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壳流痰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耳壳流痰 |
耳壳流痰,中医病名。是指耳廓局限性肿胀,内有黄色粘液,不红不痛,按之柔软为主要症状的耳廓疾病。本病和流痰是两种不同的疾病,流痰指骨关节的慢性破坏性病变,相当于骨关节结核,因溃后脓液稀薄如痰,故称流痰。本病则属痰包一类,因消后可复长,故名耳壳流痰。相当于西医的耳廓假性囊肿(渗出性软骨膜炎)。[1]
目录
名词解释
是指耳廓局限性肿胀,内有黄色粘液,不红不痛,按之柔软为主要症状的耳廓疾病
历史沿革
1.古代医籍中无耳壳流痰病名,当属“耳肿”等范畴。
2.最早提出此病名的是《张赞臣临床经验选编》一书。《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耳鼻咽喉口腔穴》根据本病的部位和局部症状,确定了“耳壳流痰”这一病名。
3.明代陈实功《外科正宗 卷四》云:“痰包乃痰饮乘火流行凝注舌下,结而匏肿。绵软不硬,有妨言语,作痛不安,用利剪刀当包剪破,流出会计资格黄痰;若蛋清稠粘难断,捺尽以冰硼散搽之,内服二陈东加黄芩、黄连、薄荷数服,忌煎炒,火酒等件。”其所论虽为舌下痰包,但本病特征与其基本一致,故可知其发生与痰饮凝注等因素有关。
与西医病名的关系
上述耳壳流痰的临床特点,与西医学所说的耳廓假性囊肿基本相近。西医学认为,本病是原因未明的耳廓腹侧面局限性囊肿,因其囊壁无上皮层,故称假性囊肿。患者以男性居多,发病年龄一般在30-40岁,多发生于一侧耳廓。
病因
本病由风邪兼挟痰湿上窜耳壳而致。
病机
脾胃虚弱,痰湿内生,加之风邪外犯,夹痰湿上窜耳壳,或耳壳受压,经络气血受阻,痰浊凝滞而致。
1.起病较急,耳郭上有肿块,质软而无疼痛。
2.肿处皮色不变,按之柔软无压痛,穿刺有淡黄色粘液,抽后肿消,但不久又复肿起。
二、病证鉴别
耳壳流痰应注意与断耳疮(化脓性耳廓软骨膜炎)相鉴别。断耳疮局部有红、肿、热、痛、可穿溃,有脓液渗液,耳廓软骨逐渐腐烂,甚至缺损。
本病属痰湿内蕴或痰浊凝耳。多无明显诱因而发现耳廓凹面隆起呈半球型,无痛,囊性感明显。
二、治疗原则
本病宜外治为主,配合内治。内治以祛痰散结、疏风通络为法。
三、辨证论治
主证:耳壳凹面肿胀,大小不一,按之如囊,皮色不变,日久不消,无痛,微痒或麻胀,多偶然发现。全身症状不明显,舌淡红,苔白或腻,脉缓滑。
治法:祛痰散结,疏风通络
代表方:二陈汤加减
常用药:竹如、枳实、胆星、僵蚕、地龙、丝瓜络、当归尾、丹参、郁金、柴胡等
其他疗法
1、穿刺抽液
2、切开引流
3、压石膏模法:将痰包周围皮肤严格消毒,以无菌注射器针头刺入痰包内,抽尽包内浊液,无菌纱布遮盖患部,然后用调匀的石膏糊敷布,纱布加压包扎固定,一周左右除去,通常需反复抽液2-4次,多可获愈。
4、敷药:可用玄明粉适量,浸液湿敷。
5、火针法:局部消毒麻醉后,用直径2mm,长15cm的不锈钢针烧红后在痰包底部刺两个点,两点相距5mm,刺穿囊壁,挤净囊液,加压包扎,第三天和第七天各换药一次。
转归预后
本病经适当治疗后,一般不再复发。但治不彻底,可反复发作;若被邪毒侵袭,则可能转变为断耳疮重证。
预防调护
1、平时注意保护耳部,避免受伤;
2、患耳疖、耳疮等耳部病证,应及早治疗,以防诱发本病;
3、局部处理应严格注意无菌操作,以防邪毒侵袭;
4、不可按揉患处,以免促其迅速增大。
文献摘要
《中医临床诊疗术语》中说“耳廓痰包是痰湿阻滞耳廓所致,以耳壳局限性肿胀,皮色不变,按之柔软,不痛或微痛为主要表现的痰包类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