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瓯北镇地处浙江中南部,后改制为瓯北城市新区,2016年05月永嘉县撤销江北街道、东瓯街道建制,设立瓯北街道。以原江北街道、东瓯街道的行政区域为瓯北街道行政区域 。调整后,瓯北街道辖12个社区、2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双塔路1028号。位于国家级名胜风景区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这里素有"浙南金三角"之美誉。她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是永嘉县通向温州市区的必经之道。2011年瓯北撤销镇建制,成立瓯北功能区。瓯北是全省百强镇,省级品牌强镇、教育强镇、体育强镇,省级文明镇和卫生镇,誉称"温州浦东 "。[1]

目录

概要

中华人民共和国浙江省永嘉县瓯北镇,系中国浙江省"百强乡镇"、温州市"全优乡镇"。全镇总面积136.3平方公里,镇政府驻双塔路,邮编:325102。1997 年全镇工农业总产值达35.73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24.9%;财政收入9572万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14.9%;农民人均收入7508 元人民币,比上年净增1440元人民币,综合实力名列温州30个经济强镇前茅。瓯北城市新区(街道)地处浙江东南部,位于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区域面积50.3平方公里,辖27个行政村、12个社区居委会,户籍人口8.4万,外来人口10万。

瓯北镇地处浙江中南部,楠溪江与瓯江交汇处,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辖73个行政村、8个居委会,总人口25万人,户籍人口12万人。瓯北历史悠久,早在西汉,东瓯王就在此建都立城。改革开放后,瓯北生机勃发,贸、工、农全面发展,形成了阀门、泵类、服装、皮鞋、五金五大支柱产业,获得了"中国泵阀之乡"、"中国乌牛早茶之乡"等称号,被誉为"温州浦东"。

2004年全镇实现全镇生产总值62.2亿,工农业总产值133亿,财政税收7亿(占全县的67.8%),产品出口交货值8.3亿,农民人均纯收入9125元,列全省百强乡镇第19位,温州市30强镇第2位,是省重点工业卫星镇、教育强镇、体育强镇、综合治理先进乡镇、先进基层党组织和文明镇,市重点现代化建设示范镇试点镇之一。2004年6月被评为浙江省先锋工程"五好"乡镇党委。2011年瓯北镇建制撤销,成立瓯北功能区,下辖4个街道办事处。

区划

2011年根据省政府批文撤销瓯北镇建制,在其行政区域内设立江北街道、东瓯街道、三江街道(原三江乡区域)、黄田街道(原黄田乡区域)4个街道办事处,2016年撤销江北街道、东瓯街道建制,设立瓯北街道,以原江北街道、东瓯街道的行政区域为瓯北街道行政区域。

原江北街道办事处。在瓯北镇东瓯大道以东、楠溪江大桥以西的区域内设立江北街道办事处。调整后,江北街道办事处辖11个社区、16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双塔路1028号(原瓯北镇政府驻地)。

原东瓯街道办事处。在瓯北镇东瓯大道以西的区域内设立东瓯街道办事处。调整后,东瓯街道办事处辖1个社区、10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堡二村园区大道(现暂驻林垟村委会办公楼)。

设立三江街道办事处。在原瓯北镇楠溪江以东的区域内设立三江街道办事处。调整后,三江街道办事处辖28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江头新街。

设立黄田街道办事处。在原瓯北镇楠溪江大桥以北、楠溪江以西的区域内设立黄田街道办事处。调整后,黄田街道办事处辖19个行政村。街道办事处驻千东北路571号。

瓯北自公元前192年东瓯王驺摇在此建都,至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瓯北于1989年建镇,2011年5月,撤销瓯北镇和乌牛镇,建立瓯北功能区管委会, 2011年8月,瓯北功能区更名为瓯北城市新区,对职能配置、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方案进行重新调整,将永嘉工业园区和三江指挥部并入新区管委会,定位为集休闲商务、先进制造、交通枢纽、生态居住等功能于一体的温州主城区北翼拓展区。2013年3月,瓯北城市新区范围调整为覆盖江北、黄田、东瓯街道行政区域。2013年9月,瓯北城市新区范围调整为覆盖江北、黄田街道行政区域。2016年4月,撤销江北街道、东瓯街道,建立瓯北街道,与瓯北城市新区实行"区街合一"管理体制。

地理位置

紧临温州机场和温州万吨级码头,海陆空交通十分便利。随着温州大港的形成和东海油气资源的开发以及金(华)温(州)铁路和沿海高速公路的建成,正在改建的104 国道瓯北段将成为温州市区的外环路。这为瓯北的经济腾飞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区位优势突出。

