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耿镇乡隶属于山西省忻州市五台县,地处五台县东南部, 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为邻,南接高洪口乡,西邻茹村,北靠灵境乡,距五台县城45千米,区域总面积218.33平方千米。

1949年,耿镇镇境域属五台县第二区;1984年9月,由耿镇公社改为耿镇镇。截至2018年末,耿镇户籍人口为14606人。2021年5月,五台县撤销灵境乡,整建制并入耿镇镇。截至2020年6月,耿镇下辖15个行政村,镇人民政府驻耿镇村。

耿镇镇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马铃薯为主;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2018年,耿镇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1]

目录

建置沿革

1949年,耿镇镇境域属五台县第二区。

1956年,分属耿镇、松岩口、红石头3个乡。

1959年,属上游公社。

1983年,属耿镇公社。

1984年9月,耿镇公社改耿镇镇。

2001年1月,屋腔乡并入耿镇镇。

2021年5月,五台县撤销灵境乡,整建制并入耿镇镇。

区划沿革

2001年1月,耿镇镇增设屋腔、南沟、马家村、房腔、王秀沟、马家峪、阁上、小峪和、大水沟、榆树湾、夏留石、谷垒石、大南背、黑石沟、半沟里、暖腰子、曹老沟、西奔石、方子口、方子沟20行政村,共下辖51个行政村。

截止至2011年末,耿镇镇下辖耿镇、河北、松岩口、侯城围、照吞口、红崖、邢家庄、河西、北月池梁、北月池、瓮子沟梁、瓮子沟、火石岭、腔水沟、麻岩、黄花梁、北垴、化塔、满井、高南坪、寺塔、腰庄、宽坪、殊宫寺、三教神、智家峪、安洼、红石头掌、红石头、香炉石、阳湾、屋腔、南沟、马家、房腔、王秀沟、马家峪、阁上、小峪和、大水沟、榆树湾、夏留石、谷垒石、大南背、黑石沟、半沟里、暖腰子、曹老沟、西奔石、方子口、方子沟51个行政村。

2019年,耿镇镇下辖耿镇村、腔水沟、河北、候城围、照吞口、瓮子沟、腰庄、麻岩、南坪、松岩口、邢家庄、红崖、河西、北月池、殊宫寺、三教神、智家峪、屋腔、南沟、暖腰、西奔石、马家村、阁上、方子沟、方子口、夏留石、榆树湾、大水沟、红石头、香炉石30个行政村。

区划详情

截至2020年6月,耿镇镇下辖15个行政村:耿镇村、河北村、侯城围村、照吞口村、松岩口村、河西村、邢家庄村、红崖村、殊宫寺村、麻岩村、方子口村、屋腔村、马家村、榆树湾村、南沟村, 镇人民政府驻耿镇村。

2021年5月,以原灵境乡和原耿镇镇的行政区域为耿镇镇的行政区域,镇人民政府驻耿镇村。[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耿镇镇地处五台县东南部,中心位置位于东经113°33′39",北纬38°43′21", 东与河北省平山县为邻,南接高洪口乡,西邻茹村,北靠灵境乡,距五台县城45千米, 区域总面积218.33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耿镇镇地势四面高中间低;地形为山地;主要山脉有五台山山脉,境内最高峰黄木尖位于黄花梁村北,海拔2136米;最低点清水河床位于侯城围村东南侧,海拔750米。

气候

耿镇镇属温带季风大陆性气候,气候温凉,四季分明,春温高于秋温,春季温暖干燥多风,夏季炎热而雨量集中,秋季天高气爽,冬季寒冷少雪,冬季盛行西北风,夏季多为东南风;年平均气温8-9℃,年极端气温最低气温-26℃,最高37.8℃;年降水量400-500毫米,由于温度高,蒸发快,一年四季多干旱;无霜期年平均150-160天,全年10℃以上积温3000-4000℃,年光照时数2670-945小时。

水文

耿镇镇境内河道属海河流域;主要河道有清水河1条,从北至南流经境内耿镇、河西、河北、侯城围、松岩口、红崖、邢家庄等村,长10千米。

自然资源

2011年,耿镇镇有耕地面积19000亩,人均1.3亩;林地面积25.2万亩。

人口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总人口14170人,其中城镇常住人口397人,城镇化率2.8%;另有流动人口663人。总人口中,男性6864人,占48.4%;女性7306人,占51.6%;以汉族为主,达14050人,占99.15%;有苗、壮4个少数民族,共120人,占0.85%。2011年,耿镇人口出生率8.3‰,人口死亡率4.9‰,人口自然增长率3.4‰,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4.76人。

截至2017年末,耿镇镇常住人口为13229人。

截至2018年末,耿镇镇户籍人口为14606人。[3]

经济

综述

结合2007年-2018年历年地方生产总值,耿镇镇第一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收入的70%,第二产业占地方生产总值收入的5%,第三产业占收入的25%,属于以农业为主、畜牧业为辅的乡镇。

