月,又新增原電白區的羊角鎮。
茂南區管轄8個街道、9個鎮,分別是:城南街道、紅旗街道、河西街道、河東街道、露天礦街道、新華街道、官渡街道、站前街道、金塘鎮、公館鎮、新坡鎮、鎮盛鎮、鰲頭鎮、袂花鎮、高山鎮、山閣鎮、羊角鎮;共轄133個村委會和85個居委會(不含羊角鎮)。並設有1個開發試驗區:茂南城郊經濟開發試驗區。
地理環境
位置境域
茂南區位於廣東省西南部、茂名市南部,東毗電白,南鄰吳川,西接化州,北連高州。地處於東經110°44′—110°58′和北緯21°32′— 21°49′之間。區域總面積487平方公里。
氣候
茂南區地處亞熱帶,屬亞熱帶季風濕潤氣候,冬短夏長,陽光充足(全年平均日照時數1900小時),熱量豐富,年均氣溫23℃,雨量充沛(全年降雨量1600毫米)。有洪澇(汛期5—9月,平均降雨量1300毫米,占全年降雨量81%)、有寒露風、颱風、乾旱等氣象。
地勢
茂南區是鑒江平原的一部分,地貌屬於台地平原,台地和平原共482.3平方公里,占總面積99.02%。地勢平緩,北部、中部油頁岩為低丘,南部為河漫灘平原。西北部錫塘嶺,海拔152.0米,為境內最高點。西北是低丘台地,東南為平原。岩層有凝灰岩、砂岩、礫岩、油頁岩、片麻岩和零星的花崗岩。
土壤
茂南區的土壤主要由淺海沉積物、沙頁岩和河流沉積發育而成,主要土類是水稻土和磚紅壤。[3]
自然資源
土地資源
茂南區土地總面積48633.21公頃,其中耕地面積15618.67公頃,基本農田10577.46公頃。北部、中部油頁岩低丘占土地總面積的22.0%。
水資源
流經茂南區的河流有:袂花江、梅江、白沙河、小東江、大坑(山閣鎮境內最長的河流)。境內河流長度80公里,河流水量豐富,有力農業生產發展。
礦產資源
截至2012年,茂南區已探明非金屬礦種7種,分別為高嶺土、油頁岩、煤礦、黏土、河沙、礦泉水(低熱水)、黑泥。其中有豐富的油母頁岩,可供開採量51億噸。高嶺土儲量8億噸,質量上乘,是全國最大的高嶺土精選加工基地及造紙塗料的主要供應基地。磚泥可供開採量達7502萬立方米,沙可供開採量589萬立方米,石可供開採量2690立方米。
動植物資源
茂南區森林植物主要樹種有桉、松等,常見珍貴樹種有桃花心、赤藜、紅車、白木香等,還有毒箭木、香樟等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林下灌木主要有桃金娘、松崗等。動物資源主要有虎紋蛙、大小鴉鵑(大、小毛雞)、白鷺、游隼、黃瓊、果子狸、水獺等珍貴野生動物。[4]
人口民族
人口
2011年,茂南區戶籍人口84.39萬人,22.92萬戶,其中男性44.14萬人,女性40.25萬人。18歲以下22.2萬人,18—35歲24.96萬人,35—60歲26.31萬人,60歲以上10.92萬人。截至2011年末,茂南區常住人口82.82萬人,人口平均密度1688人/平方公里。2011年出生人口8799人,人口出生率11.03‰,人口自然增長率6.6‰。
民族
截至2011年底,茂南區有33個民族成分,8千多少數民族人口。其中包括有漢族、蒙古族、回族、藏族、維吾爾族、苗族、彝族、壯族、布依族、朝鮮族、滿族、侗族、瑤族、白族、土家族、哈尼族、傣族、黎族、畲族、哈薩克族、俄羅斯族、鄂倫春族、高山族、水族、納西族、土族、撒拉族、仡佬族、錫伯族、阿昌族、羌族、塔吉克族、京族等民族分布。
宗教信仰
截至2011年底,茂南區有經批准登記開放的固定合法宗教場所14間,其中佛教3間,道教7間,基督教3間,天主教1間。有宗教教職人員46人,信徒24507人。其中,佛教5800人,道教17980人,天主教226人,基督教451人,伊斯蘭教50人。
經濟概況
綜述
