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腰痛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腰痛,又称腰背痛(1umbodorsal pain),是常见的临床症状之一。许多疾病可以引起腰背痛,其中局部病变占多数,可能与腰背部长期负重,其结构易于损伤有关。邻近器官病变波及或放射性腰背痛也极为常见。[1]

病因病理

腰背痛的病因复杂多样。按病因可分为5大类。按解剖部位可分为4大类。

1.外伤性

  1. 急性损伤:因各种直接或间接暴力,肌肉拉力所致的腰椎骨折,脱位或腰肌软组织损伤。
  2. 慢性损伤:工作时的不良体位,劳动姿势,搬运重物等引起的慢性累积性损伤。在遇到潮湿寒冷等物理性刺激后极易发生腰背痛。

2.炎症性;引起腰骶部疼痛的炎症性病变包括:

  1. 感染性:可见于结核菌化脓菌伤寒菌对腰部及软组织的侵犯形成感染性炎症。
  2. 无菌性炎症:寒冷、潮湿、变态反应和重手法推拿可引起骨及软组织炎症。导致骨膜、韧带、筋膜和肌纤维的渗出,肿胀变性。

3.退行性变 近年来因胸腰椎的退行性改变引起的腰背痛呈上升趋势。人体发育一旦停止,其退行性改变则随之而来,一般认为人从20~25岁则开始退变。包括纤维环及髓核组织退变。如过度活动,经常处于负重状态则髓核易于脱出,前后纵韧带,小关节随椎体松动移位,引起韧带骨膜下出血,微血肿机化,骨化形成骨刺。髓核突出和骨刺可压迫或刺激神经引起疼痛。

4.先天性疾患最常见于腰骶部,是引起下腰痛的常见病因。常见的有隐性脊柱裂、腰椎骶化或骶椎腰化、漂浮棘突、发育性椎管狭窄和椎体畸形等。此类疾病在年轻时常无症状。但以上骨性结构所形成的薄弱环节,为累积性损伤时出现腰背痛提供了基础。

5.肿瘤性疾患: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对胸腰椎及软组织的侵犯。总的来说,腰背部的组织,自外向内包括皮肤、皮下组织、肌肉韧带、脊椎、肋骨和脊髓。上述任何组织的病变均可引起腰背痛。此外腰背部的邻近器官病变也可引起腰背痛。按引起腰背痛的原发病部位可分为:

  1. 脊椎疾病:如脊椎骨折椎间盘突出增生性脊柱炎感染性脊柱炎脊椎肿瘤先天性畸形等。
  2. 脊柱旁软组织疾病:如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组织炎,风湿性多肌炎
  3. 脊神经根病变:如脊髓压迫症急性脊髓炎腰骶神经炎颈椎炎
  4. 内脏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如肺胸膜病变引起上背部疼痛;泌尿系统疾病如肾及输尿管结石炎症盆腔直肠、前列腺及子官附件炎症可引起放射性腰背部疼痛。

临床表现

不同疾病引起的腰背疼痛具有不同特点。以下简述引起腰背痛常见疾病的临床特点:

1.脊椎病变

  1. 脊椎骨折有明显的外伤史,且多因由高空坠下,足或臀部先着地,骨折部有压痛和叩痛,脊椎可能有后突或侧突畸形,并有活动障碍。
  2. 椎间盘突出,青壮年多见,以腰4~骶1易发。常有搬重物或扭伤史,可突发和缓慢发病。主要表现为腰痛和坐骨神经痛,二者可同时或单独存在。有时候疼痛剧烈,咳嗽,喷嚏时疼痛加重,卧床休息时缓解。可有下肢麻木,冷感或间歇跛行。
  3. 增生性脊柱炎:又称退行性脊柱炎,多见于50岁以上患者,晨起时感腰痛、酸胀、僵直而活动不便,活动腰部后疼痛好转,但过多活动后腰痛又加重。疼痛以傍晚时明显。平卧可缓解,疼痛不剧烈,敲打腰部有舒适感,腰椎无明显压痛。
  4. 结核性脊椎炎:是感染性脊椎炎中最常见的疾病,腰椎最易受累,其次为胸椎。背部疼痛常为结核性脊椎炎的首发症状。疼痛局限于病变部位。呈隐痛、钝痛或酸痛,夜间明显,活动后加剧,伴有低热、盗汗、乏力、纳差。晚期可有脊柱畸形,冷脓肿及脊髓压迫症状。
  5. 化脓性脊柱炎:本病不多见,常因败血症、外伤、腰椎手术、腰穿和椎间盘造影感染所致。患者感剧烈腰背痛,有明显压痛叩痛,伴畏寒高热等全身中毒症状。
  6. 脊椎肿瘤:以转移性恶性肿瘤多见,如前列腺癌甲状腺癌乳腺癌等转移或多发性骨髓瘤累及脊椎。其表现为顽固性腰背痛,剧烈而持续,休息和药物均难缓解,并有放射性神经根痛。[2]

