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電光效應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來自 搜狐網 的圖片

電光效應是中國科技名詞。

世界三大漢語詞典分別是中國大陸的《 漢語大詞典[1]》(共13冊,5.6萬詞條,37萬單詞)、中國台灣的《 中文大辭典 》(共10冊,5萬詞條,40萬單詞)以及日本的《 大漢和辭典 》(共13冊,4.9萬詞條,40萬單詞)。漢字是記錄漢語的文字[2],它已有六千年左右的歷史,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之一。

名詞解釋

所謂電光效應是指某些各向同性的透明物質在電場作用下顯示出光學各向異性,物質的折射率因外加電場而發生變化的現象。電光效應是在外加電場作用下,物體的光學性質所發生的各種變化的統稱。與光的頻率相比,通常這一外加電場隨時間的變化非常緩慢。

電光效應是指在電場的作用下,晶體的介電常數,即其折射率發生改變的效應。

假設極化強度P與所加電場有線性關係,但這是一級近似。事實上電場與材料的介電常量,對於光頻場,也就是材料折射率n,有此關係:n=n0+aE0+bE02+···。式中:n0是沒有加電場E0時介質的折射率;a、b是常數。這種由於外加電場所引起的材料折射率的變化效應,稱為電光效應(electro-optical effect)。等式右邊第二項aE0與n為線性關係,稱為線性電光效應或稱普克爾斯(Pockels)效應;第三項為二次電光效應,也稱克爾(Kerr)電光效應。

一次電光效應:沒有對稱中心的晶體,如水晶、鈦酸鋇等,外加電場與n的關係具有一次電光效應。該是具有圓球的(光各向同性)折射率體。對於電光陶瓷,由於電場誘發的雙折射的折射率差為:△n= n3rcE。式中rc為電光陶瓷的電光係數;n為折射率;E為所加電場。

二次電光效應:對於光各向同性的材料,在加上外加電場後,由於二次電光效應誘發的雙折射的折射率差為:△n=ne-n0=ΚλE2。式中k為電光克爾常數;λ為人射光真空波長;E為外加電場強度。具有顯著克爾效應的透明介質一般為液體,如硝基苯(C6H5NO2)、硝基甲苯(C7H7NO2)等。這些各向同性的液體的分子卻是各向異性的,在足夠強的電場作用下,分子作有序排列,致使整體呈現各向異性,光軸與電場方向一致。

介質因電場作用引起變化的現象稱為電光效應。折射率和電場的關係可表示為:n=n0+ aE + bE2+……式中n0是 E=0 時折射率,a 和 b 是常數,其中電場一次項引起的變化稱為線性電光效應,由 Pokels 於 1893 年發現,故也稱為 Pokels 效應,一般發生於無對稱中心晶體中。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