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苏联著名导演编剧演员作家。他参加过25部电影的演出,凭借自编自导的影片《有这么一个小伙子》,获得第十六届威尼斯电影节金狮奖。他还创作了五部中篇小说、两部历史长篇小说、四部话剧和近100篇短篇小说,代表作有电影小说《红莓》。曾获得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狮奖。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
原文名 Василий Макарович Шукшин
出生 1929年7月25日
苏联阿尔泰边疆区比斯克市郊
逝世 1974年10月2日
国籍 苏联
职业 导演,编剧,演员,作家
知名作品 《有这么一个小伙子》
《红莓》

目录

人物简介

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俄罗斯作家、电影导演、演员。 1929年7月25日出生于苏联阿尔泰边疆区斯罗斯特基村一农户。17岁离家谋生,当过钳工,后在海军服役。1955年加入苏共。退伍后在农村任教师,当过夜校校长。1959年考入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并开始发表文学作品。1961年毕业后任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导演,并定居莫斯科

舒克申从影后编导过许多电影,1957年第一次在影片《两个费道尔》中扮演主要角色,获得好评。他自编自导的第一部影片是在1964年《有这么一个小伙子》,并在其中扮演主角。该片不仅在全苏电影节上获奖,而且在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上获金狮奖。1973年他再度自编自导自演了影片《红莓》,该片在全苏电影节上又获大奖。另外,他还在自导和其他人导演的电影中扮演过主要角色,1971年因在影片《湖畔》中饰演主角而获苏联国家奖。1964年被授予"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活动家"称号。他主演的影片还有《阿廖卡》、《金色列车》、《普通的故事》和《他们为祖国而战》等,他导演的影片还有《你的子弟》、《奇怪的人们》和《土炕上木凳》等。他参与演出的电影共有25部之多。

作为作家,舒克申也颇有成就。一生写过两部长篇小说;7部中篇小说(包括他独创的电影小说和话剧小说);125篇短篇小说以及多部电影剧本。在众多创作中,以短篇小说最具影响,也最能代表其艺术风格。在苏联批评界,他通常被称作"农村作家",因为他的创作题材主要源于农村,且多数作品都具有较广阔的社会内涵,体现出主体对题材的超越,并显示出一定的哲理性。他是一位风格独特的作家,作品中常带有喜剧色彩。但在滑稽可笑、乖讹被理的后面总是包含着十分严肃的内容,既歌颂了劳动人民的善良与真诚,又无情的讽刺和针砭了社会丑恶的一面。

舒克申的作品短小简朴、线索单纯、编排紧凑自然、情节发展迅速,富于外在行动和突然转折;叙述上多采用客观型,善于让人物自我展示。代表作有短篇小说集《乡村居民》、《在那遥远的地方》、《有个性的人们》、《明月下的谈话》等和长篇小说《柳巴文的一家》。他的剧本《您的儿子和弟弟》曾获1967年俄罗斯联邦国家奖金。1974年10月2日,当他在顿河拍摄影片《他们为祖国而战》时猝然逝世,当时正值其创作的高峰期。死后,于1976年被追授列宁奖金。 资料来源[1]

人物生平

1929年7月25日:舒克申出生在阿尔泰边疆区比斯克市郊的小村庄――斯罗斯特基。

1943年:从斯罗斯特基村七年制学校毕业,进入比斯克市汽车技术学校学习。中途退学。

1945年:加入斯罗斯特基村集体农庄,参加劳动。

1946年:离开故乡。

1947年5月~1948年1月:进入机械联盟托拉斯工作,后被派往卡卢加市涡轮机厂工作,任钳工。

1948年1月~4月:从卢卡加市涡轮机厂来到弗拉基米尔市,在工厂担任拖拉机手。

1948年4月~1949年8月:先后参加5号铁路修建工作、车站发电站和铁路桥建设工作,任钳工、杂工。

1949年10月29日:被列宁兵役委员会征收入伍。开始在波罗的海舰队服役。

1950~1952年:从波罗的海舰队来到黑海舰队服役。军衔是上等水兵,担任无线电报务员工作。期间参观了塞瓦斯托波尔市海洋图书馆。

1953年1月:由于胃病,黑海舰队海军总医院医学委员会批准舒克申复员回乡。

1953年春:通过斯罗斯特基村32中学考试,获得成人教育证书。

1953年10月~1954年6月:在斯洛斯特基村青年学校教授俄语、文学、历史课程,并兼任校长工作。

1954年6月:来到莫斯科,通过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入学考试。

1954年8月25日:成为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导演系学生,师从著名导演米哈依尔.罗姆

