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紫山镇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跳转至: 导航搜索

紫山镇位于福建省泉州惠安县境西北部东靠县城,西倚洛江,南临黄塘,北接泉港。总面积84.2平方公里,人口35038人(2003年末)。辖15个行政村。镇政府驻翁后。境内有邱二娘起义遗址,建于明代的天然石洞室古寺宇--一片瓦寺。[1]

地理环境

紫山镇地处福建省惠安县西部,东靠县城,西倚洛江,南 临黄塘,北接泉港。1999年7月经省民政厅批准,从原黄塘镇分出15个行政村设立。总面积84.2平方公里,总人口3.4多万人,镇区位于油园村,现居县城9公里,随着城西大道的即将开工建设,镇区距县城仅6公里。

自然资源

拥有山地26000多亩,耕地2000多亩,林果园12000多亩,其中余甘9000多亩,龙眼2000多亩,柿、桃、李等杂果1000多亩,经济林油茶300多亩。[2]

经济发展

有5个村集体林果场:乌石林果场约1780亩,以杉木、余甘、油茶等为主;前沈林果场约870亩,以巨尾桉、杨梅、李、桃、龙眼等果树为主,以及养殖业(猪、羊、鱼、鸡、鸭等);尾田林果场约600亩,以余甘、黄花梨为主;村小组林果场、陈兜林果场各约150多亩,以黄花梨、余甘等为主;尾岭柑桔场约300多亩,以饲养牛、羊及放养蜜蜂为主。村委会引导群众发展养殖业致富,全村以养猪为主养殖户100多户,并建造沼气池90多座。重点扶持发展初具规模的种植、养殖专业户。筹建水泥路2公里多长,修建防火林带20多公里,有效地防止山林火灾发生。为防止水土流失,引导村民在山地余甘果园进行坡改梯改造1000多亩。2005年,被泉州市列为果、猪、沼三位一体治理示范村和先进单位。

自紫山建镇以来,镇党委政府求真务实,开拓创新,社会各项事业全面发展。2006年,全镇实现工农业总产值11.408亿元,其中工业总产值10.53亿元,增长13.3%,完成工商税收入库3970万元, 比2005年增长44.7%亿元,增幅连续4年位居全县前列。农民人均纯收入达5465元,全镇15个村实现了小康村目标。工业经济和固定资产投资比重不断提升,"达利"食品在惠安民营企业中首获中国名牌产品和中国驰名商标称号,"红泥巴"鞋业被认定为市级知名商标,泉州亿盛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开发的【亿盛·金色新城】项目将建设成惠西新城区的标杆商住区,进一步提高全镇人民的生活质量,全镇共引进企业36家,完成投资12.56亿元,其中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达到9家。[3]

交通条件

紫山镇交通方便,基础设施完善,福厦高速公路和正在兴建的福厦高速铁路横穿全境,拟建的惠安铁路西站紧邻镇区。泉州市区刺桐路北拓至紫山镇,全长约20公里,采用半封闭式快速通道,将于2013年1月1日开工建设,建成通车后紫山镇区至泉州市区只要10多分钟,镇区距福厦高速公路惠安出口不足5公里,距惠安火车站仅7公里,较近的石码村和林口村距县城仅4公里。惠黄公路及通镇址公路是该镇的两条大动脉,随着城西公路的建设,镇区至县城形成一个10分钟车程的交通圈。该镇的15个行政村全部通水泥路,县城的公交车能直通其中的13个行政村。

基础设施

紫山镇地理环境优越,自建镇来,共投入资金8000多万元用于改善交通基础设施,完成了惠黄景观大道紫山段改造拓宽工程、紫山大桥、翁后公路危桥改造任务,铺砌通行政村道路27.6公里、通自然村道路141条,实现通行政村道路硬化率达100%。镇区内学校、电信、移动通信、银行、超市等配套功能逐步完善,镇区规模不断扩大,首个高档商住区【亿盛·金色新城】 现代化商业贸易日趋繁荣,中心集镇初具规模。镇区水、电充足,有矿泉水企业4家。通信网络覆盖全镇,广电实现村村通工程。现有3个工业小区,工业用地总面积3500亩,福建达利集团的总部位于紫山的林口工业区,该企业是全国食品工业的龙头,企业竞争力不断上升,产业规模迅速扩大,随着第二期、第三期相继投产,一个现代化食品工业区正悄悄崛起。

旅游资源

该镇山清水秀,素有"县城后花园"美誉,辖区内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星罗棋布,这里有"小华山"之誉的笔架山,有历史文化名人戴卓峰的隐居处--一片瓦寺,有东晋时期的千年古刹--笔架仙公寺,有清末农民起义领袖邱二娘祭旗起义遗址,有硕大无比、浑圆如球的"宝珠月石",有半岭森林公园的天然氧吧,还有依山傍水、集旅游、休闲、商住、农业观光为一体的聚龙养生园等等。该镇文化旅游区规划正在逐步推进,镇区首个生态居住高档小区【亿盛·金色新城】已基本完工,不久的将来,这里将是一片集投资、娱乐、旅游、休闲的热土,紫山将以其优美的环境和独特的风景吸引四方宾朋。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