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窗眼(王红英)

窗眼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图片网

《窗眼》中国当代作家王红英写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窗眼

入夏以来,下了几场雨,担心老屋,我开车去看。

打开北厦门,扑面而来的,是一股久不住人的尘埃气。久不住人,老屋愈加破败。我跃到炕上,先去开窗户,木框架还算结实,窗纸却悬掉下来,上面挂着蜘蛛网,须须络络,我用条帚把它们扯开。

扫到窗台时,看到窗眼,里面塞了一团纸,防止蚊虫飞进来。我小时调皮,转圈玩耍时,不小心坐在开水盆里,不能仰卧,只好趴在炕上。曾有段时间,我从这里,向外面的世界观望。

父母去上班。奶奶照看着我。

躺在炕上,不用仰头,眼睛可以平视着对窗眼。从里往外看,世界很窄,只能看到院子的一个角,一棵石榴树,叶子已茂盛,看不到树冠,有一枝斜逸旁出,很细,遮挡点阳光,洒下一地树影。

无聊时,看树影一点一点地挪动,树影和日头的脚步正相反,早上,树影在西边,中午垂直于地面,下午,树影去了东边,慢慢地走出我的视野。一天的时间,终于熬到了头。觉得像这样的走法,人生什么时候才能走完。

我告奶奶:“日头和影子,是反着走呢。”。

奶奶摸摸我额头,说我躺得多,走魔了。

上学的姐姐怕我在家着急。从学校回来,给我带回几本小人书。我认得些字,家里也有新华字典,小人书里的故事大多能顺畅地读下来。我每天捧着小人书,翻来翻去看。页面是黑白画,彩页的很少。有的地方还很模糊,缺页少字经常事,可还是喜欢,放枕头边,早上一醒来就翻。有的小人书,我都能背下来。最喜欢《嫦娥奔月》里面的人物,拿起铅笔,把白粉莲纸盖上面,拓着画,后来发现,看书和画画时,不觉得屁股疼。时间也好打发。

姐姐回家看到书上按得铅笔印子,很是生气,这都是借的,怎么还人家。怕姐姐拿走小人书,我只得不画,光看。

看书累时,对着窗眼望。

一天,一只家雀儿,走进窗眼里,蹦蹦跳跳地玩耍,远远地听到一声同类叫,它偏起头,仔细听明白,然后自己叫起来,和另一只家雀儿你一声,我一声。好像在谈论什么事情,那只家雀儿声音越来越近,飞到石榴树枝上。地上的家雀儿嘴巴极快,说个不停,最后那只没耐心了,直接飞到地上,面对面再叽喳了几句,相互疏理羽毛后,才振翅一块飞走。

奶奶抹完牌,回到家,我当笑话讲给她听。奶奶正上炕,她上炕的动作,我看着都急。我上炕,手一撑,腿一提,两脚相互一蹬鞋后跟,脱了鞋,窜到炕上,麻溜得很。奶奶两手先上炕,压紧后,一条腿提上去,另一条腿再上炕。稳稳跪住炕席,小脚在炕沿边对碰几下,也不脱鞋,身子一歪,坐下去,腿顺势一盘,成莲花坐,再用双手撑着席,身子左右摇摆几下,根基坐稳。奶奶才算真正上了炕。

她听我讲完,露出仅剩的两颗门牙:“憨女子,这是婆夫两口子(夫妻)吵架哩,小两口吵架不记仇,话说开了就算完。”奶奶说着,看我的烧伤,没有发炎,给我上了药。

我不懂奶奶的话,我只有些羡慕小家雀儿,它们能自由地在树上蹦达、飞翔,不高兴了吵吵嘴,快活了一起飞到天空去。躺到炕上,才知道,自由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

姐姐不断地给我换小人书,我看得很快,很喜欢看神话传说。里面的故事,如夸父追日、羿射九日,牛郎织女,嫦娥奔月我读了好多遍,深深地吸引了我。

再从窗眼里向外望时,我有了想象。想象我长了翅膀,和那些家雀儿、喜鹊子,还有燕子一样,飞向高高的天空,去追赶太阳。我要给牛郎织女搭建一座彩虹桥,让他们在七彩桥上天天见面团聚。又想给嫦娥带去些家里的花儿种子,和她一起在月宫里种花养草,排解寂寞。这些想象,让我窗眼外的世界不再单一,而是丰富多彩起来。

我给院子里的公鸡起名叫皇帝,它自大的样子很像“皇帝的新衣”里那个傻子皇帝。听到水池边的青蛙叫声,我称它为“青蛙王子”。把石榴花叫“花仙子”。它们各有各的故事,在这个很窄的世界,我编织了经纬交织的梦。这些梦我沉醉其中,不能自拔。

这段时间,好朋友四蛋经常来和我做伴,我让他从我的窗眼里往外望,他望了一会,转过身来,说没意思。我说怎么会没意思呢,那些石榴花,都是花仙子,在没人时会跳舞,还会讲故事。四蛋一脸懵,再望了一会说:“你做梦哩吧。那就是石榴花,”他不喜欢从窗眼往外望,他要想看外面的世界,直接从门里走出去,他说外面就是地、草,还有日头晒得人晕哩。

他没有看出故事,我觉得是不看书的缘故,把小人书拿出来和他分享。没看两页,我的脸就黑了。四蛋翻一页,食指在舌头上点些唾沫,再翻。这个我是不能忍受的。我从他手中把小人书夺了过去,不让他看。他很生气,要走,嘴里威胁我再也不来玩。我很怕他这句话,躺在炕上,四蛋是我唯一的伙伴。我赶紧告他,我念书给他听。这样,每天下午,我多了一个事干。

父亲知道我喜欢小人书后,给我买了好多,装有两大箱子,搬家时都扔掉了。现在想来,真是年少不知珍惜。

不知珍惜的还有日头的脚步,原以为它慢慢在走,人生还长,殊不知转了个身,日头走过了几十年。奶奶去逝,我们搬家,好久也没回老屋。我的那些想象,一个也没有实现。只有书,陪着我送走日月星辰,度过春夏秋冬,

长大后,和许多同龄人聊起过小人书,惊讶地发现,竟连最不喜欢学习的人,也有着看小人书的历史。原来,小人书打开过很多人的窗子,包括我家的这一间。

小小的窗眼,打开了一个童话的世界。从小人书的窗眼中,我却看到了更为广阔的天地。从此,心灵的成长,紧紧与书相依。

我抽出团纸,对着窗眼,再次望出去,外面的世界,已经是另一番光景了。[1]

作者简介

王红英,山西万荣人。现居河津市,喜欢看书及写作。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