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英國保守黨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英國保守黨

中文名: 保守黨

外文名: Conservative Party

領 袖: 鮑里斯·約翰遜

意識形態: 保守主義,英國統一主義,經濟自由主義、歐洲懷疑主義

政治立場: 中間偏右

總 部: 英國倫敦米爾班克30號,SW1P 4DP

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是英國議會第一大黨。保守黨前身為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1833年改稱保守黨。現任領袖鮑里斯·約翰遜,2019年7月23日當選。


保守黨在1979-1997年間曾4次連續執政18年。2015年5月英國大選後,保守黨獲單獨執政地位,卡梅倫組成保守黨政府。支持者一般來自 企業界和富裕階層。主張自由市場經濟,嚴格控制貨幣供應量,減少公共開支,壓低通貨膨脹,限制工會權利,加強「法律」和「秩序」等。強調維護英國主權,反對「聯邦歐洲」、歐盟制憲,不加入歐元區。


保守黨是在20世紀的英國占主導地位的政黨,出過丘吉爾撒切爾夫人等著名首相。[1]


起源

英國保守黨的前身是1679年成立的托利黨(Tory),1833年改稱保守黨。其最高領導人稱領袖、副領袖。黨主席是第三號人物。在保守黨執政時,其領袖出任首相。


保守黨一詞最早出現於1817年英國《保守黨人》雜誌上,主要指維護君主制、君主制原則或正統主義原則的政治力量。當代保守黨主要指奉行傳統資產階級意識形態,堅持自由資本主義制度的具有保守傾向的政黨。這些黨大多強調要實現民主、有限政府、社會正義、個人自由和公民自由,建設「自由、正義、開放和民主的社會」,反對「第三條道路」。經濟上主張實行「有競爭的市場經濟」,支持經濟全球化進程。


1983年6月,以英國保守黨為首的17個國家的19個保守黨共同成立了「國際民主聯盟」(俗稱保守黨國際)。該聯盟現有87個成員黨和5個地區性組織。英國保守黨現任領袖為鮑里斯·約翰遜,主席格蘭特·夏普斯和安德魯·西蒙·費爾德曼。


保守與統一黨

保守與統一黨(Conservative and Unionist Party),簡稱保守黨(Conservative Party),是英國歷史最悠久的政黨,也是全國擁有 最多黨員的政黨。按下院所占議席數計算,保守黨現時乃英國第一大黨。


有部分人認為,保守黨是世上最古老的有組織政治團體,其演化可上溯至18世紀,早期在國會的托利黨派系,以至於活躍於16至17世紀時期,一種在議會內支持政府,稱之為「帝黨」的不正式派別。普遍認為,保守黨與美國民主黨的份量與地位相若,而美國民主黨的歷史則可直接上溯至18世紀。以選舉的勝出次數計算,保守黨是英國歷史上最成功的政黨,其前任黨魁是特蕾莎。梅,她同時也是前任英國首相 (Prime Minister),並負責統率內閣。


由於保守黨乃發展自活躍於18及19世紀的托利黨,所以它的黨員常常會被稱作托利黨黨員(Tories),而保守黨亦時常被乾脆稱作托利黨(Tory Party)。儘管在整個20世紀之中,保守黨在其中三分之二的時間皆掌領了政府,不過保守黨自從於1997年大選敗於布萊爾領導的工黨以後,它一直處於反對黨的狀態。


保守黨甚少使用它的正式黨名──保守與統一黨。這個正式黨名乃自1912年,保守黨與自由統一黨合併後所起的。該黨與保守黨一樣,在1886年至1921年期間,一致主張阻止愛爾蘭從聯合王國分裂開來,並且與愛爾蘭民族主義者及愛爾蘭共和主義者處於對立局面。在地區上,保守黨在蘇格蘭有統一黨作為它的盟友,該黨甚至已經在1965年起改稱「保守黨」。同樣地,在北愛爾蘭地區,保守黨亦曾經長年得到北愛爾蘭統一黨的支持,而傳統上保守黨黨鞭更會兼任該黨黨鞭;可是,由於兩黨後來在1973年就《桑寧代爾協定》的問題上出現分歧,以致兩黨出現分裂,所以現時保守黨在北愛爾蘭是與北愛爾蘭統一黨分開運作的。


