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秋走香溪(龚保彦)

秋走香溪
图片来自免费素材网

《秋走香溪》中国当代作家龚保彦的散文。

目录

作品欣赏

秋走香溪

热!热!!热!!!热得很呀!!!……

尽管季节已告别夏天进入秋季十多天了,但位于陕南秦巴山区的安康市,天气依旧像盛夏时节一样奇热无比,以致本市气象台连续多日向社会发布气温达四十度以上高温红色预警。人们除了钻在空调房子里外,白天无论走到哪里都觉得热,甚至到了晚上九十点钟,室外所有地方都还像在不停飘着看不见也摸不着的火一样,让人炙灼难耐,汗流不止,如坐针毡……

八月中旬最后一天,也就是八月二十日下午吃过晚饭临近傍晚六点三十多分,离天黑还有两个多时辰,夕阳衔山,彩霞满天,我和妻子毅然步出市区燠热的居室,走进座落在安康市城南崇山峻岭中的香溪洞风景区,去那里避暑纳凉的同时,欣赏那里的秋色。

香溪洞风景区全名“香溪洞自然风景区”,古树众多,林木茂盛,花草遍布,四季芳馨,生态环境极好。因其深谷中一条小溪终年碧波粼粼,水流潺潺,尤其到了每年四月溪沟两边漫山遍野洁白如雪的七里香花开的时候,花香浸染溪水,溪水香飘十里,故而得名。传说八仙曾在这里聚会出没,吕洞宾在此得道成仙。整个景区有“风明气清、景色幽静、仙气浓郁、人文积淀深厚”四大特点,每年都吸引着四面八方无以数计旅客前来观光游览。

这里自然景观有香溪、镜儿湖、黑龙潭、苍古旱柳、古柏凌霄等;人文景观有纯阳楼、炼丹炉、驾云桥、凌霄亭、玉皇阁、溪园、得月轩、望江楼,以及在悬崖峭壁上凿石为窟、供奉着文殊菩萨、观音菩萨、弥勒佛、药王、龙王等众神仙的“香溪八洞”,是一处融自然、人文于一体的园林式景区。其始建于明成化初年,总面十余万平方公里。

一踏上山上通往主景区的香溪步道,触目就能看见满山秋的意味越来越浓。只见繁密的枝桠笼罩在长长栈道式步道上空的各种树木:洋槐树、橡子树、杉树、枸树、枫树、以及油桐树,叶色一去盛夏时节的蓬勃翠绿,转而呈现出一种深沉凝重的黛绿。就像由青年步入中年的人一样,经历了岁月磨砺后,一去狂躁、稚嫩、青涩、冲动的气质,修炼出一种成熟、稳重、理性、睿智的胸襟,从而对人生对世事更加豁达通明。

蝉子在树干上鸣叫,鸟儿在树枝上跳跃,小松鼠拖着毛绒绒的大尾巴在橡树枝头忙着釆摘橡子果。而一片片金黄椭圆的洋槐树叶,则在飒飒秋风吹拂中,雨点般纷纷从中空飘落而下,在两公尺来宽步道路面积起薄薄一层,金光闪闪,绵延数里,把香溪洞的秋韵秋味烘托得格外分明。

沿步道向前走去,分别穿过头天门、二天门、三天门,再走过一条紧偎在大山脚下的鹅卵石铺成的通幽小径,我们来到黑龙潭边。

此潭不大,只有三十多平方公尺,潭中的水是山上清泉涌出的涓涓细流汇聚而成,水色清澈,碧沉如玉,一条条红色、黄色、橙色、白色、黑色、灰色锦鲤在水里游来游去,宛若一粒粒闪烁移动在水中的宝石。一片片油光碧绿的圆形睡莲叶铺展在水面,一朵朵或打着朵儿或怒然盛放的白色及粉色睡莲花点缀在莲叶间,微风吹过,莲叶轻轻颤动,莲花轻轻摇曳,莲叶的清芬之气与莲花的霭霭香气,给人以舒心的凉意。

潭的南边是直通月亮谷中国道教武当派、三丰派创始人张三丰神殿的山路;潭的北边是一座造形十分玲珑小巧、极富建筑美学的拱形小桥。桥下流水腾挪跌宕,飞花漱玉,哗哗作响,如歌如诉。潭的东边悬崖上,是“香溪8洞”之一的“慈航洞”。供奉在洞中的慈航道人金身阔面、慈眉善目、相貌端庄、神情和蔼,举起右手似乎在向人间布施着恩泽。潭的西边是与山顶道教重地“玉皇阁”紧密相连的天梯。这挂垂直向下,几乎与地面成九十度直角的天梯,全是工匠一錾一凿在石壁上开凿出来的,宽约五十多公分,近三四百级,陡峭高峻,形势险要,胆小者不要说沿石级攀登上天梯,仅看它一眼就会双腿打颤,不寒而栗。

可见芸芸众生通往“道”的路是极不平坦的,而要在滚滚红尘中修出“道性”“道心”,最终达到道家所倡导的“无为而为”,更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我与妻子向来腿脚利索、腰身矫健,对于攀山爬坡、过滩涉险之类的事从不畏惧。所以我们就从山脚下天梯的第一级石阶开始爬起,一鼓作气爬上玉皇阁。

阁前的楹柱上,用镏金大字写成的一幅字迹十分苍劲有力的对联:一掬清泉洗尽俗尘俗念,三叩苍天禀告所作所为。不但极为引人注目,还有诫勉人们修为,教化人们忏悔的功能。

我们在巍峨雄壮、气势恢宏的玉皇阁稍作停留,向大殿中供奉的昊天金阙、伏魔大帝、文昌梓潼等诸神行了礼,就沿一条蜿蜒曲折的山路爬上香溪洞最高一座山峰。

此峰巨树参天,孤峭高拔,绿荫蔽日,众鸟喧鸣。

站在峰顶举目环顾,但见四周一座座高低起伏、迤逦远去的山峦群峰竞秀。缕缕恣肆放弛、呼呼鸣响的秋风,夹杂着山花野草、荆藤树木、溪涧流泉芳香湿润之气迎面吹来,非常凉爽宜人。

这里没有了城市钢筋混凝土丛林烈日的炙烤,没有了城市屋内屋外无处不在的炎热,有的只是瑶池仙界一样无尽的清凉和安逸。

我们被大自然的魅力陶醉了,久久不愿离去…… [1]

作者简介

龚保彦,男,作家,陕西省汉中市南郑区人。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