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胚胎學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胚胎學是研究動植物的胚胎形成和發育過程的科學,敘述怎樣從一個受精卵發育成胚胎,從而了解各種動植物發育的特點和規律生物學分支學科。也可廣義地理解為研究精子、卵子的發生、成熟和受精,以及受精卵發育到成體的過程的學科。

學科性質及研究內容

胚胎學又稱發生學,是研究個體發生來源及發育規律的科學。研究內容包括生命的 孕育, 胚胎的演發過程[1],發育各階段的形態生理演變特徵,發育過程中對於生活條件的適應、變異和遺傳以及 個體發育與種系發育的統一法則等問題。人體 胚胎學是以研究人體發生髮育為對象的一門學科。廣義來說,它包括從精、卵結合(受精)後生命的開始 孕育, 胚胎期及胎兒期在子宮內的生前發育和從初生兒、嬰兒、兒童、青春期到成年期直至衰老死亡的全部生後發育歷史。從受精卵發育為成年的個體,然後進入衰老和死亡的全過程稱為 個體發育。它包含下列兩個 發育階段:生前(產前)發育:①精卵受精、 卵裂至植入,為期2周:② 胚胎期:第2~8周;③胎兒期:第3月至分娩出生。產後(產後)發育:①初生兒:從出生至生後2周;②嬰孩期:從生後第3周至軀體直立(一歲左右);③兒童期:從生後15個月至13歲,其中乳齒期2~6歲,恆齒期7~10歲,青春前期10~13歲,④青春期:14-20歲,由14~16歲開始青春發育至成熟;⑤成年期:25歲前骨胳系統骨化,生長基本完成,以後生長極慢;⑤衰老和死亡。

人體 胚胎學通常是以生前的子宮內發育的內容為主,包括由一個簡單的受精卵演發為複雜的多細胞胚胎的 形態形成、組織器官的分化和生理功能的建立;軀體各部分解剖位置在發育過程中的構建及其演變的相互淵源關係(包括殘跡器官的出現),及如何導致正常發育的紊亂,產生畸形和出現異常的病理現象(先天性缺陷和遺傳性疾病)等。從受精卵到胎兒出生前的子宮內 發育階段為期共約40周(280日)。

胚胎髮育開始於精卵的結合,受精卵演發成為個體,意味着精、卵內攜帶的 遺傳物質的充分表達和包括了個體生命史中的生長、分化和成熟的全過程。從物種的生物學意義來說,有限的個體生命史僅僅是物種世代綿延曆史中的一個小片段。生物通過繁殖把生命代代綿延下去,既有遺傳,又有變異,接受自然選擇的淘汰。物種這一生命史的延續稱為種系發育或系統發育(phylogeny)。物種的遺傳性狀以密碼形式編排在 生物大分子的DNA鏈上而儲存於生殖細胞中,通過生殖細胞結合而開始生命史的發育。精、卵把從父、母雙方傳來的 遺傳信息,按一定的時間順序和空間關係在發育過程中予以表現。事實上遺傳與發育是個體發育二個不可分割的方面,遺傳是發育的基礎,而發育則是遺傳密碼基因型)表達為表現型的過程。因此,發育過程一方面是在本物種 遺傳物質的基礎上生長分化以維持本物種的遺傳特徵;另一方面,遵循生物進化規律,在 胚胎期重演種系發育的一些共同結構特徵的同時,在長期的自然選擇中產生變異基因突變而得以進化,其中個體發育過程是自然選擇作用的主要 環節。具有來自雙親全套遺傳信息的細胞如何有選擇地表達不同的 基因以實現不同組織和器官的分化。什麼物質或機理調控基因的活動及其表達的時間、 空間順序,送傳密碼在轉錄、轉譯上的誤差如何導致遺傳疾病及異常分化(如癌變)的產生,這些問題是目前胚胎學和細胞遺傳學上具有重大醫學理論和實踐意義的課題[2]

個體發育可因種屬不同而在生前或生後的具體發育細節中互有區別,然而在發育程序上則遵循共同的規律,即都經過卵裂、 桑椹胚囊胚原腸胚、神經軸胚、體節期、胎兒期和生後各期的相同發育階段。而且從單細胞受精卵演變的多細胞機體及其以後進一步發育為具有複雜器官個體的過程中,也都同樣要通過細胞增殖、細胞分化、 形態形成、新陳代謝和生長等幾種基本發育方式。這是個體生前和生後賴以生長發育所必須經過的途徑。

視頻

胚胎學 相關視頻

科普動畫受精作用與胚胎髮育全過程動畫
3D胚胎髮育過程(流暢)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