瓯北与温州市区仅一江之隔,与市区相连有东瓯大桥、4个码头以及在建的七都大桥和规划中的瓯江过江大桥。距温州机场仅50分钟的车程,温州绕城高速公路、诸永高速公路、甬台温铁路等都经过瓯北,在瓯北境内设有3个高速互通和一个铁路客运站场,41省道、104国道线呈"丁"字型贯穿瓯北全境。[2]

历史沿革

瓯北,俗称江北岸。约于西汉前形成村落,西汉惠帝三年(公元前192年),东海王邹摇(俗称东瓯王)曾在此建立国都,东汉顺帝永和三年(公元138年),析章安县东瓯乡置永宁县,县治设今瓯北罗浮新城,清光绪年间,这里分属贤宰乡三十四、三十五、三十六都和仙桂乡三十二、三十三都,民国期间,称永嘉县第六区罗浮乡、镇江乡、江北乡。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于1950年5月,罗浮乡析置三江乡。

1956年3月,罗浮、浦西、礁华三个乡合并为江北乡。清水埠原分属三江、江北、黄田三个乡管辖,1981年建立清水埠镇。1989年4月,撤销江北乡和清水埠镇,建立瓯北镇(县直属镇)。1992年5月,撤销三江乡,并入瓯北镇。2001年7月,撤销原瓯北镇、黄田镇、罗东乡,建立新的瓯北镇。至此,以原瓯北镇、黄田镇和罗东乡的行政区域形成瓯北镇的行政区域,实行镇管村居的体制。

建设成就

瓯北按照全面带融入温州大都市框架和零距离接轨温州市区的要求,依照"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高强度投入、高效能管理"的城镇建设思路,把瓯北做强做大做美。

科学规划。我们高起点、高标准地修编了新瓯北总体规划,同时编制了城区详细规划,完成瓯北中心片、黄田片的控制性详细规划,重点街道和重要地区进行城市设计、道路交通、给排水、防洪电力通讯、绿化绿地规划等专业性详细规划方案进一步完善,把三江片作为温州大都市规划的重要部分向国际招标,加快开发建设步伐。

加强学校硬件建设。先后完成罗浮中学、镇中、镇三中、镇五中、二小、四小、十小等学校的教学楼新建扩建;瓯北高中、实验小学新建和七小、中心幼儿园迁建已完成所有审批手续,即将开工建设。

桥梁、道路等交通建设。先后建成东瓯大桥、楠溪江五桥,缩短了与温州的时空矩离。建成瓯北客货运中心与瓯北码头,建成阳光大道、双塔路、新104国道等道路,镇内"五横十二纵"回字型城区二环交通框架已完成。

水利设施建设。完成清水埠段50年一遇标准堤塘建设、罗浦礁河治理驳岸工程一期已完成。这些工程的完成保障了瓯北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

绿化建设。滨江公园一期已投入使用;滨江公园二期将于春节前竣工;104国道绿化工程、富舟山公园、双塔公园已完成扩初设计。

城镇配套工程建设。王家圩污水泵站和新桥污水泵站已建成。黄田卫生院、三江卫生院、22万伏的黄田变电所、11万伏清水埠输变电所已竣工交付使用。环卫大楼、广播电视大楼已竣工。东海渔村大酒店、楠溪江大酒店、王府大酒店先后开业。梦江大酒店(五星级宾馆)现已对外营业。城区开通了公交班车,50、51、70路公交车直通温州。

安居房、商住楼建设。罗马城、商贸城、香港城、五中花园、山茶花、含笑花、金桂花、东泰景园、金桥大厦、阳光景园、滨江景园、瓯城花苑、巴黎花园、阳光大厦、楠江大厦、王府大厦相继建成,人居环境大为改善,瓯北城区正在迅速扩大、长高、变美。

全镇已有51个村建造了失地农民的安置房建设,旧村改造试点已启动。随着基础设施日臻完善、人居环境改善和提高,建成区面积扩大了2倍多。瓯北西段防洪堤和阳光大道延伸工程已正式开工,三江开发已经开始,垃圾焚烧厂即将开工。随着瓯北商务中心、青峰山别墅和万寿山庄等别墅开发,瓯北将真正成为瓯江北岸的滨江山水花园城市。[3]

