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英德市黎溪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英德市黎溪镇位于英德最南部、北江河畔,是英德南大门。东经113°15′,北纬23°55′。全镇总面积284.99平方千米(2017年),全镇辖11个村委会,1个居委会,人口33578人(2017年),水陆交通便利。东与佛冈接壤,南与清新相连,北距英德市区35公里,南距广州98公里,距清远40公里,是英德市联系清远、珠三角的桥梁和纽带。由于飞来峡水利枢纽工程的建设,镇址由北江西岸往东岸迁移,坐落于银英公路边。新镇初具规模,集镇人口13000多人。[1]

中文名称: 黎溪镇

外文名称: Lixi Town

行政区类别: 镇

所属地区: 广东省英德市

下辖地区: 黎洞村、铁溪村、大湖村

政府驻地: 黎溪街道

电话区号: 0763

邮政区码: 513025

地理位置:英德最南部、北江河畔

面 积: 284.99平方千米(2017年)

人 口: 33578人(2017年)

气候条件:亚热带季风气候

著名景点: 丰盛古庙、飞来峡漂流景区

车牌代码: 粤R

历史沿革

黎溪镇建制于洪武二年即1396年,属英德县怀义都黎溪图,因辖区内北江纵贯南北,河西岸叫黎洞,河东岸叫铁溪,两地名各取一字而得名。光绪十二年,即1886年,属英德县含属总局黎溪分局。民国时期先后属英德县第四、第一区黎溪乡。1949年10月至1950年属英中区黎溪乡。1958年改称跃进人民公社黎溪耕作区。1960年改为黎溪人民公社。1987年4月改称镇。1995年9月8日飞来峡区成立,成为该区下辖的四个镇之一。2001年12月1日归回英德市管辖。

自然气候

镇区大部分地方为低谷山地,西北部的天堂山海拔901米,为全镇最高峰。北江河纵贯南北,该镇年平均温度27度,年降水量2400毫米,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经济发展

镇区自飞来峡水库建设以来,紧抓机遇,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农业、旅游业和工业,经济实力明显增强,全镇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2006年全镇工业总产值6200万元,农业总产值13262万元,财政收入达1510万元,几年来增幅年均增长21%,发展势头强劲。2006年全镇人均收入达4080元,增速居全市前列。

城镇建设

英德市黎溪镇位于北江河、银英路旁,现镇区街道呈井字型分布,设计科学合理具有很强的前瞻性,占地面积2平方公里,可容纳3—5万人,现常住人口2.15万人。镇区内设有初级中学和中心小学各一所,有年储蓄额1.5亿元以上的农村信用社,南面建有超过2000工人的佳美达玩具厂,其它配套设施完善,布局科学合理,北江河边建有江滨公园,镇容镇貌整洁,城镇建设已具规模。

基础设施

英德市黎溪镇经过历届党委政府的努力,基础设施较为完善,镇到十二个村(居)委会公路已实现水泥硬底化,形成便利的交通网络,且连江口镇的南坑、银坑和三井村贯通公路后必须经由黎溪北江大桥才能到达黎溪、连江口、英德等地;镇区建有一个11万伏变电站,可以满足不断增多城镇人口和不断发展的工业的需要,相邻乡镇的用电基本上依靠黎溪镇变电站输出;公共卫生医疗设备较完备,2005年黎溪镇卫生院被清远市确定为革命老区中心卫生院,近些年临近的升平、连江口南坑、小樟、大樟村民也分别到黎溪就医、就读、赶集等;电讯实现村村通,移动、联通信号覆盖率达100%。

品牌优势

镇区历届党委、政府注重品牌效应,积极创建了一些无可替代的品牌典型,其产生的品牌效应对黎溪经济文化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推动力。

一是中国沙糖桔名镇。现今全镇已发展种植沙糖桔6万多亩,成为英德一大特色农业,规模与品质得到省农业部门的认可,达到“无公害农产品”标准,注册了彩虹桥牌商标,该镇获得中国经济林协会颁发的“中国砂糖桔名镇”的称号,区划调整是黎溪砂糖桔面临的一次机遇,如继续把黎溪砂糖桔品牌进一步做强做大,黎溪乃至英德的知名度会进一步提升,对本镇及周边农村经济发展产生强有力的助推力。