口號標誌

保守黨以往以「自由火炬」為黨的標誌,但現今已改為使用一棵綠色的橡樹作新標誌。另在2005年12月6日,保守黨又採用了新的口號, 該口號為「以改變迎接勝利──不列顛的勝利」(Change to Win – Win for Britain)。傳統上,保守黨的官方顏色為紅色、白色和藍色,但藍色則最為常用,以區別於工黨的紅色(在坎布里亞部份選區,保守黨卻會選用黃色,以象徵當地朗斯代爾伯爵的家族紋章)。

組織結構

大抵上,我們可以看到保守黨之組織架構內存有數重的明顯對照;一方面,黨領袖的選舉以及地區候選人的人選,往往都是由一群草根團體所主導的,但在另一方面,有關財政安排、舉辦選舉,以及制訂政策方針的工作,卻會由保守黨競選總部負責。最後,黨魁的工作則主要是處理黨的日常核心事務,並在諮詢其管治班子的情況下,訂定政策。由此看來,這種權力分散的組織架構是不常見的。


與工黨的情況一樣,保守黨近年正面對黨員人數持續下滑的趨勢。儘管自卡梅倫在2005年12月當選黨魁後,保守黨黨員人數一度有回升的跡象,但踏入2006年以後,人數即重新下降,至2006年年尾,其黨員總人數甚至要比卡梅倫上任黨魁的時候還要低。不過話雖如此,保守黨現時尚大約有290,000名黨員,仍然是英國黨員人數最多的政黨;至於工黨和自由民主黨則分別大約有200,000和70,000名黨員,兩者加起來的人數仍要比保守黨的低。惟有一點要注意的是,保守黨從不向公眾公布該黨的確實黨員人數,所以外間很難作出確切的估計。


任何人士加入保守黨都要交25英鎊會費,但22歲以下的人士則只須交5英鎊的會費。另根據選舉委員會的紀錄,截至2004年12月31日,保 守黨在2004年的收入大約為2千萬鎊,但支出卻是2.6千萬鎊。


發展歷史

保守黨的前身是托利黨,該黨曾經在1671年至1681年期間的皇位繼承排斥危機中,支持約克公爵(即後來的英皇詹姆士六世及二世)有權繼承英國君主之帝位。後來經過多年來與輝格黨處於對立的局面以後,托利黨自喬治三世登基,至1832年的《大改革法案》通過為止,皆基本上掌握了籌組政府之權力。「保守黨」這一名詞,則最初由喬治·坎寧在1820年代提出,後來由約翰·威爾遜·克羅科爾(John Wilson Croker)在1830年代提出建議成為黨名,並最終正式獲羅伯特·皮爾爵士決定採用。


自英國之選舉權在19世紀不斷普及以後,在德比勳爵與本傑明·迪斯雷利的帶領下,保守黨的政策方針也漸漸地貼近民眾,其中,《1867年改革法案》更是在保守黨主導下通過的。在1886年,保守黨復與約瑟夫·張伯倫新創立的自由統一黨組成聯盟,此後在索爾斯伯利勳爵與亞瑟·貝爾福的領導下,兩黨更橫掃朝野達20年之久。不過到了1906年,由於兩黨在自由貿易議題上意見不合而分裂,致使保守黨在當年大選中大敗。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保守黨加入自由黨所籌組的聯合政府。這個聯合政府後來曾由自由黨的戴維·勞合·喬治出任首相,但至1922年因為保守黨的退出而垮台。此後,保守黨在兩戰之間捲土重來,並先後由安德魯·博納·勞和斯坦利·鮑德溫出任首相,但這種優勢亦曾一度在1930年代初,遭工黨籌組的國民政府蓋過。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保守黨的丘吉爾復領導了戰時的聯合政府,但是在1945年大選中,保守黨卻意外地敗於日益壯大的工黨。


