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積聚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積聚

來自 免費文檔中心網 的圖片

積聚 (一).情志失調:情志抑鬱――肝氣不舒――氣滯血瘀

(二).飲食所傷:酒食不節食滯、痰氣、蟲積――聚證饑飽失宜脾運失健――恣食肥厚生冷痰濁氣血搏結――積證

(三).感受寒濕寒濕侵襲――脾陽不運――濕痰內聚氣血瘀滯

(四).病後所致:黃疸病後――濕邪留戀,氣血阻滯;久瘧不愈――濕痰凝滯,脈絡痹阻;感染血吸蟲――肝脾不和,氣血凝滯;久瀉、久痢之後――脾氣虛弱,營血運行澀滯

病因

(一).情志失調:情志抑鬱――肝氣不舒――氣滯血瘀

(二).飲食所傷:酒食不節食滯、痰氣、蟲積――聚證饑飽失宜脾運失健――恣食肥厚生冷痰濁氣血搏結――積證

(三).感受寒濕:寒濕侵襲――脾陽不運――濕痰內聚,氣血瘀滯

(四).病後所致:黃疸病後――濕邪留戀,氣血阻滯;久瘧不愈――濕痰凝滯,脈絡痹阻;感染血吸蟲――肝脾不和,氣血凝滯;久瀉、久痢之後――脾氣虛弱,營血運行澀滯。

二、病機 [1]

(一)病機關鍵是氣滯血瘀:本病病因有寒邪、濕熱、痰濁、食滯、蟲積等,其間又往往交錯夾雜,相互並見,而終致氣滯血瘀。

(二).病位在肝脾:

(三).病理性質初起多實,日久則虛實錯雜:

本病初起――邪氣壅實,正氣未虛――多屬實;

積聚日久――病勢較深,正氣耗傷――虛實夾雜;

病至後期――氣血衰少,體質羸弱――正虛為主。

(四)病理演變:

一般預後良好。少數聚證日久不愈,可以由氣入血轉化成積證。積聚的病理演變,與血證、黃疸、臌脹等病證有較密切的聯繫。積聚病因病機示意如下:情志失調肝脾失調寒邪與氣血互結飲食不節痰濁氣機阻滯聚證感受寒濕濕熱病後食滯氣滯血結積證蟲積。

症狀

腹腔內有可捫及的包塊。常有腹部脹悶或疼痛不適等症狀。常有情志失調、飲食不節、感受寒邪或黃疸、蟲毒、久瘧、久瀉、久痢等病史。腹痛為臨床常見症狀之一,可表現為急性或慢性,其病因複雜,多數為器質性,也可為功能性;多為腹腔內器官病變起,也可為腹腔外器官病變所致,因此在診斷時要全面考慮,詳細分析病史及各項檢查結果。

檢查

(一)瘕聚多屬空腔臟器胃腸的炎症、痙攣、梗阻等病變。依據病史、症狀、體徵大致可做出診斷,必要時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檢查。

(二)癥積多為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必須結合B超、CT、核磁共振、X片、病理組織活檢及有關血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如積塊日趨腫大,堅硬不平,應排除惡性病變。

鑑別

積聚與痞滿的鑑別:痞滿是指脘腹部痞塞脹滿,系自覺症狀,而無塊狀物可捫及。積聚則是腹內結塊,或痛或脹,不僅有自覺症狀,而且有結塊可捫及。

百積與瘕聚的鑑別:百就是積,百積指腹內結塊有形可征,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病屬血分,多為髒病,形成的時間較長,病情一般較重;瘕即是聚,瘕聚是指腹內結塊聚散無常,痛無定處,病在氣分,多為腑病,病史較短,病情一般較輕。

併發症

(一)瘕聚多屬空腔臟器胃腸的炎症、痙攣、梗阻等病變。依據病史、症狀、體徵大致可做出診斷,必要時可配合腹部X片、B超等檢查。

(二)百積多為肝脾腫大、腹腔腫瘤、增生型腸結核,必須結合B超、CT、核磁共振、X片、病理組織活檢及有關血液檢查,以明確診斷。如積塊日趨腫大,堅硬不平,應排除惡性病變。

預防

1.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戒煙限酒。吸煙,世界衛生組織預言,如果人們都不再吸煙,5年之後,世界上的癌症將減少1/3;其次,不酗酒。煙和酒是極酸的酸性物質,長期吸煙喝酒的人,極易導致酸性體質。

2.不要過多地吃咸而辣的食物,不吃過熱、過冷、過期及變質的食物;年老體弱或有某種疾病遺傳基因者酌情吃一些防癌食品和含鹼量高的鹼性食品,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

3.飲食有節,起居有時,注意冷暖,調暢情志,保持正氣充沛,氣血流暢。積聚患者,更要避免飲食過量,忌食生冷油膩,以免寒濕積滯,損傷脾胃。見陰傷出血者,要忌食辛辣酒熱,防止進一步傷陰動血。

治療

積聚的辨證,首先應區別積和聚的不同。積證具有積塊明顯,固定不移,痛有定處的特點,其病程較長,病情深重,治療也難;聚證則無明顯積塊,腹中脹氣,時聚時散,痛無定處,病程較短,病情較輕,治療較易。其次辨積證初、中、末期虛實的不同。積證病程較長,病程階段不同,虛實也不同。初期正氣未至大虛,邪氣雖實而不甚,積塊較小,質地亦軟;中期正氣漸衰而邪氣漸甚,積塊增大,質地較硬,形體消瘦,體質衰弱;末期正氣大虛而邪氣實甚,積塊較大,質地堅硬,消瘦明顯,機體虛衰。臨床所見積聚之證,常是先因氣滯成聚,日久則血瘀成積。

聚證病在氣分,以疏肝理氣為主,重在調氣;積證病在血分,以活血化瘀、軟堅散結為主,重在活血。並要區分積證不同階段,掌握攻補分寸。

積證,積證可分為氣滯血阻、瘀血內結、正虛瘀結3種:①氣滯血阻。證見積塊軟而不堅,固着不移,脹痛並見,舌苔薄,脈弦,屬積證初期。治宜理氣活血、通絡消積,方用金鈴子散合失笑散。②瘀血內結。證見腹部積塊明顯,硬痛不移,面黯消瘦,納減乏力,時有寒熱,女子或見月事不下,舌質紫或見瘀點,苔薄邊暗,脈細澀,屬積證中期。治宜祛瘀軟堅、兼調脾胃,方用膈下逐瘀湯,並可加入川楝子、三棱、莪朮等增強祛瘀軟堅之力。③正虛瘀結。證見積塊堅硬,疼痛逐漸加劇,面色萎黃或黧黑,消瘦脫形,飲食大減,舌質淡紫,舌光無苔,脈細數或弦細,屬積證末期。治宜大補氣血、活血化瘀,方用八珍湯合化積丸。

聚證多實,治療以行氣散結為主。積證治療宜分初、中,末三個階段:積證初期屬邪實,應予消散;中期邪實正虛,予消補兼施;後期以正虛為主,應予養正除積。

《醫宗必讀•積聚》曾指出:「初者,病邪初起,正氣尚強,邪氣尚淺,則任受攻;中者,受病漸久,邪氣較深,正氣較弱,任受且攻且補;末者,病魔經久,邪氣侵凌,正氣消殘,則任受補。」治療上始終要注意顧護正氣,攻伐藥物不可過用。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