2013年,茂南區實現地區生產總值163.5億元,增長18.9%。全社會固定資產投資62.4億元,增長111.6%。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27.2億元,增長69.4%。公共財政預算收入6.08億元,增長33%,其中稅收收入3.85億元,增長18.7%。實際利用外資825萬美元,增長143.4%。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129.8億元,增長30%;外貿進出口總額9555萬美元,增長44.2%。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034元,農民人均純收入9217元,分別增長11.9%和12.1%。市考核的六項經濟指標,綜合排名由,2012年末位晉升到第3位。
第一產業
2011年,茂南區實現種養產量穩定增長,種養效益大幅提高,其中糧食和蔬菜總產量分別同比增長3%,水產品總產量同比增長16.9%,肉類總產量同比增長6%。種植業總產值9.1億元,同比增長5.8%。水產業總產值4.3億元,同比增長10.8%。牧業總產值13.2億元,同比增長6.5%。農民人均純收入8221元,同比增長20%。
第二產業
2011年,茂南區全社會工業總產值116.75億元(現行價,下同),比2010年增長14.4%。實現工業增加值41.38億元,同比增長19.8%。其中規模以上工業企業79家,實現增加值11.74億元,同比增長32.1%。
第三產業
2011年,茂南區接待國內外遊客128.37萬人次,同比增長10﹪;旅遊總收入10.8億元,同比增長8.2%。<ref>[
交通運輸
截至2011年底,轄區擁有營運車輛7500輛,汽車、摩托車維修業戶153戶,1家危險品貨物運輸企業,8家普通貨物運輸企業,1家機動車駕駛員培訓學校。
2011年,茂名市全年完成公路貨運量(含市直)1158萬噸,貨物周轉量(含市直)210802萬噸公里,客運量(含市直)1695萬人次,旅客周轉量(含市直)165235萬人公里。
社會事業
教育事業
2011年末,茂南區現有中小學168所,職業中學、教師進修學校、德育學校各1所。學生65516人,教職工4704人。幼兒園139所,幼兒21009人。
醫療事業
2011年,茂南區衛生系統共有醫療衛生機構272間,其中區人民醫院1間、中醫院1間、骨傷科醫院1間,鄉鎮衛生院8間,社區衛生服務機構21間,鄉村衛生站168間,撤村改居衛生站12間,各類門診部(診所)53間,衛生室5間,疾病預防控制中心1間,衛生監督所1間。茂南區衛生系統在編幹部職工704人(不含退休人員175人),共有註冊醫師(助理)679人,註冊護士378人。茂南區編制病床861張。
2011年,嬰兒死亡率為4.04‰,控制在15‰的指標範圍內;5歲以下兒童死亡率為4.42‰,控制在18‰的指標範圍內;無孕產婦死亡。新型農村合作醫療人口覆蓋率從2006年的68.1%提高到2011年的100%。
社會保障
2011年,茂南區全年企業養老保險參保人數24198人,機關事業個人繳費8695人,失業保險16127人,工傷保險25397人,職工醫療保險30502人,居民醫療保險117397人,新型農村養老保險104142人;全年各項社保基金收入16724萬元,比2010年同期增加了4850萬元。截至2011年12月31日各項社保基金(不含生育、職工醫療保險)歷年累計結餘28323萬元,同比增加8017萬元。
歷史文化
語言
截至2012年,茂南區的方言主要有白話、雷話。白話是粵方言的次方言,是茂南區分布最廣、使用最多的方言。分布面積約占茂南區面積的70%。約62萬人(占茂南區總人口的75%)的母話是白話。雷話(當地稱黎話,當地「雷」、「黎」諧音,與黎族無關)人口約16萬人,約占茂南區總人口的20%,集中分布在袂花江流域的鰲頭、袂花鎮。
習俗
茂名農村有過年要做籺來吃的習俗。茂名的籺是將糯米搗成粉,並配以蔬菜、肉等簡單的餡料,做成了有一定形狀和一定味道的食物。其糯米籺式樣很多,有煮湯籺、菜包籺、壽桃籺、糖板籺、灰水籺等。一般來說,煮湯籺農曆十二月二十八就做了,但糖板籺、灰水籺等要到除夕當天才做。
旅遊
綜述
茂南區有國家4A級旅遊景區茂名森林公園、鰲頭古鎮、鰲頭水鄉桃花島、公館靈惠寺、福德境、年代記憶收藏館,恐龍蛋化石人文景觀。
