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节度使

增加 6 位元組, 4 年前
無編輯摘要
渊源于魏晋以来的持节都督。北周及隋改称总管。唐代称都督。唐初沿北周及隋朝旧制,重要地区置总管统兵,旋改称都督,惟朔方仍称总管,边州别置经略使,有屯田州置营田使。贞观以后,内地都督府多省并罢,惟军事活动频繁的地区尚存,以统州、县、镇戍。每遇战事发生,由朝廷派遣行军总管统率出征或备御。规模较大的战役,又设置行军元帅或行军大总管统领诸总管。
《资治通鉴》第二百一十卷唐纪二十六有载:唐睿宗景云元年(公元710年),丁酉,以幽州镇守经略节度大使薛讷为左武卫大将军兼幽州都督,节度使之名自讷始。唐睿宗景云二年(公元711年),贺拔延嗣为凉州都督充河西节度使,节度使开始成为正式的官职[1] 。《新唐书·百官志四》载:“节度使掌总军旅,颛诛杀。初授,具帑持兵仗诣兵部辞见,观察使亦如之。辞日,赐双旌双节。行则建节、树六纛,中官祖送,次一驿则上闻。入境,州县筑节楼,迎以鼓角,衙仗居前,旌幢居中,大将鸣珂,金钲鼓角居后,州县赍印迎于道左。”
唐玄宗开元年间,设立了碛西、北庭、河西、陇右、朔方、河东、范阳、平卢、剑南、岭南十个节度使,范阳〈今日北京地区,即古幽州〉节度使是节度使中兵力最大的。此时的节度使多由胡人担任,往往封郡王。朝廷任命节度使,要授予其双旌双节,“得以军事专杀,行则建节,府树六纛”[2]
==职责==
==变更==
之后,节度使成为武将的最高阶官和宗室、文臣勋旧以及宰执的加官,侍以降麻、赐旌节、铸三印〈节度使印、管内观察使印、节度州印〉。恩数与执政同,景德后,凡拜节度使者授旌节门旗二、龙虎旗一、旌节一、麾枪二,豹尾二。旗以红缯九幅,上设耀篦、铁钻、髹杠、绯纛。旌用涂金铜螭头,髹杠,绸以红缯,画白虎,顶设髹木盘,周用涂金饰。节亦用髹杠,饰以金涂铜叶,上设髹圆盘三层,以红绿装钉为旄,并绸以紫绫复囊,又加碧油绢袋。麾枪设髹木盘,绸以紫缯复囊,又加碧油绢袋。豹尾,制以赤黄布,画豹文,并髹杠。哲宗以前,节度使不轻授,徽宗时宦官共六人拜节度使。拜节度使者,除十州节度沿用唐代节镇名外[3] ,必冠以节度州军额名,称“某某军节度使”,登殿唱名则沿用唐例,节、廉、刺三职并唱,谓“使持节都督某州诸军事,某州刺史,充某军节度、某州管内观察处置等使”。节度使之上,又有“使相”,即节度使、枢密使、亲王、留守、检校官兼中书令、侍中、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南宋时,有加至三镇者,就是说名义上兼任了三州节度使但并无兵权,如岳飞、韩世忠等。有宋一代节度使俸禄丰厚:北宋嘉佑年间至靖康年间:料钱四百千;衣赐 春、冬绢各百匹,大绫各二十匹,小绫各三十匹,锦各五百两,罗各十匹。月给禄粟 使相以上者两百石、不带使相者一百五十石,凡一石给六斗,米、麦各半;元随、仆人 北宋之制一百人、南宋之制五十人;公用钱 使相以上者两万贯,其次万贯至七千贯,凡四等;不带使相者万贯至三千贯,凡四等;南渡之后节度使料钱四百贯、禄粟一百五十石。给盐七石[4]
辽、金都仿唐制置节度使,往往有名无实,地位也远不如宋朝的使相高。元朝废除。
 
==参考文献==
243,88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