在1951年,保守黨於大選擊敗了執政工黨。在此後歷任的保守黨政府,儘管丘吉爾、安東尼·艾登爵士、麥美倫和亞歷克·道格拉斯-霍 姆爵士大抵上繼續推行了一些相對自由之貿易限制,以及減少國家干預經濟,但事實上,保守黨已經不得不面對現實,接受了工黨執政時所留下的「福利國家」理念,以及一系列的工業國有化政策。


希思在1970年至1974年出掌的保守黨政府,有兩點是最值得留意的。第一點是,他曾經嘗試與日益好勇鬥狠的工會進行抗爭,可是連連遭受挫折;至於另一點是,他任內帶領英國加入歐洲經濟共同體。英國是否加入歐共體,向來都是保守黨黨內最具爭議性的議題之一。在早期,丘吉爾就曾強烈渴求歐洲出現一個「歐洲合眾國」(United States of Europe),不過他本人卻對英國加入歐共體,或者是任何一 類歐洲的聯邦組織,表現出強烈的反對。後來麥美倫則渴望英國加入歐共體,但建議卻在1963年年初遭到時任法國總統戴高樂的拒絕而泡湯。至於希思成功帶領英國加入歐共體後,黨內有關的爭論仍始終不斷升溫。


2017年6月9日當地時間,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將組建一個新政府,保守黨計劃在北愛爾蘭民主聯盟黨的支持下執政。


2019年6月7日,特雷莎·梅正式辭去執政黨保守黨領導人一職,但她將繼續留任首相,直到新首相產生。6月16日,漢考克宣布支持約翰 遜成為保守黨領袖。7月23日,鮑里斯·約翰遜當選執政黨保守黨領袖。


領袖選舉

英國保守黨領袖選舉規則是1965年2月由當時該黨黨魁霍姆勳爵制訂的。按照規則,保守黨領袖由保守黨下院議員投票選舉產生。任何候選人在第一輪投票必須獲得過半數、並且要比對手領先總票數的15%的票才能當選。如果第一輪選舉產生不出領袖,就必須舉行第二輪選舉 ,在第二輪選舉中,下院議員只要有人提名均可參加,獲過半數的簡單多數即可當選。如果在第二輪選舉中,候選人均未能獲過半數的票, 就得進行第三輪選舉。這時只有在第二輪得票最多的前三名議員才能成為候選人進人第三輪選舉, 這也是最後一輪角逐, 得票最多者就成為保守黨領袖。


這一規則對保守黨作為執政黨時頗為不利,因此受到黨內一些議員的批評。


一國保守主義是保守黨黨內自20世紀初至1970年代的主流傳統思想,歷史上好幾位保守黨首相,諸如鮑德溫、麥美倫和希思等等,都對此十分看重。「一國保守主義」之名,乃出自於本傑明·迪斯雷利,此信仰重於社會的凝聚力,並對相關的「社會制度與組織」給予支持。至於這裡所指的社會制度,傳統上則指可維繫社會上不同利益團體、等級於和諧狀態的制度,而現今更會將種族與宗教也包括在內。而這些制度與組織的顯着例子則計有福利國家、BBC和地區政府等等。部份支持一國保守主義會連帶支持歐盟,但同時也有不少一國保守主義 者對此表示強烈反感(如彼得·塔普塞爾爵士)。現時保守黨內較重要的一國保守主義者有祈淦禮、聶偉敬和達米安·格林,而他們更常常被歸類成「托利黨改革派」及「弓派」。另外,有關一國保守主義之思想亦散見於埃德蒙·伯克的着作。


保守主義

保守黨內另一主流思想是自由市場,或者說是撒切爾主義。自從撒切爾夫人在1975年上任黨魁以後,經濟自由主義者逐漸成為黨內的主要勢力。這派別的人士一般主張減低直接稅稅率、對公共服務實行私有化、終止國有工業,和淡化福利國家的色彩。至於在社會政策方面,撒切爾主義者則未見有很明確的立場;撒切爾夫人本人是一位虔誠的衛理宗教徒,因此在社會政策上,其立場是保守的。不過,她卻容納了不同的支持者,當中,波蒂略是自由主義者,但同時間,夏偉林與大衛·維維斯卻是傳統保守主義者。此外,很大部支持自由市場的保守黨黨員也是歐洲懷疑論者,他們認為歐盟的規章與限制對個人自由構成影響,從而使自由市場遭受干預,再者,他們也擔心英國的主權會被歐盟挑戰。所以,在眾多撒切爾主義者中,只有極少數人是歐洲愛好論者,而其中又以里安·畢頓為代表。


