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田东照,男,汉族,1938年11月出生于山西兴县西磁窑沟村。中共党员。196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历任山西大学校刊编辑,兴县文化局局长、宣传部副部长,吕梁地区文联副主席、主席,山西省作家协会常务副主席,专业作家,文学创作一级。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1]

田东照
出生 1938年11月
山西兴县
逝世 2013年10月5日
知名于 山西省第二届文学创作金牌奖
知名作品 《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异国情缘》《买官》

目录

人物简介

田东照先生是我国当代影响深远的作家,是“山药蛋派”的第三代传人,是二十世纪文学界“晋军崛起”的代表人物。1938年出生于山西兴县一个农村家庭,1961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在校期间就在《火花》《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短篇小说《第一天》和《新老队长》,毕业后留校任校刊编辑。1970年主动申请回到老家吕梁山区兴县,创作了130多万字的长篇小说《长虹》和《龙山游击队》。1982年调任吕梁地区文联主席期间创作了一批很有影响力的中短篇小说。代表作《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被西安电影制片厂拍成电影,《农家》记录了一个黄河岸边的农民家庭一年内发生的貌似互不关联的生活片断,展示了山村农民周而复始、沉重缓慢的艰难的历史进程,乡村文化特点得到了入神入画的描绘。

田东照先生1989年调入山西省作家协会任常务副主席,1998年申请退下来,全身心投入创作了8部反腐中篇小说,发表后均被《小说月报》《小说选刊》《中篇小说选刊》《新华文摘》等重要选刊转载,在全国形成了“南王北田”(王即王跃文,田即田东照)的轰动效应。今天看来,他有着一般作家所没有的先知先觉和社会责任感,印证了作家即预言家这句话。

田东照先生病逝于2013年,享年76岁,一生著述500余万字。在他已经70多岁的晚年依然保持了旺盛的创作激情,创作了“葫芦湾传奇系列小说”10多篇(部),突破了以往的风格,被称为令人惊艳的“晚岁变法”。因积劳成疾患病半年便离开人世。他是一个为文学而生因文学而去的作家。收入《田东照全集》10卷中的作品约400多万字,由三晋出版社于2014年9月出版。引起强烈反响和轰动效应的8部反腐小说这次还未能编入全集,遗憾的是作家在生前未能看到全集的出版。[2]

人物简历

  • 1938年11月出生于兴县西磁窑沟村。
  • 1961年考入山西大学中文系。
  • 1963年开始发表作品。在校期间就在《火花》《解放军文艺》上发表短篇小说《第一天》和《新老队长》。
  • 1965年毕业于山西大学中文系并留校任教。
  • 1970年为了文学创作,主动要求调回原籍兴县工作。
  • 1982年至1989年在吕梁地区文联工作,先后任副主席、主席。
  • 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
  • 1986年在沉寂了将近十年之后,他第二阶段“河魂系列”的代表作《黄河在这里转了个弯》发表于《中国》第二期的首篇。
  • 1988年11月,省作协第三次代表大会召开,选举焦祖尧为主席,周宗奇、李国涛、田东照为副主席。
  • 1989年调到山西省作家协会任常务副主席。
  • 2013年10月5日逝世。

主要作品

田东照先生,60年代在大学期间开始文学创作,“文革”中断,1975年又开始重新执笔。1982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他的主要创作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长篇小说《长虹》和《龙山游击队》(与罗贤保合著)、《异国情缘》为代表;第二阶段,创作了“河魂系列”,以中篇《黄河在这里转了个弯》、《农家》、《河缘》,短篇《心绪》、《卖饼》、《二妗》、《第28号人物》、《秋天的故事》、《外公》为代表;第三阶段,创作了“官场系列”八部中篇,以《跑官》《买官》《卖官》《骗官》《D城无雪》《啼笑皆非》《恐炸症》《还乡,还乡》,一口气写了8个,被称为“跑官系列”为代表。[3]

所获荣誉

中篇小说《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获山西省第二届文学创作金牌奖,其作品还获多种刊物奖。[4]

相关视频

根据田东照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黄河在这拐了个弯 大龄剩男坎坷娶妻记》

人物访问录

  • 山西晚报:听说1965年大学毕业后,您“哭着喊着”要回兴县老家去?
  • 田东照(笑):是啊,别人都说我一定会后悔。那会儿的大学生很吃香,山大让我留校,但我在学校的时候就已经写过百余万字的长篇小说了,一直在写乡土,不回到黄河边怎么写?每天在大学呆着能写出来吗?后来在学校呆了几年后,还是回去了。

(回乡后的田东照相继写出《黄河在这儿转了个弯》《农家》等黄河风情小说,都给他带来极大的荣誉和知名度。)

  • 山西晚报:山西有官场小说没人觉得意外,但您从黄河风情转到官场文学,让人觉得很意外。
  • 田东照:父亲曾经教过我八个字:冷酒不吃、公钱无私。他当年也是国家干部,曾被派到兴县最偏远的一个区去工作,要翻十几座山。我们家孩子多,家庭负担很重,但父亲从来没有向组织上提要求照顾的想法。从这种家庭走出来的我,面对(上世纪)90年代的腐败现象,气得发抖。

当这段现实成为历史时,后人会对如此猖狂的腐败感到惊讶,如果没有描写这一现象的作品,大家同样会感到惊讶!作家们都在睡觉哩?别人写不写我管不了,但我自己有责任拿起笔来,不管好赖,对后人有个交待。

  • 山西晚报:您写了一个不解气,一口气就写到2004年,8个!
  • 田东照:其实到现在气也没消了,靠文学救世是救不了的。我这个年龄的人,是从那个时代过来的,有一种习惯性的拘谨,主人公总是要正面的,要留一个光明的尾巴。王跃文比我年轻,他放得开。
  • 山西晚报:有人说读者爱看官场小说是因为好奇,作家爱写是因为自己当不了官。
  • 田东照:我倒是觉得没进入政界非常幸运!像我这种人,当了官下场不可想象。在一个复杂的环境下坚持清高,还要过家庭、社会关系这些关,注定会成为悲剧。
  • 2008年,70岁的田东照住了三次医院。患类风湿病的手已严重变形,他笑着说还能写,用电脑手写输入。就在接受本报采访前,他还接到《中国作家》的约稿电话,问老田这几年干吗去了?是不是在家憋大长篇呢?他说倒是一直有个百万字的长篇构思,说的是从晚清到民国的黄河岸边生活,但现在身体不行了,啃不了这块硬骨头。“如果儿子愿意,就让他写去吧,他要不愿意就算了。”
  • 我问他,等身体好起来,还想不想写官场小说了?他说:当然要写,而且一定会更细致、更深刻、更痛快淋漓。[5]

参考资料

相关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