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羅馬主教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羅馬主教
來自 騰訊網 的圖片
網站 The Holy Father

羅馬主教,即教宗拉丁語Papam),或譯教皇[1][2]漢語圈教外者[3][4][5]韓國[6]日本[7]越南沿用之),是羅馬主教,同時為普世天主教會領袖與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傳統上被認為是聖伯多祿宗徒之位的後繼者。現任(第266任)為方濟各,於2013年3月13日當選[8]

詞源

教宗的拉丁文原詞「Papa」源自希臘文的「πάπας」,原意為「父親[9],起初用於對任何司鐸主教親暱的稱呼。4世紀或5世紀時,「πάππας」在西羅馬帝國仍頻繁地用於稱呼主教,儘管它已經開始逐漸轉變成現代的用途,即局限於稱呼羅馬主教,而在東羅馬帝國,尤其是在希臘俄羅斯,司鐸仍然稱為「πάπας」。

沿革

從《宗徒大事錄》時期開始,使徒們在猶太會堂講道,但大部分基督徒聚會是分散在各個家庭中進行,甚至當有迫害時也會在地下墓園中進行,因此聚會地點乃相當分散,漸漸的這些家庭聚會以大城市為中心形成一個個教區的概念,在教區裡面他們就設立主教,主教或教父這個詞在中文裡面也被翻譯為監督或是長老,聖經中多次提到使徒召集各地方長老與祂們說話,這些主教在接受使徒的教導後,便將這些教導帶回各教區,這些長老繼承使徒成為各地方教會的宗教領袖。[10][11]

而主教之所以在社會上擁有很大的權力也有其歷史因素。初代教會由於《聖經》及使徒書信多半由人工抄寫在羊皮紙上,流傳並不普及,一般信徒難以直接閱讀,加上當時基督徒多數不識字,無法了解教義,因此各種的「異端」教義容易流傳。特別是諾斯底主義的流行使得長老們在試圖消滅這些「異端」的過程中,加強了這些主教的權力。其次,由於初代幾位具影響力的教父(也就是教會領袖,特別是初代教會的神學家)十分看重與強調主教制度,無形中提高了主教的地位。例如伊格納修愛任紐居普良等,其中居普良提倡主教制度最為出力,他說,一切的主教都是平等的,背叛主教就是背叛教會[12]。到了國教時期,羅馬帝國形成五個主要主教制度,即羅馬主教、亞歷山大港主教安提阿主教君士坦丁堡主教、以及耶路撒冷主教,五個主教明爭暗鬥,都希望能成為主教之首,直到伊斯蘭教興起後,耶路撒冷、安提阿和亞歷山大港教會都因穆斯林勢力入侵而衰落,剩下羅馬主教和君士坦丁堡主教分別成為西東方教會重要領袖,而羅馬主教在政權分裂的西部地區因數次與入侵蠻族成功的談判,其社會重要性更遠超過政權,成為西部有政教實權的人物[13]

羅馬主教權高於其他地區主教,有以下八個原因:

  • 羅馬羅馬帝國的首都。
  • 相傳宗徒保祿伯多祿都是在羅馬殉道,因此羅馬的宗教地位就更高。
  • 羅馬城曾在羅馬皇帝尼祿時期被放火燒城,做為屠殺基督徒的藉口。保祿與伯多祿在此次迫害中殉道,羅馬城受到帝國最大的迫害,因此受到基督徒欽佩。
  • 羅馬教會曾慷慨救濟災荒,特別是耶路撒冷饑荒。
  • 330年,羅馬帝國首都遷到拜占庭後,羅馬主教就成了西方教會的領袖。
  • 公元4-5世紀,當東方教會在爭論神學問題時常會找羅馬主教來主持公道,因為相較於東方教會受希臘文化影響,傾向神祕主義,較為感性,羅馬所代表的西方教會受羅馬法的影響,重視用邏輯推理,嚴謹的方式解讀聖經,所以東方教會常找西方教會的羅馬主教來做判定。
  • 羅馬教會人才輩出,有許多傑出神學家。
  • 基於對Template:Bible的解釋,他們認為伯多祿是羅馬教會的第一任主教,所以羅馬主教繼聖伯多祿之後擁有主教的正統。[12]