不少歐洲懷疑論者都曾經從撒切爾夫人在1988年,於比利時布魯日發表之反歐共體演說得到啟發。當中,她表示到:「(在歐共體之下,)我們未成功拓展英國的領域,卻只能把英國再增強成歐洲一般的水平。」另外,由於撒切爾夫人在任內亦曾與時任美國總統羅納德·里根緊立起親密的友誼,因此凡撒切爾主義者,亦大多會被認為是大西洋主義者。撒切爾夫人曾言自己哲學上的啟發來自於埃德蒙·伯克與哈耶克;而與撒切爾主義有關聯的派系則計有無回頭派與保守黨前進派等等。


傳統主義者

保守黨傳統主義者是保守黨內的第三股勢力,這派別的人士多數也是基石派(Cornerstone Group,俗稱信義、旗幟與家庭派)的成員。 基石派的俗稱,則反映出該派所支持的三大支柱──英國國教會、單一制的英國以及家庭。由此可見,基石派十分重視英國的安立甘傳統,而且也反對英國的權力有任何形式之轉移。因此,不論是權力下放至地方,抑或是與歐盟融合,基石派都是深表反對的。在另一方面,基石派又認為只有「傳統」的家庭架構,才能夠修補英國現時支離破碎的社會狀況;建基於這種觀點,大部份基石派黨員會反對海外移民湧入英國,有些則會主張恢復死刑,而部份人士甚至曾在種族議題上發表極具爭議性的言論。着名基石派黨員包括有娜丁·多里斯(Nadine Dorries)、安德魯·羅辛戴爾(Andrew Rosindell)、安·威特庫姆(Ann Widdecombe)和愛德華·利爾(Edward Leigh)等,而其中威特庫姆與利爾兩人則是支持英國國教會的羅馬天主教教徒。除上述人士以外,英國保守哲學家羅傑·史克魯頓(Roger Scruton)也是 基石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史克魯頓曾在保守黨傳統主義之上建立出一套哲學觀點,但其着述較少觸及經濟,反而主要圍繞政治、社會、文化和道德等議題。由於保守黨傳統主義對種族與階級等議題持較傳統和保守的路線,所以一直都為部份人所抨擊,而本身為同性戀者的保守黨下院議員艾倫·鄧肯就曾批評到,基石派有成為「塔利班的傾向」。


上面所提及的三大派系,並不是處於完全各自對立的狀態,有時三派之中的其中兩派會聯結一起,並抗擊其餘一派。例如,基石派曾與一國保守主義派在星期日貿易的議題上,於國會成功擊敗撒切爾夫人;至於撒切爾主義派與基石派也曾在梅傑任相期間,攜手反對有關歐洲統合的政策。同樣地,並不是所有保守黨黨員也完全屬於上面三派的其中一派。以梅傑為例,他當初出選黨魁的時候,曾被視為是撒切爾主義派派出的候選人,惟他出任首相以後,卻邀請不少一國保守主義派人士擔當高位,其中,一國保守主義派中堅祈淦禮獲委任為財相,而另一一國保守主義者夏舜霆則任副首相。

著名人物

羅伯特·皮爾(1788年2月5日出生於布萊克本附近,1850年7月2日逝世於倫敦)是英國政治家,他被看作是英國保守黨和倫敦警察廳的創建人。皮爾是英國19世紀的一位卓越人物,他的政治策略反映了當時社會的變遷。他的政治策略的變化反映出他同時是一位愛國者和務實的政治家。就連他最強烈的敵人也承認他的說服力和正直。因此,他普遍稱視為英國歷史上最傑出的首相之一,在英國許多地方都有他的紀念碑。