1954年~1960年:苏联国立电影学院学习。

1958年:舒克申参演马林.胡齐耶夫执导的电影《两个费奥多尔》(《Два Федора》),任主角。

1958年8月:在《接班人》杂志发表短篇小说《马车上的两个人》(《Двое на телеге》),这是舒克申第一次公开发表文学作品。

1959年:参演电影《金色列车》(《Золотой эшелон》),剧中饰演安德烈.尼佐夫采夫。

1960年:参演电影《平凡的故事》(《Простая история》),饰演伊万.雷科夫。完成毕业导演作品《Из Лебяжьего сообщают》。

1961年:参演电影《阿廖卡》(《Аленка》),在电影《当小树成材的时候》(《Когда деревья были большими》)中饰演集体农庄主席,并在电影《米什卡、谢廖卡和我》(《Мишка, Серега и я》)中饰演根纳季.尼古拉耶维奇。

1963年:出版第一本书《乡村居民》(《Сельские жители》),青年近卫军出版社。

1963年开始:舒克申成为高尔基电影制片厂导演,并自编自导了电影《有这么一个小伙子》(《Живет такой парень》)。

1964年:电影《有这么一个小伙子》(《Живет такой парень》)获得在列宁格勒举办的全苏电影节主奖,和第十六届威尼斯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1965年:执导的电影《你们的儿子和兄弟》(《Ваш сын и брат》)上映。长篇小说《柳巴文一家》(《Любавины》)出版,苏联作家出版社。参演电影《大海,你是什么?》(《Какое оно, море》),饰演若尔卡。

1966年:参演电影《记者》(《Журналист》),饰演叶甫盖尼.科尔帕切夫。

1967年11月: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授予舒克申劳动红旗勋章。

1967年12月:舒克申自编自导的电影《你们的儿子和兄弟》(《Ваш сын и брат》)获得俄罗斯联邦共和国瓦西里耶夫兄弟奖金。

1968年:出版小说集《那里,在远方》(《Там, вдали》),苏联作家出版社。

1968~1969年:舒克申自编自导电影《怪人》(《Странные люди》)。

1969年:由于在苏联电影艺术领域的突出成就,被授予俄罗斯联邦功勋艺术家称号。

1970:出版短篇小说集《乡亲们》(《Земляки》),苏维埃俄罗斯出版社。

1971年:由于在谢尔盖.格拉西莫夫的电影《湖畔》(《У озера》)中饰演工程师瓦西里.切尔内赫获得苏维埃国家奖金。参演史诗电影《解放》(《Освобождение》),饰演马尔沙克.科涅夫。

1972年: 自编自导的电影《土炕上的木凳》(《Печки-лавочки》)上映,并在剧中担任主要角色伊万.拉斯托尔古耶夫。

1973年:出版短篇小说集《性格》(《Характеры》),现代人出版社。

1974年1月:自编自导自演的电影《红莓》(《Калина красная》)上映,饰演男主角叶戈尔.罗普库金。出版作品集《明月下的谈话》(《Беседы при ясной луне》),苏维埃俄罗斯出版社。

1974年5月底:去顿河参演邦达尔邱克执导的电影《他们为祖国而战》(《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根据肖洛霍夫同名小说改编),剧中饰演彼得.洛普欣。

1974年6月:出版长篇小说《我来给你们自由》(《Я пришел дать вам волю》),苏联作家出版社。

1974年:电影《红莓》(《Калина красная》)获得第七届全苏电影节奖,由于在电影中的出色表演,舒克申获得年度最佳男演员奖。

1974年10月2日: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在电影《他们为祖国而战》(《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拍摄期间突发心脏病,猝然离世,终年四十五岁。去世后葬在莫斯科新圣女公墓。

1975年:由于在电影《他们为祖国而战》(《Они сражались за Родину》)中的出色表演,舒克申被《苏联银幕》杂志社举办的评选中评为年度最佳男演员。

1976年:鉴于瓦西里.马卡罗维奇.舒克申在电影艺术领域的突出创作成果,被追授列宁奖。

参考资料

  1. [1]新浪专栏微信公众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