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磨憨镇位于勐腊县东南部,地处北纬21010′-21026′,东经101027′-101041′之间,东南与老挝相连,国境线长达174公里,西邻勐满镇,北接勐腊镇。镇政府距县城43公里,镇域土地面积803平方公里,平均海拔850米,森林覆盖率87%,辖区内有3条公路直通老挝(分别为曼庄至老挝丰沙里、新民至老挝勐赛、磨憨口岸至南塔),玉磨铁路过境设磨憨站 ,磨憨口岸是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1]

目录

建制沿革

《勐腊县地名志》注解说:"磨:盐井;憨:富裕;磨憨:富裕的盐井。

1984年,设区建乡改革中改称为尚勇区,新建立磨龙乡。

1988年区、乡体制改革,又将尚勇区改为尚勇乡,原来辖区的6个乡,改称为6个村公所。

1992年3月,国务院批准磨憨为国家一类口岸。

1997年2月,根据云政复﹝1996﹞46号文件《关于撤销尚勇乡设立磨憨镇》的批复,于1997年2月在磨憨镇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预备会,尚勇乡与磨憨口岸合并,成立磨憨镇,辖6个村委会56个村小组,5个村办场,精制茶厂下属的5个茶队。

2001年5月,根据省政府现场办公会精神,磨憨边境贸易区挂牌设立。根据西政发﹝2003﹞22号文件《关于磨憨镇更名为尚勇镇的批复》,在2004年3月3日召开的磨憨镇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根据腊人常发﹝2004﹞3号文件《关于磨憨镇更名为尚勇镇有关事项的决定》的通知,更名为尚勇镇,但至今未得到省政府、省民政厅的批复。

2006年9月,磨憨边境贸易区更名为"云南西双版纳磨憨经济开发区"。

2007年,尚勇镇磨憨村委会(辖新民、磨整、纳龙、三公里、渡槽、磨憨、纳嘎、回金立、磨本共9个村民小组、1个村办场、精制茶厂下属的2个茶队)划归磨憨经济开发区,同时将磨龙村委会的磨龙、南列2个村民小组划归磨憨经济开发区。

010年12月30日六届州委常委第93次会议原则通过《关于尚勇镇划归磨憨经济开发区管理的请示》,同意将尚勇镇整体划归磨憨经济开发区管理,责任主体是磨憨经济开发区,恢复标准地名为磨憨镇。

2011年6月29日,举行尚勇镇划归磨憨经济开发区签字仪式,尚勇镇正式划归磨憨经济开发区。

2016年8月31日,磨憨镇正式恢复建制,划归勐腊县管理。

行政区划

磨憨镇辖磨憨、尚勇、磨龙、尚冈、曼庄、龙门6个行政村、磨憨口岸社区、尚勇社区2个社区,有66个村民小组(其中56个自然村,5个村办茶场,5个茶农队)。[2]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磨憨镇位于勐腊县东南部,地处北纬21010′-21026′,东经101027′-101041′之间,东南与老挝相连,国境线长达174公里,西邻勐满镇,北接勐腊镇。镇政府距县城43公里,镇域土地面积803平方公里。

人口民族

磨憨镇是一个以傣族为主,汉、哈尼、苗、瑶、拉祜(苦聪)、布朗(克木人)等多民族聚居的边境山区镇。

2019年末全镇农业农村常住户籍人口4637户19760人,有少数民族人口15511人,占总人口的79.9%。其中傣族4592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3.24%;哈尼族336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7%;苗族1614人,占全镇总人口的8.17%;瑶族1831人,占全镇总人口的9.27%;布朗族40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2%;拉祜族793人(不在统计),占全镇总人口的4%;彝族360人,占全镇总人口的1.82%。[3]

经济

2019年, 全镇农业总产值预计达5.6074亿元,同比增长17.1%;规模以上固定资产投资0.1174亿元,完成任务数的117.4%。

2019年,完成粮豆种植26850亩,产量936万公斤。橡胶种植面积12.89万亩,开割9.79万亩,产干胶片8144吨。茶叶种植面积1.13万亩,产量734吨。香蕉种植面积924亩,产量277.2万公斤,产值776万元。粉蕉种植面积1456亩,产量325.9万公斤,产值1173万元。砂仁种植2.61万亩,甘蔗种植435亩。冬季作物(蔬菜瓜果)种植1.54万亩,产量1710万公斤,产值6669万元。蔬菜专业合作社3家,牛场7家,猪场6家。开展非洲猪瘟防控,消除疫情隐患,促进畜牧业健康发展。生猪免疫存栏1.5万余头,家禽免疫存笼16.4万羽,大牲畜免疫存栏10590头。羊免疫存栏246头。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资金225.42万元,受益2420户。

交通运输

辖区内有3条公路直通老挝(分别为曼庄至老挝丰沙里、新民至老挝勐赛、磨憨口岸至南塔),磨憨口岸是我国通向老挝唯一的国家级陆路口岸。

社会事业

教育

2019年,全镇6所中小学,在校生2764人(小学1980人,初中784人)。中学有职工59人(其中:在职在编教师44人,在编工人2人,政府购买岗位13人);小学有职工163人(其中:在职在编教师127人,在编工人3人,政府购买岗位33人)。全镇小学入学率和巩固率分别为100%、99.95%,初中入学率、巩固率分别为100%、99.62%,三类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100%。

文化体育

2019年,开展傣历新年节、苗族丢包节、瑶族盘王节、拉祜族磨尼哈吧节等系列庆祝活动和组织做好扶贫感恩主题文艺活动、七一文艺汇演14场次,配合上级开展好勐腊磨憨热带雨林跨境跑活动。组建文艺队52支、篮球队24支,举办民族健身舞、像脚鼓舞、红歌进村寨、和坨螺培训共4期。

卫生医疗

2019年,有1所中心卫生院、1所分院,6所村卫生室,在职在编人员19人,聘用人员46人,乡村医生28人,床位27张。卫生院和卫生室已达标准化建设要求。新建磨歇村卫生站(96㎡),加固修缮磨龙、尚冈、曼庄、磨憨4个村卫生室。

社会保障

2019年,审核城镇低保35户43人,发放城镇低保金174879元;农村低保对象394户,1461人,发放农村低保金248.6930万元;审核特困供养人员为 21 人,发放资金156384元。申请临时救助43人,发放救助金15.69万元;优抚对象有89人,发放补助金539574.3元。审核重度残疾人175人,困难残疾人133人,共发放残疾人两项补贴134730元。统计审核完成6个村委会共3976户16686人,发放边民补助19091400元。养老保险参保11069人,满60岁已享受待遇1907人,发放养老金254.968万元。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16528人。2019年转移就业1639人,其中建档立卡535人,一般户转移就业1104人。有组织(有序)输出至上海就业16人,其中:建档立卡户15人,一般户1人。2019年签订乡村公共服务岗位292人。[4]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