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织田长益

增加 1,758 位元組, 8 個月前
無編輯摘要
{| class="wikitable" style="float:right; margin: -10px 0px 10px 20px; text-align:left"! <p style="rightbackground: #D6A4AB; color: #000000; margin:auto; padding:5px 0; "> '''織田長益''' </p>
|-
| style<center><img src="backgroundhttps: #008080//stat.ameba.jp/user_images/20150304/16/tetu522/7d/81/j/o0592031713235100513.jpg" alignwidth= "280"></center| '''<big> 织田长益</bigsmall> '''|-| [[File:D058ccbf6c81800a19c11533b33533fa828b47e2.jpg|缩略图|居中|[https://i01piccdnameblo.sogoucdn.comjp/ae413be0808ed686 原图链接][https:tetu522//pic.sogouentry-11997536578.com/pics?ie=utf8&p=40230504&interV=kKIOkrELjbgQmLkElbYTkKIMkrELjbkRmLkElbkTkKIRmLkEk78TkKILkbHjMz%20PLEDmK6IPjf19z%2F19z6RLzO1H1qR7zOMTMkjYKKIPjflBz%20cGwOVFj%20lGmTbxFE4ElKJ6wu981qR7zOM%3D_844253275&query=%E9%AB%98%E7%A3%81%E5%AF%BC%E7%8E%87%E6%9D%90%E6%96%99 html 来自搜狗的图 ]]來自ameblo]|-| style="background: #008080" align= center||-| align= light|</small>
|}
'''织田长益'''(天文16年(1547年)-元和7年12月13日(1622年1月24日))是安土桃山时代至江户时代初期的大名和茶人。长益系织田家嫡流初代。三河守织田信秀的第十一子,太政大臣织田信长之弟,江户幕府三万石大名。因抛弃亲人独活而饱受非议。号有乐斋如庵(うらくさいじょあん),后世称为有乐、有乐斋。向千利休学习[[茶道]],利休七哲之一。后来自己创立有乐流茶道。而且重建在京都建仁寺的正传院的茶室如庵现在被指定为日本国宝。
=='''简介'''==
织田长益是利休七哲中的一人。他作为信长的弟弟,走着一条与其兄完全不同的人生道路。织田有乐斋长益生于天文十五年(1547年),是织田信秀的十一子。幼名源五郎,元服后改名长益,壮年期入道有乐斋如庵。他是比织田信长小十三岁的末弟。天正2年(1574年),被赐予尾张国知多郡,进行大草城的改修。此后,被认为于信长长男信忠旗下,于甲州征伐等战事中从军。天正9年(1581年)京都军马演练中在信忠、信雄、信包、信孝、津田信澄之后。而且在天正10年(1582年)的左义长(火祭)中的顺序是信忠、信雄、长益、信包。在甲州征伐中从木曾口进攻鸟居卡,成为木曾势的助力攻略鸟居卡。担任接受深志城降伏的职务。还与森长可和团忠正一同向上野国出兵并降伏小幡氏。同年的本能寺之变期间,与信忠一起在二条御所,但是长益自身从城内脱出,经近江安土向岐阜逃走。事后仕于侄儿信雄,担任检地奉行等职务。小牧长久手之战中成为信雄一方和德川家康的助力,在蟹江城合战中救援大野城的山口重政,攻略下市场城时亦有参阵,为蟹江城的泷川一益的降伏进行仲介。战后家康与羽柴秀吉讲和之际担当折冲役。而且在佐佐成政和秀吉之间斡旋。天正18年(1590年)信雄改易后,成为秀吉的御伽众并领有摄津国岛下郡味舌(今大阪府摄津市)2千石。此时剃发并自称“有乐斋”。外甥女淀殿成为了庇护者,双方有很深的关系,在鹤松出生之际亦在现场。