溫斯頓·倫納德·斯賓塞·丘吉爾爵士,KG,OM,CH,TD,FRS,PC (Can)(Sir Winston Leonard Spencer Churchill,1874年11月30日-1965年1月24日),英國政治家、演說家、軍事家和作家,曾於1940年至1945年出任英國首相,任期內領導英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聯合 美國、對抗德國,取得勝利,並自1951年至1955年再度出任英國首相。丘吉爾被認為是20世紀最重要的政治領袖之一,對英國乃至於世界均影響深遠。此外,他在文學上也有很高的成就,曾於1953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在2002年,BBC舉行了一個名為「最偉大的100名英國人」的調查,結果丘吉爾獲選為有史以來最偉大的英國人。

撒切爾夫人在1975年的保守黨黨魁選舉中勝出,之後更在1979年大選勝出,成為英國首位的女首相。任內,保守黨推行了一系列以貨幣主義為綱的經濟措施,並且將工黨在四、五十年代進行國有化的工業與公共事業,重新加入自由市場的元素,以及推行私有化。在這種背景下,保守黨成功在1983年與1987年的大選中接連取得壓倒性勝利。然而,由於撒切爾夫人的改革造成高失業的情況,另外,她又在某些議題上擺出強硬姿態(如英國礦工大罷工),所以她在社會部份領域中,極度不受歡迎。但是,撒切爾夫人政府最致命的一擊,則要算是社區收費(被反對者稱為人頭稅)的推行。基於撒切爾夫人在人頭稅一事上拒不妥協,結果使保守黨支持者大幅流失,而黨內矛盾更因此不斷加劇。後來,撒切爾夫人在黨內的地位遭到保守黨議員夏舜霆挑戰,最終促使撒切爾夫人在1990年被迫下野。

卡梅倫在2005年的黨魁選戰中,以134,446票對64,398票,擊敗了對手大衛·戴維斯,成為新任保守黨黨魁。2010年5月11日(北京時間12日凌晨),英國女王授權英國保守黨主席戴維·卡梅倫組建下屆英國政府,現年43歲的卡梅倫由此成為英國近200年來最年輕的首相。

綜觀整個20世紀,保守黨對美國的關係大致上奉行了大西洋主義,即是與美國,以及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日本一類和美國關係較密切的國家保持着友好的關係。另外,不論是北約還是英聯邦,保守黨大致對世上各種國際性聯盟皆感興趣參與。

自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後,保守黨一直主張建立更緊密的英、美關係。例如丘吉爾在1951年至1955年任相期間,他就和美國的艾森豪政府建立起強而有力的友誼;至於繼丘吉爾以後的麥美倫,亦大致上與民主黨的肯尼迪政府維持起同等的關係。丘吉爾曾把英、美關係說成是一種「特別關係」,而這種說法後來亦為撒切爾夫人所採用,好讓英國與美國時任總統羅納德·里根攜手對抗前蘇聯。保守黨於1997年下野以後,歷屆黨魁仍然尋求與美國元首維持友好關係,但這種親善舉動已不再為美國政壇所熱心關注。

歐盟關係

在1960年代與1970年代,保守黨曾一度熱心推動英國加入歐洲共同市場,然而,在撒切爾夫人任相期間,黨內對歐洲事務的分歧卻逐漸浮現,並且促使不少官員因意見不合而辭官。當中,撒切爾夫人的副首相賀維爵士因歐洲問題而請辭以後,更某程度上導致了撒切爾夫人的下台。繼撒切爾夫人任相的梅傑,亦始終未能夠平息黨內在歐洲事務上的分化,而由於梅傑未能加快歐洲統合的進程,更使黨內的不和進一步爆發。

在1992年,保守黨黨內就有數名支持歐洲懷疑論,並在黨內有一定地位的議員,對梅傑的《馬城條約》投下反對票,結果使梅傑非常尷尬,也使到其管治威信大受打擊。

近年來有見英國獨立黨一類持歐洲懷疑論觀點的政黨在大選有明顯的進步,再加上工黨亦自覺無法從進一步的歐洲統合獲得正面利益,因此保守黨亦變得更立場明確地支持歐洲懷疑論。