2.脊柱旁组织病变

  1. 腰肌劳损:常因腰扭伤治疗不彻底或累积性损伤,患者自觉腰骶酸痛钝痛,休息时缓解,劳累后加重。特别是弯腰工作时疼痛明显,而伸腰或叩击腰部时可缓解疼痛。
  2. 腰肌纤维织炎:常因寒冷,潮湿,慢性劳损所致腰背部筋膜及肌肉组织水肿,纤维变性。患者大多感腰背部弥漫性疼痛,以腰椎两旁肌肉及髂嵴上方为主,晨起时加重,活动数分钟后好转,但活动过多疼痛又加重。轻叩腰部则疼痛缓解。

3.脊神经根病变

  1. 脊髓压迫症:见于椎管内原发性或转移性肿瘤硬膜外脓肿椎间盘突出等。主要表现为神经根激惹征,患者常感觉颈背痛或腰痛,并沿一根或多根脊神经后根分布区放射,疼痛剧烈,呈烧灼样或绞榨样痛,脊柱活动、咳嗽、喷嚏时加重。有一定定位性疼痛,并可有感觉障碍。
  2. 蛛网膜下腔出血:蛛网膜下腔所出的血液刺激脊膜和脊神经后根时可引起剧烈的腰背痛。
  3. 腰骶神经根炎:主要为下背部和腰骶部疼痛,并有僵直感,疼痛向臀部及下肢放射,腰骶部有明显压痛,严重时有节段性感觉障碍,下肢无力,肌萎缩,腱反射减退。

4.内脏疾病引起的腰背痛

  1. 泌尿系统疾病:肾炎肾盂肾炎泌尿道结石结核肿瘤肾下垂肾积水等多种疾病可引起腰背痛。不同疾病有其不同特点,肾炎呈深部胀痛,位于腰肋三角区,并有轻微叩痛;肾盂肾炎腰痛较鲜明,叩痛较明显;肾脓肿多为单侧腰痛,常伴有局部肌紧张和压痛;肾结石多为绞痛,叩痛剧烈;肾肿瘤引起的腰痛多为钝痛或胀痛,有时呈绞痛。
  2. 盆腔器官疾病:男性前列腺炎和前列腺癌常引起下腰骶部疼痛,伴有尿频尿急排尿困难;女性慢性附件炎宫颈炎、子宫脱垂和盆腔炎可引起腰骶部疼痛,且伴有下腹坠胀感和盆腔压痛。[3]

5.消化系统疾病

消化道及脏器的传人纤维与一定皮肤区的传人纤维进入相同的脊髓段,故内脏传人疼痛感觉刺激兴奋了皮肤区的传人纤维,引起感应性疼痛。胃、十二指肠溃疡,后壁慢性穿孔时直接累及脊柱周围组织,引起腰背肌肉痉挛出现疼痛。于上腹部疼痛的同时,可出现下胸上腰椎区域疼痛。急性胰腺炎,常有左侧腰背部放射痛;四分之一的胰腺癌可出现腰背痛,取前倾坐位时疼痛缓解,仰卧位时加重。溃疡性结肠炎和克罗恩病于消化道功能紊乱的同时,常伴有下腰痛。

6.呼吸系统疾病

胸膜炎肺结核肺癌等可引起后胸部和侧胸肩胛部疼痛。背痛的同时常伴有呼吸系统症状及体征,胸膜病变时常在深呼吸时加重,而脊柱本身无病变、无压痛、运动不受限。

伴随症状

  1. 腰背痛伴脊柱畸形,外伤后畸形则多因脊柱骨折,错位所致;自幼则有畸形多为先天性脊柱疾病所致;缓慢起病者见于脊柱结核和强直性脊柱炎。
  2. 腰背痛伴有活动受限,见于脊柱外伤,强直性脊柱炎,腰背部软组织急性扭挫伤。
  3. 腰背痛伴长期低热,见于脊柱结核类风湿性关节炎;伴高热者见于化脓性脊柱炎和椎旁脓肿。
  4. 腰痛伴尿频,尿急排尿不尽,见于尿路感染前列腺炎前列腺肥大;腰背剧痛伴血尿,见于肾或输尿管结石
  5. 腰痛伴嗳气,反酸上腹胀痛,见于胃、十二指肠溃疡胰腺病变;腰痛伴腹泻便秘见于溃疡性结肠炎克罗恩病
  6. 腰痛伴月经异常痛经白带过多,见于宫颈炎盆腔炎卵巢附件炎症肿瘤