在整個中世紀,由於《聖經》的不普及,對《聖經》的解釋都由各地方主教擔任,主教的權威甚至高於《聖經》的權威,同時基督教信仰也在這時期控制整個西方世界,羅馬教會有了教廷的稱呼,羅馬主教也有了教宗的稱呼,其影響力及影響範圍甚至超過政權,政權的執政者也都受教宗的加冕,教宗可以從各地教會獲得捐稅,掌握神職人員的任用以及教會司法權。

一直到13世紀下半葉,英法兩國的皇室貴族,因自身利益不願受外來勢力影響,無法容忍羅馬教會幹涉各國政治,公元14-15世紀,英、法在神職人員任用及教會司法權上便歸到君主手上,但仍向羅馬教廷納稅。中古時期,由於神職人員的腐敗,教廷勢力漸漸低落,公元1300年左右,義大利和法國彼此爭奪對教會的影響力,教廷一度遷移到當時為教宗領地但臨近法國的亞威農(現今為法國領地),形成七任教宗都在亞維農治事的亞維農時期。之後,甚至出現同時有兩個教廷與兩位教宗的局面,公元1409年,巴黎大學的教授們提議召開比薩會議,會議中決議將兩位教宗都撤職,另立一位新教宗,然而此次會議法義的兩位教宗都沒有出席,各國仍自擁各自認定的教宗,因此比薩會議後形成了有三個教宗的局面。一直到公元1415年的康士坦斯大公會議,才正式取消了三個教宗的職位,消除了教會的分裂,也把教宗的權力限制在立法團體——即大公會議,但仍無法解決教廷腐敗的問題。在公元1517年,在馬丁路德德意志宗教改革中,因為馬丁路德在數次與教廷的辯論中,始終堅持聖經權威高過主教權威的論點[14],持此觀點的基督新教便由大公教會分裂出來,新教也稱為改革宗更正宗抗議宗或廣泛稱為基督教會,日內瓦喀爾文蘇黎士慈運理等神學家紛紛崛起,加上英國國王亨利八世教廷的齟齬,變成全歐洲的宗教改革。原來的大公教會,一般也稱為天主教,便仍保存原來的教廷與教宗制度,而新教由於馬丁路德人人皆祭司的觀點,強調每個個人都可以藉由讀經、禱告直接明白上帝的旨意,不需透過主教或神職人員做為媒介[14],因此產生了非主教制的教會體系,但依然有維持主教制的新教教會,如聖公宗

頭銜

教宗的完整頭銜是:羅馬教區主教、基督之代表、宗徒長伯多祿之繼承人、普世教會最高教長、意大利首席主教、羅馬教省總主教及都主教、梵蒂岡國元首及天主眾僕之僕拉丁語Episcopus Romanus, Vicarius Christi, Successor principis apostolorum, Pontifex Maximus, Primatus Italiae, Archiepiscopus ac metropolitanus provinciae ecclesiasticae Romanae, Princeps sui iuris civitatis Vaticanae, Servus Servorum Dei),但很少使用。天主教會認為教宗為初任羅馬主教,即十二門徒之一伯多祿的後繼,因此一開始稱呼他為「伯多祿之代表」,直到11世紀教宗革命(又稱

)時才改稱為目前的「基督之代表」。

2006年《宗座年鑑》刪除了「西方宗主教」(Patriarcha Occidentis[[Category:含有Template:ISO 639 name la的條目]])的稱呼。它的上一次修訂在1969年,當時教宗保祿六世把「天主眾僕之僕」加於名號之中,並刪除了「光榮在位」的語句[15]

由於教宗在中世紀時擁有超乎西歐世俗君王的精神地位,曾被明末天主教傳教士譯為「教化皇[16],繼而影響周邊使用漢字的國家。 另外在西方世界,教宗有時也會被敬稱為「聖父」(Holy Father),其意為「神聖的父親」,與三位一體所指的聖父不同[17]

職權

教宗被天主教會認為是耶穌在當今世界的代表,其主要任務即是領導耶穌建立的教會,並將信仰傳佈到世界各個角落。教宗的教務職權Ecclesiastical jurisdiction被稱為「聖座」,是以教宗為中心構成的教務領導團體。聖座除了負責管理羅馬的天主教會,還具有代表與領導整個天主教會的功能;現今亦為國際法承認的主權實體,可與世界各國締結外交關係

