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红箭-73反坦克导弹原图链接来自 搜狐 的图片

红箭-73反坦克导弹是中国研制的第一代反坦克导弹[1],按中国国家军用标准武器装备命名规范也称为“AFT-07”,仿制自苏联9K11 (AT-3“赛格”) 反坦克导弹,于1979年研制成功,列入中国人民解放军制式装备。该型导弹系统属于是第一代反坦克导弹。

比较罕见的是海峡对岸的中华民国中山科学研究院同样逆向工程仿制自苏制AT-3“赛格”反坦克导弹称为昆吾导弹,曾于1981年由中华民国国军公开展示过。

研制历史

20世纪60年代,中苏关系紧张,来自中国北方的威胁日益严重,珍宝岛事件之后,急需提高单兵反坦克能力的不足。1972年从朝鲜方面获得了苏制9K11反坦克导弹的样弹,当年8月由北京工业学院分解测绘,1973年又从罗马尼亚方面获得第二批样弹。

1973年7月,“737”反坦克武器专业会议根据形势的需要,安排在北京工业学院的配合下,由陕西844厂、山西304厂、辽宁724厂、吉林524厂四省四家工厂平行竞争,分别仿制,由各省国防工办分别成立了领导机构。1977年4、5月间,除陕西省工厂外,其他三省工厂的样品相继进入了国家靶场进行设计定型试验,但仍然存在一些技术问题待解决。至1978年设计定型,命名为“红箭73”,1979年2月至1980年,山西辽宁吉林三家工厂的“红箭73”相继通过了设计定型试验[2]

在1979年“红箭8”的红外半自动制导技术取得重大进展后,1979年开始,吉林524厂(江北机械厂)提出将红外制导技术运用在“红箭73”上的方案,开始研制了车载发射的半自动控制的“红箭-73A”。采用光学瞄准,红外跟踪,烟火式红外光源指示导弹飞行轨迹,红外测角仪测定导弹方位,控制系统进行计算并发出指令通过导线修正导弹弹道。1984年底在试验基地完成了工厂鉴定,导弹武器系统性能达到了预订的战术技术指标。

1983年5月,在“红箭-73A”基础上开始研制步兵组携带的“红箭-73B”,由吉林江北机械厂承担,总设计师是贾贵臣。提高抗干扰的能力,制导系统实现数字化,提高控制精度,缩小控制箱体积。战斗部威力提高到垂直穿深760毫米。1988年设计定型。解放军部队装备命名为“红箭73-1”。1990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兵器工业部级特等奖。

由于AT-3“赛格”导弹装备世界众多国家,中国兵器工业部决定把改进的红箭-73A争取出口市场,1989年4月、1989年12月,北方工业公司两次在国外做红箭-73A导弹飞行表演试验,达到100%成功,唯独在最后的干扰科目试验失败了,不能抗沙漠尘埃对红外的遮蔽;也容易被强大的干扰光源(在弹道的中途点燃了两堆大火)干扰。外方对抗干扰性能非常重视与坚持,说“这是用血的代价换来的经验和教训”。

视频

红箭-73反坦克导弹 相关视频

红箭-73反坦克导弹!重量轻便于携带,那他的性能到底怎么样呢
从红箭73到红箭10:中国有100多种反坦克导弹,你知道多少?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