农业

耿镇镇主要农作物有:玉米、马铃薯、谷子、莜麦、高梁、黄豆;耿镇畜牧业以牛、羊、猪、鸡、鱼为主;特色农业以中药材、藜麦、干果经济林为主。 2011年,耿镇镇农业总产值达到2461万元,比2010年增长8.5%,农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40.3%。耿镇镇粮食作物以玉米、谷子、马铃薯为主。2011年,耿镇生产粮食10000吨,人均705.7千克。耿镇镇主要经济作物有油料作物、蔬菜等。2011年,耿镇镇油料作物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180吨;蔬菜种植面积1000亩,产量5000吨,主要品种有茴子白、白菜、番茄等。耿镇镇畜牧业以饲养牛、羊为主。2011年,耿镇镇牛饲养量1800头,年末存栏1200头;羊饲养量1800只,年末存栏1400只。2011年,耿镇镇生产肉类25.8吨;畜牧业总产值820万元,占农业总产值的33.3%。2011年,耿镇镇水果种植面积120亩,产量30吨。

商贸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商业网点167个,职工625人。2011年,耿镇镇城镇集市贸易成交额为725万元,比2010年增长20%。

2018年,耿镇镇有营业面积超过50平方米以上的综合商店或超市10个。

邮政业

2011年,耿镇镇邮政业务收入15万元。[4]

社会事业

教育事业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幼儿园9所,在园幼儿181人,专任教师10人;小学13所,在校生160人,专任教师83人,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100%;初中2所,在校生347人,专任教师30人;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小升初升学率、九年义务教育覆盖率均达100%;有各级各类民办学校和教育机构1所。

科技事业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农村实用人才1478人。

文体事业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文化站1个,农家书屋51个;文化行业从业人员100人。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20%的村安装了健身器材,经常参加体育活动的人员占常住人口的30%。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中央、省、市、县等53个电视频道在该地落户,有线电视用户数为3420户,电视综合覆盖率90%。

医疗卫生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3个,其中卫生院2所;病床36张,每千人拥有医疗床位2.5张;专业卫生人员34人,其中执业医师3人,执业助理医师9人,注册护士6人,平均每千人拥有卫生技术人员2.4人。2011年,耿镇医疗机构(门诊部以上)完成诊疗3000人次。2011年,耿镇农村安全饮用水普及率100%,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100%,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参合人数13291人,参合率95%。

社会保障

2011年,耿镇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户数为789户,人数1058人,支出115万元,比2010年增长48.4%,月人均92元,比2010年增长48.5%;农村五保分散供养238人,支出36.4万元,比2010年增长17.8%;农村医疗救助30人次,民政部门资助参加医疗救助291人次,共支出15000元,比2010年增长15.6%;农村临时救助628人次,支出13.8万元,比2010年增长11.6%;国家抚恤、补助各类优抚对象69人,抚恤事业费支出38.4万元,比2010年增长10%。

邮政电信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邮政网点3个,投递路线单程总长度22千米,投递点44个,乡村通邮率86%;征订报纸10.5万份、期刊460册;固定电话用户有938户,移动电话用户2575户,宽带接入120户。[5]

交通

截至2011年末,耿镇镇有县乡级公路3条,总长18千米 。耿镇镇有省道长原线直贯东西,是村与村之间由乡道连接,主要道路都已硬化,修通了水泥路;忻阜高速公路经由西向东穿过,西起大运高速公路顿村互通以北3千米处,东至晋冀交界五台长城岭,与河北保定至阜平的高速公路相接。

风景名胜

综述

耿镇镇古遗迹有嵌岩寺、二崖占、摩天寨、大方古寺、四圪塔殿、十八盘、石佛爷等;该地革命纪念地有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等。

主要景点

九门九关太子城

九门九关太子城从河西村进入灵境乡,依次为迎圣门、华塔门、三教门、殊胜门、彩虹门、红石门、香炉石门、马头门和太子城;九门九关连接起一条三十里峡谷。

嵌岩寺

嵌岩寺坐落于河北村,北魏孝文帝所建,是佛道两教合一的古刹。嵌岩寺占地约3800平方米,寺内现存碑石7座,记载了寺庙的迁徙变化历史,寺前左右两侧的钟鼓楼,经文物专家考证为五台山清建钟鼓楼中的珍品。寺内有千年盆柏和白牡丹。

白求恩纪念馆

白求恩纪念馆坐落于松岩口村,是国际共产主义战士白求恩生活和战斗过的地方。纪念馆占地面积2500平方米,馆内陈列有反映白求恩同志生活和战斗场景的历史图片。 2016年,白求恩纪念馆被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确定为"全国白求恩精神教育基地" ;2017年,被山西省委命名为"山西省党史教育基地" ;2018年,山西省政府命名为"山西省国防教育基地" 。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

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位于松岩口村。模范病室占地面积1200平方米,室内包括有白求恩同志生前为救助八路军战士用过的医疗器具。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6月,加拿大共产党员、胸外科医师白求恩,在为中国的抗日军民服务中,亲自倡导、设计和施工,将村内一座龙王庙改建成有手术室、消毒室、医务室、洗涤室等设施的外科病室,被晋察翼军区后方医院誉为白求恩模范病室。 1982年,国务院公布白求恩模范病室旧址为第二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5年,被山西省委命名为"山西省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同年免费对社会开放。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