问诊要点

  1. 起病时间:外伤或感染患者可准确指出疼痛时间,慢性累积性腰部损伤,仅能述说大概时间。
  2. 起病缓急:疼痛出现的缓急因不同疾病而异,腰背部外伤,脏器急性病变,如肾结石,胆道胰腺疾病起病急骤;腰椎结核腰肌劳损等起病缓慢。
  3. 疼痛部位:脊椎及其软组织病变引起的腰背痛多在病变部位;此外脏器放射所致腰背痛具有一定特点,如颈胸背部疼痛应考虑是否因胸膜肺部病变所致;中腰背部疼痛应考虑胃肠,胰腺及泌尿系统疾病;腰骶疼痛则应注意前列腺炎、子宫、附件等病变。
  4. 疼痛的性质:腰椎骨折和腰肌急性扭伤多为锐痛,化脓性炎症呈跳痛,腰肌陈旧性损伤为胀痛,肾结石则感腰部绞痛
  5. 疼痛的程度:急性外伤、炎症、泌尿系统结石、脊椎肿瘤压迫神经根等的疼痛剧烈;腰肌慢性劳损肌纤维织炎盆腔脏器炎症引起的疼痛一般轻微模糊。
  6. 疼痛的诱因及缓解因素:腰肌劳损多因劳累和活动过多时加重,休息时缓解;风湿性腰背痛常在天气变冷或潮湿阴冷的环境工作时诱发;盆腔妇科疾病常在月经期因充血而下腰部疼痛加重;腰椎间盘突出在咳嗽喷嚏和用力大小便时加重。
  7. 疼痛的演变过程:慢性腰肌劳损,腰肌纤维织炎,是反复出现反复缓解,不留畸形的良性过程;椎间盘突出,脊椎结核和肿瘤引起的疼痛则进行性加重。
  8. 伴随症状:除腰背痛外,是否有相应脏器病变的症状。
  9. 职业特点:翻砂工、搬运工、井下工作的掘矿工人,因搬运负重,弯腰工作及潮湿环境工作。易产生腰背部疼痛;从事某些体育项目,如排球,体操,举重.柔道。摔跤易造成腰背损伤而引起腰背痛。

锻炼方法

腰疼痛患者的康复训练首先是加强、腹肌肌力训练。腰、背、腹肌强壮后,在站立、坐位或睡眠时均保持良好的张力,维持脊柱良好的中立位。在运动时,保护及控制脊柱不至于超过正常屈伸范围,增加脊柱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少腰部软组织损伤的机会。[4]

  1. 坚持日常腰、背、腹肌肌力锻炼是预防腰、背部疼痛,椎间盘突出的有效方法。
  2. 动髋:仰卧,两腿伸直,现将左足向足的方向猛伸,同时右腿向头的方向一缩,此时骨盆左低右高,双侧交替30-50次。
  3. 蹬足:仰卧位,尽量屈髋屈膝,足背勾紧,然后足跟向斜上方蹬出,并同时将大腿小腿肌肉紧张收缩一下,再还原,先健侧,后患侧,10-20次。
  4. 舰式运动:俯卧位,两腿伸直,两臂平放体侧,掌心向上,吸气同时将头、上身躯干、两腿、双臂、尽力抬起,屏气保持,以不勉强为限,吸气慢慢还原,反复6次。
  5. 船式运动:仰卧位,两腿伸直,两臂平放体侧,掌心向下,吸气同时将头、上身躯干、两腿、双臂抬起,头与趾同高,屏气尽力保持以不勉强为限,呼气慢慢还原,反复6次。
  6. 桥式运动:仰卧屈髋、屈膝,双足平放床面,吸气同时收腹,提肛,伸展膝关节,屏气保持5秒,呼气还原,反复6次。
  7. 伸腰:站立两脚与肩同宽,腰后伸,逐渐增大幅度,6次。

倒走锻炼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倒走时人体重心向后移动,有利于脊柱的挺拔,因为脊柱就是在人体的背后侧,所以重心后移是矫正姿势的有效方法,这是人体的自身结构决定的。站立的时候也一样,双脚前脚掌踩一本厚书,只要让脚跟低于脚掌,重心后移,就可以矫正姿势。只是运用了外部的强制性力量,该方法在舞蹈形体训练教学中,针对初学者较为常用。在日常生活中,还可以用前高后低的负跟鞋,在日常生活中逐渐矫正。具有与倒走类似的效果,但比倒走更安全,更容易坚持。

注意事项

  1. 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防止腰腿受凉,防止过度劳累。
  2. 站或坐姿势要正确。脊柱不正,会造成椎间盘受力不均匀,是造成椎间盘突出的隐伏根源。正确的姿势应该“站如松,坐如钟”,胸部挺起,腰部平直。同一姿势不应保持太久,适当进行原地活动或腰背部活动,可以解除腰背肌肉疲劳。
  3. 锻炼时压腿弯腰的幅度不要太大,否则不但达不到预期目的,还会造成椎间盘突出。
  4. 提重物时不要弯腰,应该先蹲下拿到重物,然后慢慢起身,尽量做到不弯腰。从生物力学的角度上看,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所承受的压力最大,其活动度也最大,而位于这两个节段的后纵韧带却相对较窄(只有上部宽度的1/2),因而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是最容易受损的部位,临床上也是以腰4~腰5及腰5~骶1椎间盘突出最为常见。
  5. 饮食均衡,蛋白质维生素含量宜高,脂肪胆固醇宜低,防止肥胖,戒烟控酒。
  6. 工作中注意劳逸结合,姿势正确,不宜久坐久站,剧烈体力活动前先做准备活动。
  7. 卧床休息,宜选用硬板床,保持脊柱生理弯曲。
  8. 避寒保暖。
  9. 腰椎间盘突出是运动系统疾病,预防原则要求减少运动,放松休息。
  10. 平时应加强腰背肌锻炼,加强腰椎。

视频

腰痛视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