=='''评价'''==
丰臣秀吉死后,在德川家康与前田利家对立之际,在赶往德川邸进行警护。关原之战中属于东军,与长男长孝一同率领总共450兵参战(‘日本战史・关原役’)。虽然兵力很少,但是与小西队、大谷队、石田队、宇喜多队转戦,一时间受本多忠胜指挥并击退大山伯耆等石田队的横击部队。而且长孝取得户田重政、内记亲子的首级,有乐斋亦讨取了石田家臣蒲生赖乡,立下许多战功。有乐队取得西军两名有力武将的首级,显示了自身的活跃,战后有乐斋被赐予大和国内3万2千石,长孝被赐予美浓野村藩1万石。战后仍然在丰臣家出仕并辅助淀殿。此时重建了建仁寺的子院正传院,在院内设置了如庵。正传永源院(于明治时期改名)有长益夫妻和孙儿长好等的墓。而且有长益夫妻、孙女(次男赖长的女儿)、兄长信包等的肖像画流传。在大坂冬之阵时亦处于大坂城,与大野治长等稳健派一起担当支持丰臣家中心的角色。另一方面,嫡男赖长是强硬派并经常与和平派对立。冬之阵后,与治长一同缔结和议,向德川家送出人质,但是大坂夏之阵前,在再开战的机会很高的时候,向家康和秀忠说“谁都听不进我的说话,继续在城内亦已经无意义了”,因此得到许可离开丰臣家。<ref>[https://zhuanlan.zhihu.com/p/171756902 织田长益]搜狗</ref>
=='''参考文献'''==
'''織田長益'''(おだ ながます,{{bd|1547年||1622年|1月24日|}})是日本[[安土桃山時代]]至[[江戶時代]]初期的[[大名 (稱謂)|大名]]和[[茶人]]。[[攝津國]][[味舌藩]]主。[[織田信秀|信秀]]的第十一子,[[織田家|長益系織田家]]嫡流初代。長益曾經向[[千利休]]學習[[茶道]],為[[利休十哲]]之一。後來自己創立[[有樂流]]茶道,號'''有樂齋如庵''',後世稱'''有樂'''、'''有樂齋'''(うらくさい),並在[[京都]]重建[[建仁寺]]的[[正傳院]],茶室[[如庵]]今指定為日本國寶。<ref>[https://ameblo.jp/tetu522/entry-11997536578.html 織田長益],ameblo</ref>  == 生平 ===== 信長時代 ===[[織田信長|信長]]的弟弟,與信長的年齡相差13岁,前半生的事歷不明。 [[天正 (日本)|天正]]2年(1574年),被賜予[[尾張國]][[知多郡]],改修[[大草城 (尾張国知多郡)|大草城]]。此後,隸屬於兄長的長子[[織田信忠|信忠]]旗下,於[[甲州征伐]]等戰事中從軍。天正9年(1581年)京都軍馬演練中,長益排在信忠、[[織田信雄|信雄]]、[[織田信包|信包]]、[[織田信孝|信孝]]、[[津田信澄]]之後。而且在天正10年(1582年)的[[左義長]]([[火祭]])中的順序是信忠、信雄、長益、信包。在甲州征伐中,從[[木曾口]]進攻[[鳥居峠]],成為木曾勢的助力,協助攻略鳥居峠。擔任受降[[深志城]]的職務。還與[[森長可]]和[[團忠正]]一同向[[上野國]]出兵並降伏[[小幡氏]]。 === 本能寺之變後 ===同年的[[本能寺之變]]期間,與[[織田信忠|信忠]]一起在[[二條御所]]。但是長益自身從城內逃出,經[[近江國|近江]][[近江八幡市|安土]]向[[岐阜城|岐阜]]逃走。事後,仕於侄子[[織田信雄|信雄]],擔任[[檢地奉行]]等職務。[[小牧、長久手之戰]]中,成為信雄一方和[[德川家康|家康]]的助力;在[[蟹江城合戰]]中,救援[[大野城]]的[[山口重政]];攻略[[下市場城]]時,亦有參陣,為[[蟹江城]]的[[瀧川一益]]的降伏擔任仲介。戰後,家康與[[羽柴秀吉|秀吉]]講和之時,擔當折衝役。