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红眼鱼

关山梅子讨论 | 贡献2023年2月25日 (六) 21:46的版本 (added Category:360 生物科學總論 using HotCat
(差异) ←上一版本 | 最后版本 (差异) | 下一版本→ (差异)
红眼鱼

来自 网络 的图片

红眼鱼鲤科(Cyprinidae)体粗壮的淡水游钓鱼类,学名为Scardinius erythrophthalmus。近似拟鲤(roach),但较金黄色,眼橙黄,鳍深红,腹缘锐。

目录

简介

外形特征:体细长,前端近圆筒状,后端侧扁。头小。吻圆钝,两侧各有一可活动的三角形小侧叶,吻皮向腹面扩展,盖住上颌,边缘成流苏状。口下位;上唇消失;下唇与下颌分离,前缘腹面有一横带,上被小乳突。两颌具薄角质缘。须2对;吻须位于吻侧沟的始端,较眼半径长;口角须颇小,隐于口角内。鼻孔周围有白色小颗粒,疏密不一。侧线鳞36-38个。体背和侧部青灰色,杂云纹斑,腹部灰白。背鳍上部和臀鳍中部灰黑;尾鳍下缘黑色,其余浅灰色。眼为红色。

评价

角鱼(Epalzeorhynchus bicornis),由于眼睛呈现红色,又称红眼鱼,隶属于鲤科(Cyprindae)、野鲮亚科(Labeoninae)、角鱼属(Epalzeorhynchus Bleeker),体型较小,体长一般为100~150 mm,呈细圆筒形,由于吻端两侧有能上下活动的吻小叶,小叶竖立如双角,由此得名角鱼,为怒江所特有,是我国角鱼属的唯一代表,有一定的科研价值。角鱼主要分布在怒江中游泸水县以下江段,生活在浅水河湾处,多栖于底质多岩石的江河下层,刮食周丛生物,其栖息地往往是沿江主要捕鱼区,致使无限制的捕捞误杀,再加上近年生境破坏,其种群数量急剧减少,已被列入《中国濒危动物红皮书》。[1]

参考文献

  1. 红眼鱼搜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