保守黨現為國際民主聯盟,與其附屬組織歐洲民主聯盟的成員。此外在2006年夏天,保守黨成為了支持歐洲懷疑論的歐洲改革運動創會會員之一,並脫離了主張歐洲統合主義的歐洲人民黨,結束了維持達14年的的會員身份。

雖然如此,在2009年以前,保守黨於歐洲議會內仍然是歐洲民主派的成員之一,而歐洲民主派則是歐洲人民黨暨歐洲民主派入面的一個不正式派系。

作為第一大黨,保守黨現時在下院650席取得306席,與自由民主黨合組聯合政府,擁有女王陛下執政黨的身份。

當地時間2017年6月9日,英國首相特蕾莎·梅宣布,將組建一個新政府,保守黨計劃在北愛爾蘭民主聯盟黨的支持下執政。

特蕾莎指出,脫歐談判將在10日內啟動,將爭取和歐盟建立一個能夠確保長期繁榮的新夥伴關係。

這說明,雖然特蕾莎領導的保守黨在大選中丟失了一些席位,且黨內對她也有批評之聲,她還是將留任首相併組建新內閣。

在8日舉行的英國大選中,最新計票結果顯示,執政黨保守黨暫取得318席,仍是下議院最大黨。但未能取得過半數議席,失去下議院控制權,需要與其他政黨合組聯合政府。

當地時間2019年12月12日晚公布的出口民調顯示,英國首相鮑里斯·約翰遜領導的保守黨在當天舉行的英國大選中獲勝,並將取得議會下院絕對多數席位。出口民調顯示,保守黨在全部650個議會下院席位中預計將獲得368席。


近期政策

如圖《1832-2005英國各黨大選得票比率》所示反映出自1832年至2005年期間,英國各主要政黨在歷年大選中得到的選票比率。其中 ,早自托利黨時期至今,保守黨在大選中一直保有舉足輕重的份量。

基本上,保守黨一向主張對絕大部分的事務都減少政府干預。此外,他們亦向以反對進行進一步的歐洲統合而着稱。很多評論員皆認為,保守黨之所以在1997年大選以後持續處於弱勢,很大程度上是因為黨內的歐洲愛好論者(以祁淦禮和夏舜霆為代表)與歐洲懷疑論者(以約翰·韋活和夏偉林為代表)的關係始終處於緊張狀態。不過在近年,這種情況已經有所改革,現時保守黨黨內已大抵就歐洲統合問題達成一致的共識,即使有分歧也不如以往一般的公開。


至於在甘民樂上任黨魁以後,保守黨的關注點則開始轉到一些比如環境、政府服務質素與教育一類被歸類為與「優質生活」息息相關的議題上。


另外在權力下放的議題上,保守黨的立場則比較飄忽。在1997年的時候,他們曾經反對把權力下放到威爾士及蘇格蘭,可是對北愛爾蘭卻表態支持。而後來在2004年,保守黨亦曾反對過對東北英格蘭地區實行權力下放。雖說保守黨曾在1997年反對權力下放到威爾士及蘇格蘭,但後來在「新工黨」政府之推動下,這兩地始終實行了權力下放,而保守黨更在有關地方實行權力下放後,對廢除有關的改革表示反對。近年,保守黨亦在西洛錫安問題上確立了自己的立場,支持只有來自英格蘭的國會議員,才有權在僅關係到英格蘭的事務上投票。保守黨之所以有這種看法,是因為現時實行了權力下放後,由於幾乎所有蘇格蘭事務都轉由新的蘇格蘭議會負責,這變得國會無法作出干涉。相反,由於英格蘭沒有自己的議會,導致來自蘇格蘭的國會議員變相有權對英格蘭事務作出干涉。