除了宗教職務之外,教宗也是梵蒂岡城國國家元首,該國由聖座管治。梵蒂岡整個被意大利首都羅馬包圍,1870年之前,教宗統治的區域一度拓展到整個意大利中部,其領土——即教宗國,被稱為「聖伯多祿的遺產」。儘管授予教宗對這些領土的統轄權的文件,也就是所謂的《君士坦丁御賜教產諭》,在15世紀被證明只是偽造文書,但教宗對教宗國的統治還是延續至1870年意大利統一,而意大利王國和聖座之間最終的政治協議一直到1929年的《拉特朗條約》才得以實現。1948年通過的《意大利共和國憲法》,再次確定該條約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任職方式

教宗是由樞機組成的樞機團召開秘密會議互選產生的,一旦當選就是終身職,但中途可辭職。前任教宗逝世或辭職後,至繼任教宗選出前的職位空缺期,被稱為「宗座出缺」。現今的教宗選舉制度是在1268年至1271年的三年空位期之後,於1274年由里昂第二次大公會議採用的,包括樞機團在選舉時必須與外界隔離的規定;而教宗選舉在1492年起固定於梵蒂岡的西斯廷禮拜堂舉行迄今。

近況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1978年以58歲之齡當選教宗,也是自教宗哈德良六世(1522年至1523年間在位)以來首位當選教宗時的非意大利人。若望保祿二世於2005年4月2日逝世後,於4月2日到18日期間產生職位宗座出缺,4月18日開始的教宗選舉秘密會議,用了不足1天即選出德國樞機若瑟·拉青格為新任教宗,名號Papal name本篤十六世

聖座發言人於2013年2月11日宣布,時年85歲的教宗本篤十六世因為健康因素而於2月28日歐洲中部時間晚上8點正式退位,成為西元1415年以來,首位主動請辭的教宗[18]

2013年3月13日,梵蒂岡宣佈阿根廷樞機豪爾赫·馬里奧·伯格里奧當選教宗,名號為方濟各 。他是教宗額我略三世以後一千二百年來,第一位不是歐洲出身的教宗;亦是天主教史上第一位來自美洲南半球的教宗,以及首位耶穌會出身的教宗。

參考文獻

  1. 艾儒略,《職方外紀·卷二》:「教皇即居於此,以代天主在世。」
  2. 魏源,《海國圖志·卷四十一》:「意大里亞為天主教之宗國,稱曰教皇。凡西洋各國王即位,必得教皇札付而後立。」
  3. 現代漢語詞典》「教皇」條
  4. 人民網國際頻道. 羅馬教皇祝賀中國新年:中國一直是偉大的國家. 2016-02-03 [2018-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8). 
  5. 教育部國語辭典簡編本 「教皇」條. [2018-08-18].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8-08-18). 
  6. 교황. 위키백과, 우리 모두의 백과사전. 2017-05-25 (韓語). 
  7. 教皇. Wikipedia. 2017-05-15 (日語). 
  8. 教宗方濟各當選四週年:真正的改革始於「心靈革新」 Template:Wayback梵蒂岡廣播電台,2017年3月13日
  9. American Heritage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Houghton Mifflin Harcourt. [2017-03-1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7-03-16). 
  10. 蘇文峰,教會歷史第一課:初代的教會(上) Template:Wayback
  11. 初世紀教會職務的形成與演變 Template:Wayback,梵蒂岡廣播電台,天主教會史淺談上十三
  12. 12.0 12.1 教會歷史主教制與傳統蔡麗貞. [2013-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1-04). 
  13. 莊祖鯤,宣教歷史六:中古世紀論
  14. 14.0 14.1 教會歷史馬丁路德(2)蔡麗貞. [2013-08-26].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4-10-15). 
  15. 教宗除西方宗主教名號 教廷稱有利基督徒合一 Template:Wayback公教報,第3243期,2006年4月16日
  16. 張春申,〈利瑪竇對我國教會的啟示: 文化工作的教會幅度〉 Template:Wayback《神學論集》55期,(台北輔仁大學,1983)pp. 37-42
  17. Michael,「聖父」和「神父」之名不對嗎? Template:Wayback同根生,2004年1月16日
  18. 教皇本篤十六世即將退位". [2013-02-11]. (原始內容存檔於2013-0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