而且在[[佐佐成政]]和秀吉之間斡旋。信雄於[[天正 (日本)|天正]]18年(1590年)改易後,成為秀吉的[[御伽眾]]並領有[[攝津國]][[嶋下郡]][[味舌]](現在的[[大阪府]][[攝津市]])2千石。此時剃髪並自稱「有樂齋」。成為甥女[[淀殿]]的庇護者,雙方有很深的關係。[[豐臣鶴松|鶴松]]出生之際,有樂齋亦在現場。 === 關原之戰 ===[[豐臣秀吉|秀吉]]去世後,在[[德川家康|家康]]與[[前田利家|利家]]對立之時,趕往警護德川邸。[[關原之戰]]中,屬於東軍,與長男[[織田長孝|長孝]]一同率領450兵參戰(『[[日本戰史]]・關原役』)。雖然兵力很少,但是與[[小西行長|小西]]隊、[[大谷吉繼|大谷]]隊、[[石田三成|石田]]隊、[[宇喜多秀家|宇喜多]]隊轉戰,一時間受[[本多忠勝]]指揮並擊退[[大山伯耆]]等石田隊的横擊部隊。而且長孝取得[[戶田勝成|戶田重政]]、[[戶田內記|內記]]親子的首級,有樂齋亦討取了石田家臣[[蒲生賴鄉]],立下許多戰功。有樂隊取得西軍兩名有力武將的首級,顯示了自身的活躍。戰後,有樂齋被賜予[[大和國]]內3萬2千石,長孝被賜予[[美濃國|美濃]][[野村藩]]1萬石。 === 江戶幕府政權下 ===戰後,有樂齋出仕豐臣家並輔助[[淀殿]]。此時重建了[[建仁寺]]的子院[[正傳院]],在院内設置了[[如庵]]。現在於[[正傳永源院]](於[[明治]]時期改名)的是長益夫妻和孫兒[[織田長好|長好]]等的墓。而且有長益夫妻、孫女(次男[[織田賴長|賴長]]的女兒)、兄長[[織田信包|信包]]等的肖像畫流傳。 [[大坂冬之陣]]時,身於[[大坂城]],與[[大野治長]]等穩健派一起支持豐臣家的中心。另一方面,嫡男賴長為出戰派,並經常與和平派對立。冬之陣後,與治長一同締結和睦,向德川家送出人質。但是大坂夏之陣前,在再開戰的機會很高的時候,向[[德川家康|家康]]和[[德川秀忠|秀忠]]說「誰都聽不進我的說話,繼續在城内亦已經無意義了」,因此得到許可,離開豐臣家。 在大坂退去後,為了兴趣而隱居京都,專注於[[茶道]]。[[元和 (日本)|元和]]元年(1615年)8月,把1萬石分給四男[[織田長政|長政]]和五男[[織田尚長|尚長]],本人只有隱居費用1萬石。元和7年12月13日在京都死去。享年76歲。死後隱居費被[[江戶幕府]]收回。 == 子孫 ==庶長子[[織田長孝|長孝]]在關原的合戰中,與父親一同加入東軍並立下戰功,受賜1萬石而成為大名([[野村藩]])。長孝被幕府認為是分家。嫡子[[織田賴長|賴長]]在[[關原之戰]]後亦與父親同仕[[豐臣秀賴]],還繼承了父親創始的茶道[[有樂流]]。 四男[[織田長政|長政]]和五男[[織田尚長|尚長]]在[[元和 (日本)|元和]]元年(1615年)父親隱居之際,有樂齋把[[大和國]]内所領的3萬石分割並分別把1萬石分給他們。長政是[[戒重藩]](後來的[[芝村藩]]),尚長成為[[柳本藩]]的藩祖,一直以1萬石的[[外樣大名]]的身份存續到[[明治時代]]。 ==影片==<div style="float:left; margin:10px 10px 10px 10px">{{#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AKVN_rSScs|alignment=center|dimensions=480|container=frame|description=織田長益 野望を持たず戦国の世を生き抜いた織田信長の末弟 }} </div>{{-}} == 參考文獻 == {{reflist}} [[Category:990 731 遊藝及休閒活動總論日本]][[Category:人物類]]
47,797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