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生活方式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生活方式

來自 圖蟲網 的圖片

生活方式是指個人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活動方式,包括衣、食、住、行以及閒暇 時間利用等。

基本概念

不同的個人、群體或全體社會成員在一定的社會條件制約和價值觀念制導下所形成的滿足自身生活需要的全部活動形式與行為特徵的體系。除這一規範表述外,亦有在下述兩種情況下使用生活式概念的:①限指日常生活領域的活動形式與行為特徵。這是狹義的生活方式含義,相對來說前者則為廣義概念。②僅指個人由情趣、愛好和價值取向決定的生活行為的獨特表現形式。在這個意義上相當於生活風格的概念。

研究歷史

生活方式原屬日常用語。19世紀中葉以來,開始作為科學概念出現在學術著作中。K.馬克思、F.恩格斯在創建歷史唯物主義原理時,把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兩個概念同時提出。他們指出,在社會生產的每個時代,都有"這些個人的一定的活動方式、表現他們生活的一定形式,他們的一定的生活方式"(《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第24頁)。馬克思、恩格斯還在其他著作中多次使用這一概念,用以揭示一定歷史時期的社會關係和社會過程,從中闡述了有關生活方式的重要思想。

20世紀50年代末以來,生活方式研究成為各國學者關注的對象。50~60年代,美國等西方學者主要針對西方社會中人們急劇變化的價值觀念和各種人生理想衝突的現實,試圖通過對生活方式的選擇問題的研究尋求解決各種價值衝突的答案。70年代以來,西方學者主要關注的課題是新技術革命將給人們的生活方式帶來哪些變化,如何建立一種"平衡的"生活方式。[1]

同一時期,蘇聯和東歐國家的社會學家對生活方式做了大量的、系統的研究,涉及生活方式理論體系建構本身,並對各領域、各階級、各階層的生活方式,城市和農村的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對培養社會主義新人的意義,生活方式在社會經濟發展中的作用,生活方式指標體系的建立,乃至構建生活方式社會學等問題,做了大量的經驗研究和理論探索。

中國學者對生活方式的研究始於80年代初,學者們結合中國的社會改革和現代化建設實際,對變革中的中國社會生活方式各領域的問題,做了不少有益的理論和實證研究,出版了數量較多的論著,並由《中國婦女》雜誌社、黑龍江省社會科學院、天津市社會科學院等單位發起,相繼召開了幾次全國性的生活方式學術討論會。

基本特徵

生活方式作為內涵豐富的複雜概念,具有4個不同的特性。

①綜合性和具體性。生活方式同生產方式相比,在範疇特性上的區別:生產方式是在社會形態的層面上表述生產力和生產關係的相互作用及運動規律,屬於客體範疇,主要涉及的是物質生產領域;生活方式既可從社會形態的層面上表述為社會生活方式,也可從不同群體和個人的層面上表述為群體生活方式和個人生活方式。生活方式屬於主體範疇,從滿足主體自身需要角度不僅涉及物質生產領域,

也涉及物質生產活動以外人們的日常生活、政治生活、精神生活等更廣闊的領域。它是個外延廣闊、層面繁多的綜合性概念。任何層面和領域的生活方式總是通過個人的具體活動形式、狀態和行為特點加以表現的,因此生活方式具有具體性的特點。

②穩定性與變異性。生活方式屬於文化現象。在一定的客觀條件制約下的生活方式有着自身的獨特發展規律,它的活動形式和行為特點具有相對的穩定性和歷史的傳承性。在人類歷史上可以看到這樣的現象:一個民族在數千年的發展中雖然相繼更替了幾種不同的社會經濟形態,但該民族固有的生活方式特點卻一直延續下來,成為該民族文化共同體的重要標誌之一。

生活方式的穩定性使它在發展中往往具有對新的、異體的生活方式的排斥傾向。但任何國家和民族的生活方式又必然隨着制約它的社會條件的變化或遲或早地發生相應的變遷,這種變遷是整個社會變遷的重要組成部分。生活方式的社會變遷在一般情況下採取漸變的方式,在特定的社會變革時期則採取突破方式,並表現為某種超前性。

③社會形態屬性和全人類性。在不同的社會形態中,生活方式總具有一定的社會性,在階級社會中則具有階級性。比如,在奴隸社會存在奴隸和奴隸主兩大階級的生活方式;在封建社會,存在農民和地主兩大階級的生活方式等等。另一方面,生活方式又具有非社會形態的全人類性的特點;

a.人的生活方式不僅具有滿足社會需要的社會屬性,而且具有滿足人的生存需要和種的繁衍的自然屬性的特點;

b.在同一民族中,不同的階級、階層有着共同的語言、地域、經濟生活、文化傳統,在生活方式上必然形成各階級、階層共有的民族性;

c.各國之間的交往,又使人類的生活方式形成着共同的規範、準則;

d.生產力和科學技術發展水平的接近,促使各國、各民族在生活方式上形成越來越多的趨同性。這種超越社會制度的共同屬性,使不同社會制度的國家之間在生活方式上的相互借鑑成為可能和必要。

④質的規定性和量的規定性。人們的生活活動,離不開一定數量的物質和精神生活條件、一定的產品和勞務的消費水平,這些構成了生活方式的數量方面的規定性,一般可用生活水平指標衡量其發展水平;對於某一社會中人們生活方式特徵的描述,也離不開對社會成員物質和精神財富利用性質及它對滿足主體需要的價值大小的測定,表現為生活方式質的方面的規定性,一般可用生活質量的某些指標加以衡量。把生活方式的數和質的方面的規定性統一起來,才能完整地把握某一生活方式的範疇屬性。

基本分類

對生活方式可從多種角度作類型學分析。

①按主體的層面不同可劃分為社會、群體和個人三大類型的生活方式。社會生活方式是該社會全體成員生活模式的總體特徵。人類歷史上出現的不同社會生活方式類型有原始社會生活方式、奴隸社會生活方式、封建社會生活方式、資本主義社會生活方式和社會主義社會生活方式等。群體生活方式包括各階級、各階層、各民族、各職業集團,以至家庭生活方式等龐大體系。個人生活方式從心理特徵、價值取向、交往關係以及個人與社會的關係等角度可分為:內向型生活方式和外向型生活方式;奮髮型生活方式和頹廢型生活方式;自立型生活方式和依附型生活方式;進步的生活方式和守舊的生活方式等等。某一社會、群體、個人生活方式是該社會中生活方式的一般、特殊和個別的表現形態。

②按生活方式的不同領域,可劃分為勞動生活方式、消費生活方式、閒暇生活方式、交往生活方式、政治生活方式、宗教生活方式等。

③按不同的社區,可分為城市生活方式和農村生活方式兩大類。在當今世界上,發達國家的城市人口占很大比重,城市生活方式是絕大多數居民人口的生活方式;發展中國家的農業人口占很大比重,農村生活方式仍占優勢。伴隨着工業化、城市化的進程,城市和城市化的生活方式將在發展中國家得到相應的發展。

④按時代特徵,可分為現代社會生活方式、傳統社會生活方式。

⑤按主要經濟形式,可分為自然經濟生活方式、商品經濟生活方式。

參考來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