二是教育强镇。衡量一个地区是否可持续发展,其中一个重要指标就是教育水平。黎溪镇始终坚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不断加大教育投入,不断完善中小学校硬、软件建设,中学、中心小学均被评为清远市一级学校,2006年黎溪镇顺利通过清远市教育强镇达标验收,成为英德市仅有的两个教育强镇之一,由于教学条件、教学质量的提高,吸引了临近连江口南坑、小樟、大樟村民子弟来本镇就读。

三是2004年6月被清远市委市政府评为文明小康镇,湖溪村被清远市评为“文明村”、被英德市评广东省清远市英德市黎溪镇为“文明小康村”,湖溪村还是广东省新农村建设的示范点。

四是英德市华侨和归侨最多的乡镇。

区位优势

英德市黎溪镇是具有悠久历史,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拥有众多古迹遗址文物,其中最著名的有大湖村的鸡坑遗址,其出土的文物具有与曲江马坝石峡遗址相同的特点;有恒昌村(原松岗村)占地300多平方米的英德最大的吴光亮墓。在众多的黎溪镇历史名人中有抗元志士朱文焕,清朝抗倭名将吴光亮等等。黎溪作为革命老区,黎溪人民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中作出了巨大贡献,黎溪一直是革命活动非常活跃的地带,黎溪至今仍有部分健在的老游击队员。

自改革开放以来,特别是飞来峡建区以来,该镇各项事业稳步发展,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全镇人民的共同努力下,1997年建设了一个面积达1.1平方公里,拥有13000多人的黎溪新镇,近几年市政建设和各项配套设施也日臻完善。

该镇物产丰富,近几年来,镇党委、镇政府非常重视发展高效农业,现今全站拥有各类果树65000多亩,其中砂糖桔60000多亩,投产的8000多亩,蒿水竹26000亩,笋竹12000亩,各类蔬菜6600亩,尤其是大湖村的沙糖桔皮薄清甜,已闻名遐迩,2001年已被清远市列为“一乡一品”发展基地。

该镇社会治安秩序良好,投资环境优越,新镇范围内有7万平方米的平地可建各种厂房,供水、供电、道路等设施配套齐全,近些年来,镇党委、政府确立了“农业稳镇、工业立镇、旅游旺镇、人才兴镇、科技富镇、教育强镇”的经济发展战略,同时为海内外客商来这里兴办各类经济实体提供了许多便利和优惠条件,并将严格按照《英德市招商引资优惠办法》使广大投资者能获得优厚回报!

砂糖桔名镇:黎溪镇被中国经济林协会命名为“中国砂糖桔名镇”,这是该市继获得“中国红茶之乡”、“中国麻竹笋之乡”、“中国砂糖桔之乡”、“中国蚕桑之乡”之后的又一殊荣。

镇区地处英德市南部,是南亚热带向中亚热带的过渡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总面积296平方公里,入春盛吹南风和偏南风,入冬盛吹北风和偏北风,具有气候温暖湿润、雨量充沛、无霜期长等特点。正是由于处于南亚热带北缘的地理位置,不但避开了北部寒害和南部沿海的台风害,而且由于台风带来的降雨,缓解了夏秋雨季的干旱,全镇25度以下的坡地16万亩,形成了发展砂糖桔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

现今,黎溪镇砂糖桔种植面积达8万亩,该年全镇砂糖桔挂果面积约5万亩,预计平均亩产700公斤,总产量预计3.5万吨,总产值预计1.4亿元以上。现今,黎溪镇砂糖桔示范基地已通过了广东省农业厅及有关部门对土壤、空气、水源及砂糖桔成分等检测,达到无公害农产品的标准,并取得了“无公害农产品”认证和产地认证证书,销售砂糖桔包装都贴上了无公害农产品专用标识,其中黎溪镇砂糖桔注册了“彩虹桥”砂糖桔商标。

视频

美丽广东发现之旅:航拍英德南部交通纽带黎溪镇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