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疔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耳疔 |
耳疔是指发生于外耳道的疖肿,为外耳道皮肤毛囊或皮脂腺细菌感染,常见于外耳道软骨部,夏秋季多见。以局限性红肿、突起为其特征。耳疔,俗称耳屎,医学上称为耵聍。主要是由外耳道内耵聍腺分泌产生,一般可以通过咀嚼运动及头部的运动,自行排出外耳道。如果外耳道内耵聍分泌过多,或者排出受阻,使耵聍在外耳道内聚集成团,从而堵塞外耳道,称之耵聍栓塞。耵聍栓塞形成后,可以影响到听力或者诱发炎症,严重者可以产生明显的疼痛感觉。主要治疗可以先用5%的碳酸氢钠溶液滴耳,每天滴3-5次,每次滴耳后,患耳向上静置10分钟,连续3-4日后,等耵聍软化,可以到医院的耳鼻喉科门诊,用吸引器或者生理盐水,将耵聍取出或者冲出即可。[1]
病因
致病菌大部分为金黄色葡萄球菌。
1.最常见的诱因为挖耳、游泳和洗澡进水。
2.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外耳道湿疹引发。
3.全身疾病,如糖尿病、贫血、尿毒症、内分泌紊乱等患者易患此病。
临床表现
1.耳痛
剧烈,咀嚼或张口时疼痛加剧,一般在5~7天疖肿成熟,破溃后疼痛可减轻。
2.疖肿破溃
可有脓性分泌物流出,可混有血液。
3.听力下降
疖肿堵塞外耳道,可致听力下降。
4.疖肿在外耳道后壁可致耳后红肿,耳后沟变浅,耳郭耸立。
5.婴幼儿表现为不明原因的哭闹,伴发热,患儿不愿意侧卧位。
检查
1.有明显的耳屏压痛和耳郭牵拉痛。
2.外耳道软骨部有局限性红肿隆起,或在肿胀的中央有白色脓栓。
3.疖肿形成后探针触之有波动感。
4.如流脓,脓液很稠。
5.血常规白细胞计数升高。
诊断
根据病因、临床表现及实验室检查即可做出诊断。当外耳道疖肿波及耳后时,需要与急性乳突炎及慢性化脓性中耳炎耳后骨膜下脓肿相鉴别。
治疗
1.发病早期疖肿未成熟时局部用2%碘酊或鱼石脂软膏涂抹,同时使用微波、红外线照射等治疗,有助于疖肿的吸收。未成熟的疖肿严禁切开,以免造成炎症加重并扩散。
2.疖肿成熟后如果未能自行破溃,可以切开引流。应沿外耳道长轴方向切开,避免可能造成外耳道狭窄,根据病情逐日或隔日换药,直到痊愈。
3.严重的疖肿还需口服抗生素,可进行脓液的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根据结果选用敏感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
1.保持外耳道清洁,如疔肿已溃,应经常清除脓液。睡眠时患耳向下,以利脓液排出,但注意局部不能受压。
2.多饮水,多吃蔬菜水果,保持大便通畅。
3.注意耳部卫生,戒除挖耳习惯,避免污水入耳。游泳前可用涂有凡士林的棉球堵塞于外耳道口,以防污水入耳。如有水灌入,应外耳道口朝下,单足跳跃,使耳内积水倒出,以免污水浸渍而致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