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斑羚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红斑羚属于牛科斑羚属,是一种小型的偶蹄目动物,主要分布于中国、印度和缅甸,包括西藏亚种和缅甸亚种。自然栖息地为亚热带和热带的干燥森林或低地草原地区,由于栖息地的破坏,数量日益减少,面临绝种的威胁,是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它是世界上定名较迟的兽类之一 [1],在1961年才被人在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阿敦河岸发现,中国于1973年在西藏地区发现。
目录
物种学史
人类科学史上最早于1961年在缅甸伊洛瓦底江上游的阿敦河岸发现赤斑羚。中国于1973年在西藏地区发现,仅分布于喜马拉雅山东端之间的林芝、波密、墨脱、察隅、米林五县境内部分相互连接的高山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由于多年被人追捕,赤斑羚已被压缩到帕隆藏布江与雅鲁藏布江的大拐弯相汇合处的波密(通麦)、林芝(东久、帕隆、八玉)、墨脱一带的高山险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人迹罕至的深山峡谷地区。可谓是躲藏到世界上最偏僻的深山“闺秀”中。
主要分布区域东西不足110公里,南北不足150公里。西藏赤斑羚总数量不足1500只,但每年有200只以上被猎杀。据调查仅林芝县东久乡、帕隆乡、八玉乡每年猎杀过斑羚达成150只以上。经过进一步的种群数量分析,如果照这种状况继续下去,到21世纪末,赤斑羚将在中国绝迹。
形态特征
赤斑羚体长95-105厘米,肩高60-70厘米,体重为20千克左右。四肢粗壮,蹄子较大。雌雄均具一对黑色角,短而圆,向上后方倾斜,基部有环棱。体型与斑羚相似,但头部、颈、体背以及四肢(除外侧上段污白色外)均为红棕色,背部中央具有一条黑褐色的纵纹,比斑羚略显宽阔,腹面黄褐色,体侧稍显浅淡。鼠鼷部为棕白色,喉部没有白斑,体毛柔软,远看时有如赤狐一般,十分美丽。不同于斑羚,但在头顶上的双角之间有一小块白斑,体毛柔软,远看时有如赤狐一般,十分美丽。上、下唇灰白色。尾巴较短,褐黑色,长度不超过10厘米。
栖息环境
典型的林栖动物,栖息的海拔高度范围较小。终年栖息于海拔1500-4000米之间的高山、亚高山常绿阔叶林和针阔叶混交林内,喜欢在山势险峻、水急林密、巨岩陡坡的深山峡谷地区活动,活动范围也不大,但有季节垂直迁移,夏季在森林上缘的草甸或灌丛生活,冬季随雪线下降至混交林带活动。
生活习性
赤斑羚宽大的蹄子适于攀登,能在悬崖峭壁上奔跑跳跃,如履平地。早晨和下午活动较多,一般成对或几只结成小群,外出觅食和饮水,主要以草本植物和树叶等为食。中午大多在隐蔽的石板上休息。性情机警,活动前先要在四处窥探,确认没有危险才慢步前进,一旦受惊便立即窜入附近的隐蔽处躲藏起来,很少作长距离的奔逃。
性机警,步履轻盈,受惊后迅速窜入附近躲藏。多成对或集群活动,早晨和午后觅食,主要以植物的嫩芽、绿叶为食。早晨和午后觅食、饮水,饮水地方较为固定。这一特殊的习惯往往导致其覆没于猎人之手。
分布范围
分布区非常小。国外见于缅甸北部及相邻的印度阿萨姆东部地区。在中国分布限于西藏东南部的察隅、波密及米林县;雅鲁藏布江畔的加查、朗县,墨脱以及林芝等县,南伸至云南北部的怒江以西。已知分布区为北纬27°-29°30′,东经94°98′之间的范围内。
繁殖方式
- 野外
冬季为繁殖期。赤斑羚一般在11-12月份及1月发情,雌兽的表现为活动迟钝,愿意接受雄兽的嗅闻,高潮时每天接受爬跨10-15次。雌兽的怀孕期为6个月左右,此时乳房开始膨大,周围的被毛变稀,喜欢休息。发情周期20.2±4天,发情持续时间27.1±18.5小时,怀孕期223.8±2.4天。分娩大多在翌年5-6月份(1982年4月也采获到春季出生的幼羚),时间需要1个小时左右。每胎1-2仔。幼仔出生后即可站立、吃奶,100天以后能够独立生活。
- 人工
赤斑羚仅上海动物园有饲养。他们于1981年从西藏林芝县捕获7只(3雄4雌)进行驯养。1984年开始繁殖,至1994年底,已先后繁殖成活24只,其中2只运往广州动物园饲养。至1995年3月,1981年的7头赤斑羚还有2雄2雌健在,2头雌性1995年又已怀孕,仍有繁殖能力。但估计1978年出生的一头雄羚已于1992年已经衰老。由此估计,赤斑羚的饲养寿命在16年以上。
种群现状
- 濒危原因
赤斑羚被人类科学史上发现不足30年,种群数量极少,分布区域极窄。分布区内主要受门巴族、珞巴族和爱好狩猎的部分藏族猎人们的威胁。特别是从1970年以后猎人们狩猎工具或狩猎方式不断改进,由弓箭至刀枪,盗猎者已不用土枪而更换为猎枪和响声小、命中率高的小口径步枪,猎捕率愈来愈高。此外还用绝灭种群的钢丝套等狩猎器械,致使赤斑羚的活动随时潜伏着生命危险。
赤斑羚又是在分布区内野生动物中被猎人列为重要的狩猎对象之一。主要狩猎期是12月至翌年3月。高山上降雪以后,赤斑羚多转移到海拔较低的2500-3000米的常绿阔叶林内。此期又是该地区的旱季,猎人们伺机大量捕杀,成为赤斑羚最厄运的时期。
