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本
简介
绘本,即图画书,就是“画出来的书”,指一类以绘画为主,并附有少量文字的书籍。
- 中文名:绘本
- 外文名:Illustration Book
- 适合人群:儿童,成人
- 起 源: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
- 性 质:图画书
创作背景
起源
“绘本”起源于西方,诞生于19世纪后半叶的欧美。1658年,捷克教育家扬·阿姆司·夸美纽斯出版的《世界图绘》,被公认为是欧洲最早的带插图的儿童书。欧美的凯迪克、格林纳威、波特都是早期的杰出代表。伦道夫·凯迪克被后人称为“现代图画书之父”。在亚洲,日本的绘本从20世纪50年代开始起步,至70年代崛起,目前已成为绘本的泱泱大国。我国台湾地区的绘本大致从20世纪60年代后期开始起步,至80年代后渐入佳境。国内的绘本目前仅为起始阶段。对于绘本并没有一个特别严格与统一的理论概念。绘本的英文叫PictureBook(图画书)。“绘本”这两个汉字组成的词则是源自日文。在台湾,图画书与绘本亦常常被混用。一般来说,绘本用于较为严格意义的图画故事书,而图画书的界定有时更为广义。 *[1]
发展
现代中国原创绘本的发展历程同我们目前所能看到了国外优秀的绘本相比,中国的原创绘本大多呈现出青涩和幼稚的现状,这是实话。但是从这青涩的自发的创作中,我们能够看到可喜的真诚。从启蒙到萌芽,到初具雏形,不断踏入迷途,同时又不断看到新的曙光。从五四新文化启蒙至今,在一百年不到的中国现代文明进程中,绘本是非常寂寞且边缘化的一支。它几乎一直都没有成为一个独立的艺术门类。薪火传到这一代,在西方和日本的先进绘本理念和教育理念的催生下,绘本终于被前所未有地重视起来,这是可喜的事情,但我们必须保持自己的方向,基于中国的文化特质,在中国的文化土壤上成长出的绘本。
五四新文化运动中,周作人提出了“发现儿童”的观点。这是中国历史上首次将儿童作为一个完整的、独立的、有思想的人来看待。这一观念深刻影响儿童教育、儿童读物的发展。得到一代大师和当时文化精英们的极大关注。叶圣陶在《晨报副刊》发表《文艺谈》呼吁:“为最可宝爱的后来者着想,为将来的世界着想,赶紧创作适于儿童的文艺品。” 从此以后,中国才开始有了专门为儿童创作的文学和艺术。在此之前,不管是现在为孩子所喜欢的文学作品《西游记》也好,还是反映儿童生活的美术作品《婴戏图》、《百子图》等等,都不是专门为儿童创作的。
除了文学作品之外,当时的儿童读物编辑也非常深刻地意识到了图画在儿童认知和欣赏中的重要性。因此,在当时的重要儿童出版物《儿童世界》中,我们看到了很多精致的插画。
《儿童世界》是中国早期的一份重要的儿童刊物,创刊于1922年。它的创始人是郑振铎。郑振铎先生不仅是一位文学家,同时也擅长绘画。《两个小猴子的冒险记》、《猫与镜子》等图画故事,文图都是出自郑振铎先生之手。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从1922年4月起,《儿童世界》开始刊载“图画故事”,以几幅甚至上百幅图画来叙述一个完整的故事,这些为故事所配的图画,画风质朴简洁,具备良好的说故事能力,这就是中国儿童绘本的萌芽。因为它拥有了绘本两个标准中的艺术性、文字的朗朗上口以及用图画讲故事的功能。*[2]
绘本分类
百科全书类
儿童百科全书、羊学堂 科学裁出来、我的第一本美国国家地理知识百科、百科地图绘本等。
机械/车/飞机
神奇校车系列、力学原来这么有趣、超级飞侠系列、托马斯火车系列、热热闹闹的飞机场、图解交通工具大百科等。
经典阅读
此类最多、最杂,有一百多本,但都是国内外的经典图书。如独一无二的你、鸭子骑车记、小兔子去上学、三个怪物、好饿的小蛇、好饿的毛毛虫、搬过来搬过去、大卫不可以、当我们同在一起、动物日记系列、加菲猫奇趣故事系列、和朋友们一起想办法系列、冬日乐翻天系列、西游记系列、幼儿画报系列等。*[3]
参考来源
- ↑ 绘本的起源和特征 ,豆瓣 来自: 读书你鹏哥(追求自由的向度) 2009-02-21 14:16:13
- ↑ 现代中国原创绘本的发展历程-启蒙及萌芽 ,新浪网 2014年07月15日21:35
- ↑ 绘本的种类分为哪几种? ,有声绘本 2017-12-19 17:4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