規劃開發中的主要景點有:鎮盛青年湖、山閣溫泉、茂名樂天大酒店、茂南濕地公園、茂名市羅非魚養殖科普旅遊示範基地、飛馬園椒農業觀光旅遊示範基地、燕山生態民俗園、豐利·鴿天下農家莊園、茂名大溪水鄉風情旅遊區、袂花北斗灣生態農家莊園和百里江堤生態景觀長廊等。區內有五星級酒店1家、四星級酒店2家,三星級酒店3家。
主要景點
茂名森林公園
廣東茂名森林公園是國家4A級旅遊景區,是茂名市唯一的省級森林公園,公園位於茂名市茂南區西郊,距市區12公里。公園總體規劃本着「以森林為主,以引進新、奇、特南亞熱帶植物為主,以科普教育為主」的原則,分為森林休閒區、科普教育區和文化娛樂區。
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
茂名露天礦,位於金塘鎮東南部,是茂名市區西北角一個面積達10.07平方公里、最深處距地表超過百米——中國第二大、南方最大的露天礦坑,為共和國石油工業做出重要貢獻的油頁岩礦,從衛星上俯瞰茂名,在城區西北角呈現出一塊巨大的「疤痕」。
2013年12月31日,茂名露天礦移交茂名市政府。2014年初,茂名露天礦生態公園建設拉開序幕。引水工程在2014年10月動工,2016年3月31日正式通水,將高州水庫、鑒江水源注入礦坑湖,將持續引水200多天,到2016年10月份礦坑湖庫容逐漸達到1.6億立方米,使礦坑湖水體面積達6.8平方公里。
在引水的同時,開始了修路。2017年年底,環公園路網已建設里程34.68公里,含環繞好心湖主線15.29公里、支線19.39公里。
2017年年底露天礦生態公園已初具規模,逐漸展現出碧波蕩漾、蒼翠欲滴、繁花似錦、鳥兒啾鳴、文化薈萃、遊人如織的休閒娛樂美景。
鰲頭古鎮
鰲頭古鎮始建於明朝洪武年間,建制已有500多年,是歷史文化底蘊深厚的古鎮,也是茂名市著名的革命老區。鰲頭鎮文物古蹟眾多,現存文武帝廟、觀音閣、多善堂、古井、古衙門、東南古城門、四大當鋪等文物一大批。
鰲頭水鄉桃花島
桃花島是鰲頭鎮風景如畫的袂花江段上的一座江心小島,桃花島有着古老美麗的傳說,而島上有一件彌足珍貴的鰲頭老區革命文物——「革命船」。據記載,在上世紀四十年代中後期,中共地下黨為便於經常護送地下黨領導和飛馬武工隊隊員到江中桃花島進行革命活動而造此船,此船還多次運送傷病員轉移到桃花島避敵,為革命事業立下大功。因此,該船被當地群眾譽為「革命船」。隨着「革命船」紀念碑的建成,桃花島成了革命傳統教育基地。
靈惠寺
靈惠寺為唐代古剎,始建於公元714年,毀於明清,是粵西地區歷史悠久的寺廟,建成後是粵西地區最大的寺廟之一。六祖寺方丈大願大和尚應廣大信眾祈請,於2004年承接重建靈惠寺。重建後的靈惠寺位於茂名市森林公園後側,占地面積200多畝,於2010年1月1日舉行全堂佛像開光法會,現已寶殿莊嚴,佛身成就,大雄寶殿、功德堂、鐘樓、鼓樓、方丈樓、僧寮、客堂、齋堂、山門、居士樓等拔地而起,古色古香,盤龍繞柱,高大雄偉。
福德境
福德境是歷代村民敬奉神靈祈福之聖地,坐落在古代瓦窯——廣東省茂名市茂南區山閣鎮瓦嶺村內西南部古榕樹旁。
相傳清朝茂名縣南部有個曾氏聚居燒瓦為商的地方叫瓦窯嶺(今瓦嶺),當地生長了一棵榕樹(今古榕樹),在某日樹底下出現了一塊疑似三角形的石塊(稱神石),石前點燃着三支香,從此當地居民在此敬奉神靈,從此這裡祈者福蔭,拜者庇佑,丁財昌盛,人才輩出,老少康寧。於是當地居民集資在古榕樹旁修建了福德境廟,並將神石接入廟內敬奉。
年代記憶收藏館
年代記憶收藏館位於茂南區高山鎮黃竹村村民張錫全家中,這個農家院子裡收藏陣容龐大、琳琅滿目,藏品重點是體現「中國革命和社會生活變化的年代記憶」和充滿園林氣息的「奇雅盆景」。年代記憶收藏品有全套開國郵票、第一代紅燈收音機、第一代懷表、清朝外國進口衣車、清朝木製織布機、民窯青花瓷、早期通訊器材和電器、歷代錢幣、竹簡書、書報以及草袋、麻袋、谷斗、農具等早期生產生活用品,大批文革時期年畫、人民英模事跡系列圖片以及各種早期珍稀票證等。
相關視頻
2018茂南區慢非健康專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