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的一种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生活的一种》是中国当代作家贾平凹写的一篇散文。
作品欣赏
答友人书
院再小也要栽柳,柳必垂。晓起推窗,如见仙人曳裙侍立;月升中天,又似仙人临镜梳发。蓬屋常伴仙人,不以门前未留小车辙印而憾。能明灭萤火,能观风行。三月生绒花,数朵过墙头,好静收过路女儿争捉之笑。 吃酒只备小盅,小盅浅醉,能推开人事、生计、狗咬、索账之恼。能行乐,吟东坡“吾上可陪玉皇大帝,下可陪卑田院乞儿”,以残墙补远山,以水盆盛太阳,敲之熟铜声。能嘿嘿笑,笑到无声时已袒胸睡卧柳下。小儿知趣,待半小时后以唾液蘸其双乳,凉透心臆即醒,自不误了上班。
出游踏无名山水,省却门票,不看人亦不被人看。脚往哪儿,路往哪儿,喜瞧峋岩勾心斗角,倾听风前鸟叫声硬。云在山头登上山头云却更远了,遂吸清新空气,意尽而归。归来自有文章作,不会与他人同,既可再次意游,又可赚几个稿费。补回那一双龙须草鞋钱。
读闲杂书,不必规矩,坐也可,站也可,卧也可。偶向墙根,水蚀斑驳,瞥一点而逮形象,即与书中人、物合,愈看愈肖。或听室外黄鹂,莺莺恰恰能辨鸟语。
与人交,淡,淡至无味,而观知极味人。可邀来者游华山“朽朽桥头”,敢亡命过之将“××到此一游”书于桥那边崖上者,不可近交。不爱惜自己性命焉能爱人?可暗示一女子寄求爱信,立即复函意欲去偷鸡摸狗者不交。接信不复冷若冰霜者亦不交,心没同情岂有真心?门前冷落,恰好,能植竹看风行,能养菊赏瘦,能识雀爪文。七月长夏睡翻身觉,醒来能知“知了”声了之时。
养生不养猫,猫狐媚。不养蛐蛐儿,蛐蛐儿斗殴残忍。可养蜘蛛,清晨见一丝斜挂檐前不必挑,明日便有纵横交错,复明日则网精美如妇人发罩。出门望天,天有经纬而自检行为,朝露落雨后出日,银珠满缀,齐放光芒,一个太阳生无数太阳。墙角有旧网亦不必扫,让灰尘蒙落,日久绳粗,如老树盘根,可作立体壁画,读传统,读现代,常读常新。
要日记,就记梦。梦醒夜半,不可睁目,慢慢坐起回忆静伏人睡,梦复续之。梦如前世生活,或行善,或凶杀,或作乐,或受苦,记其迹体验心境以察现实,以我观我而我自知,自知乃于嚣烦尘世则自立。
出门挂锁,锁宜旧,旧锁能避蟊贼破损门;屋中箱柜可在锁孔插上钥匙,贼来能保全箱柜完好。[1]
作品赏析
什么样的文章是好的文章?这是我们阅读时经常思考的问题。贾平凹的《生活的一种》。既向我们展示了他独特的个人生活方式。也回答了这个问题,向我们传达了美的讯息。
散文,讲求的是用文字表现作者的真情实感。贾平凹的这篇文章于细微之处见作者的真性情、真思想,文笔生动闲适而不失幽默。然而这种幽默是淡淡的,是骨子里的诙谐,绝非故意插科打诨;词句文白间杂,然而浅近自然,绝少雕琢和华丽的辞藻缀饰;独抒性灵。不拘格套,旷达的人生观。悠游自得的处世态度在文中随处可见。
作者所言皆是点滴小事,然而从日常生活中可窥见作者所秉持的人生哲学。院中栽柳、吃酒、小睡,出门游山水、归家做文章,读书、交友,养蜘蛛、写日记,观天俯地、出门挂锁等生活琐事皆信手拈来,娓娓道出。作者对自己的生活状态没有故作姿态的高调,没有无病呻吟的虚假,有的只是灵动和趣味,微笑着心满意足,甚至微露得意之色,物我两忘,志存高远,体现出一位当代文人淡泊宁静的高洁品性与安贫乐道的处世哲学。远离尘世的喧嚣与纷乱,让心灵跳动得随意而自然,于是原本平淡无奇的生活点滴,到了作者笔下便能咀嚼出趣味,而且读来令人回味悠长,口齿噙香。文章结构也是信马由缰,写到哪儿算哪儿,却又恰如古人所形容的:“羚羊挂角,无还可求”,寥寥几笔勾画出一个虽面目模糊、心灵却透彻的贾平凹,只言片语显露出作者观人观己观自然的睿智。生活没有定规,写文章也是一样,散文要渗透作者的个人情思,就更应具有自己的风格与样式,因为富有个性化的语言与思想才是一篇妙文的精髓。
高尔基曾经说过:“真正的美。正如真正的智慧一样,是非常纯朴的,并且是人人理解的。”纯朴的美与智慧,在这篇文章里我们都体会到了。
作者简介
贾平凹,1952年2月21日生于陕西省商洛市丹凤县棣花镇,当代作家,是我国当代文坛屈指可数的文学奇才,被誉为“鬼才”。他是当代中国一位最具叛逆性、创造精神和广泛影响的作家,也是当代中国可以进入世界文学史册的为数不多的著名文学家之一
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贾平凹197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中文系。历任陕西人民出版社编辑,《长安》杂志编辑,西安市文联创研室主任、文联主席等,现供职于西安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著有长篇小说《高老庄》《废都》《怀念狼》《贾平凹文集》(14卷)、中短篇集《制造声音》、纪实文学《我是农民》等。其中,《废都》获1997年法国费米娜文学奖,《浮躁》获 1987年第八届美国美孚飞马文学奖,《满月儿》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腊月·正月》获1984年第三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爱的踪迹》获1989年全国优秀散文集奖。
代表作有《秦腔》、《高兴》、《月迹》、《爱的踪迹》,《商州三录》等,曾获多次文学大奖。《我不是个好儿子》、《落叶》、《丑石》等文章编入小学教材。2008年凭借《秦腔》,获得第七届茅盾文学奖。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