由于赤斑羚分布过于狭窄,人类文明社会对它了解的时间十分短暂,可以说还是“养在深闺人未识”,所以一直没有被社会重视。但可以肯定,赤斑羚的基因价值、科研价值、观赏价值、生态价值等用金钱是无法估算的。大自然的奥秘是无穷的,人类的认识是无限的。随着生物学、遗传学、医药学、仿生学、遗传工程等科学技术的发展,赤斑羚也会和其他野生动物一样对人类的意义和作用越来越大。
- 生存现状
在野生动物世界中赤斑羚这一高等物种已濒临岌岌可危的处境,如再不采取严厉的保护措施,将有灭绝的危险,1979年,上海动物园在西藏米林4500m的山顶上,共观察到3次6只,并组织活捕19只(成活7只),据此估计,在当地还有相对较高的密度和数量,但分布区相当狭小。
1989年时估计总数量不足1500只,每年捕杀量超过200只。1980年后每年猎杀的赤斑羚就高达150只以上,所以亟待加强宣传教育和积极保护,使乱捕滥猎的现象得以控制。
建立保护区
墨脱自然保护区
位于西藏东南部墨脱县境内,这里是中国迄今保护区中面积最大,原始状况保持良好的天然林区。它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北高南低。北部是海拔5000米上下的冰封积雪的高山峻岭,向南逐渐降为800米至1000米,南部雅鲁藏布大峡谷海拔在800米以下。墨脱有独特气候。来自南部孟加拉湾的暖流,沿着雅鲁藏布江河谷溯流而上,被北部大山阻挡,在这里形成暖湿气流。因而这里冬无霜冻,夏无酷暑,年均温度为20℃,没有明显的四季之分,只有干湿季之分。保护区内雨水充沛,年均降水量在2500毫米以上,是中国雨量较多的地区之一。这与西藏高原其他地区的气候截然不同。墨脱自然保护区面积达46万公顷,是一座天然自然博物馆。独特的地理气候,使这里成为天然的珍稀动植物园。自然保护区除海拔4000米地平线以上的高原外,几乎都被森林密盖。保护区内现有高等植物3000多种,特有的珍稀植物有间种。野生动物也很多,被列为国家级珍稀动物的便有42种。其中一类保护动物有:长尾猴、雪豹、黑鹿、赤斑羚、云豹。大犀鸟、虎等。一些在印度、东南亚才能见到的鸟类,如斑点鸽、红嘴相思鸟、黑胸太阳乌等,在保护区内都能看到。
察隅自然保护区
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边缘,1985年建立,为西藏自治区省级自然保护区。总面积为101400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森林生态系统及树种种质资源。属于林芝地区素有“西藏江南”之称的察隅县。以保护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亚热带珍稀动物种类,云南松高产林为目的,是西藏东南角气候温暖湿润、物种丰富、森林生态系统比较完整的地区。保护区内无人居住,在整个保护区内,森林原始景观十分完整,珍稀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其中有孟加拉虎、熊、豹、穿山甲、全雕、绯胸鹦鹉、蟒等。在未建保护区之前曾有少数猎人入沟狩猎,使珍稀野生动物数量有所下降;建立保护区后,狩猎现象基本被杜绝,区内野生动物数最大量增加。
波密岗乡自然保护区
位于扎木县城以西22公里,总面积4600公顷,其中森林面积2800多公顷,森林覆盖率达61%以上。保护区内林木生长速度、持续生长期和单位蓄积量远远超过国内外同类林,尤以云杉为突出。区内珍稀野生动物活动频繁,各类名贵中药材蕴藏丰富。1984年被划为以保护丰产针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保护区还蕴藏着极丰富的动物资源,如羚牛、豹、盘羊、黑熊、猕猴、雪鸡、麝、鹦鹉、费氏黄麂等。
东久赤斑羚自然保护区
林芝东久赤斑羚自治区级自然保护区,动物类型,面积2.3万公顷,主要保护对象为赤斑羚等珍稀动物及生态系统。保护区在雅鲁藏布江大拐弯背后,位于川藏公路干线上,距拉萨500公里,距林芝地区行署驻地八一镇约97公里。 保护区以保护赤斑羚等野生动物和它们生存所需的特定环境为目的,内有国家重点保护植物12种,以赤斑羚为主的国家和自然区重点保扩动物50种。赤斑羚是日前较稀有的动物之一,1973年才在西藏发现,其分布区十分狭小,是猎人围追猎捕的主要动物之一。西藏境内赤斑羚总数不足1500只,因此该保护区已成为赤斑给这一濒危动物的物种保存基地区。
保护级别
列入中国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列入《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2008年濒危物种红色名录ver3.1——易危(VU)。
列入《华盛顿公约》CITESⅠ级保护动物。
参考
- ↑ 赤斑羚:养在深闺无人识的攀岩高手. 每日头条. 事件发生在 2017-1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