經濟政策

誠然撒切爾夫人在任首相期間,英國經濟曾出現過不少的波動。但人民真正對保守黨理財能力失去信心的時候,卻是始於梅傑任內的黑色星期三。在1992年的黑色星期三,保守黨政府曾動用上數億元的英鎊,企圖防止英鎊脫離歐洲匯率機制。保守黨政府在黑色星期三的嚴重失誤,再加上在1990年代初出現的經濟衰退,使布萊爾與白高敦的工黨成功在經濟政策上壓倒了備受批評的保守黨。不過,無論是左翼還是右翼,都不約而同地有不少人士認為,布萊爾的「新工黨」所擁抱的市場主導動力,以及公共事業現代化等等經濟政策,其實不外是保守黨一向主張的舊調。


工黨在1997年大選後掌政後,遂立即打算賦予英倫銀行獨立的權力去制定利率。很多經濟學者一直支持這種做法,因為這樣可以使貨幣政策脫離政治因素的干擾,也可以避免時間不一致(在博弈論中,指施政者在落實已計劃的政策時,發現對政府的利益不復存在,結果擱置計劃的理論)的發生。此外,由于于不少國家(如新西蘭)均相繼在1990年代推行類似的政策,所以改革之聲更日益高漲。保守黨最初是反對這個提議的,因為他們擔心英倫銀行一日得以獨立,他日英國將大有機會放棄英鎊,並加入歐洲單一貨幣的行列;而他們亦擔心此舉會使英倫銀行失去民主制度的監察。可是,由於金融界認為英倫銀行獨立將可使英國通貨膨脹維持於低水平,所以他們對建議表達了強烈的支持,最終亦使保守黨在2000年初接受了工黨的建議。


保守黨在經濟政策上的另一焦點,相信是其歷年反對英國加入歐洲單一貨幣體系之立場。有鑑於黨內歐洲懷疑主義的日益熾烈,時任黨魁兼首相梅傑就曾經在1992年簽訂《馬城條約》時,不顧祁淦禮、夏舜霆和杜瑞爾等的反對,在條款中訂明英國選擇留在歐洲單一貨幣體系之外。自此以後,保守黨的歷代黨魁皆立場堅定地拒絕廢除英鎊。雖然保守黨這一政策深受英國選民所支持的,不過由於歐洲議題之重要性往往在選民的心目中,連教育、醫療、入境和罪惡等事務也不及。根據歐洲議會在2004年的一項調查顯示,只有9%的受訪英國選民同意歐盟事務是英國的重要議題,因此,這部分地解釋了為何保守黨始終未能在大選將貨幣議題轉化成選民的支持力量。

社會政策

最近的數年間,保守黨有不少「現代化論者」認為,保守黨在1990年代與千禧年代初期之所以在大選中頻頻敗北,主要是因為保守黨長久以來與社會保守主義保持着密切關係(這種關係趨使保守黨支持對已婚夫婦提供稅務優惠、支持退休金與薪金脫鈎,以及反對以公共資源供養有能力卻不工作的人士等等)。在這種政策觀的推使下,不少保守黨黨員曾作出批評,比如大衛·威利茨就曾尖刻地指出,保守黨的社會政策猶如「向單親父母宣戰」;而前保守黨主席馬威尼亦曾直言保守黨予人的印象,就如「如果你不是來自傳統的核心家庭,就不會指望我們會理會你」一樣。


自1997年開始,保守黨黨內曾不斷就社會政策的定位展開辯論。有些好像波蒂略一類的「現代化論者」表示保守黨應該修正他們在社會政策上一貫的立場;但夏偉林和大衛·戴維斯卻認為保守黨不可摒棄他們一直把守的傳統價值觀。有論者認為夏偉林等黨魁採取這樣的態度,也是保守黨在選戰失利的原因之一,而另一保守黨黨員杜麗莎·梅爾更曾着名地抨擊到,保守黨之所以有如此下場,是因為人民普遍感覺它是一個「使人難受齷齪的政黨」。至於自卡梅倫上任以後,情況已漸有改變,現時「現代化論者」已能夠在社會政策上發表更多的聲音。


但是,保守黨領導層近年在社會政策上的改變,並不一定獲得所有人的支持。以保守而知名的記者彼得·希欽斯(Peter Hitchens)就曾批評到,保守黨如此持續地默從於左翼正統思想,只會反映保守黨是一個「沒有用」的政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