详细规划

瓯北的规划定位融入温州,接受温州大都市跨江发展辐射,最终成为温州市的一个重要组成区域,因此瓯北的总体规划与温州南北发展的规划相衔接。

瓯北已初步形成 "五区五线"的特色城市框架,五区是指:

从东瓯大桥到礁头西片以制造业为主的工业区;

从东瓯大桥至楠溪江大桥以生活居住行政办公为主的都市繁华中心区;

以现代化国际化为标志的三江商务区;四是以交通物流为主的黄田交通枢纽区;五是以发展观光生态农业为主的罗东绿色生态休闲区。五线是指:阳光大道高雅风景线,双塔路繁华商住线,瓯北大道优雅而富有江南小桥流水居住商贸线,新104国道快捷道路交通线,沿山矮山别墅开发线。这"五区五线"构成了功能独特、层次分明、别具一格的城市化山水城镇。

明星企业

该镇明星企业众多,是温州市知名品牌最多的乡镇,拥有3个中国名牌产品,2个中国驰名商标,21个免检产品,12个浙江省名牌产品,16个浙江省著名商标。

红蜻蜓集团

红蜻蜓集团有限公司成立于1995年,其前身为永嘉红蜻蜓鞋业有限公司,1996年核准为全国无区域性集团,是一家主营"红蜻蜓"牌系列皮鞋及皮革制品、跨行业、跨地区发展的企业集团,现有国际一流水平的制鞋生产线20余条,生产员工近5000人。红蜻蜓率先在全国皮革行业中通过ISO9001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集团董事长钱金波系中国乡镇企业十大新闻人物、第七届中国五四青年奖章获得者、浙江省人大代表,素有"中国鞋文化第一人"、"文化商人"的美誉。

创业来,红蜻蜓成功实施"品牌开路,文化兴业"战略,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以鞋文化为载体,以令人惊叹的创意和丰富的手法连创多项全国第一,引领中国鞋业进入文化时代。1998年,红蜻蜓开始推行"绿草地"专卖计划,现已有营销网络终端近3000家。"红蜻蜓"文化品牌和"绿草地"营销网络已成为其两大核心竞争力。集团热心于公益事业和慈善帮扶活动,倾情打造成劳动乐园,向社会捐资已逾2000万元,并立志创立一个能长久提供社会就业机会的有责任感的企业。

坚持"从距离中寻求接近"的企业理念和"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发展思路,红蜻蜓不断引进各类高级人才,建立健全现代企业制度,推行"远距离管钱,近距离管人"的管理理念,积极营造"文化、亲和、自然"的企业氛围,倾力构筑不败的文化团队。

奉行"顾客至上,信誉第一"的经营理念,红蜻蜓不断提升品牌档次,狠抓产品质量,力践诚信经营,打造服务品牌,受到社会各界一致好评,红蜻蜓皮鞋先后荣获"中国鞋业质量龙头"、"全国首批免检产品"、"中国十大真皮鞋王"、"中国真皮名鞋"、"中国名牌产品"、"中国驰名商标"等称号。

凭着个性鲜明的企业文化和定位独特的经营思想,红蜻蜓数年来保持着超常规、跳跃式发展态势,现已成为中皮协优势企业、浙江省"五个一批"企业、浙江省知名商号,2002年进入中国民企500强第208位、2003年皮鞋产量达900余万双,完成产值超10亿元,产销值和市场占有率稳居全国同行业前列。

奥康集团

奥康集团是一家以皮鞋为主业,并涉足商贸房产、生物制品等领域、跨行业、跨区域发展的全国民营百强企业。集团公司现有员工20000多人,拥有三大生产基地、30多条国际一流的生产流水线,年产皮鞋超千万双。

在全国设立了30多个省级分公司、3000多家连锁专卖店、800多处店中店。在意大利、西班牙、美国、日本设立了国外分公司。同时,在温州、广州及意大利米兰设立三个鞋样设计中心,每年开发出3000多个新品种,保持奥康集团产品始终走在潮流的前列。

集团的前身为永嘉奥林鞋厂,创建于1988年。公司在同行业中率先通过了ISO9001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和ISO14001环保体系认证,并成为行业中惟一的全国首批工业旅游示范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先后被评为省重点骨干企业、省"五个一批"企业、省重合同守信用单位、省文明单位、省名牌产品50强、中国行业十强、全国民营百强企业;主导产品"奥康"牌皮鞋陆续获浙江省著名商标、浙江省名牌产品,连续五届荣获中国十大真皮鞋王,并荣膺中国名牌产品、驰名商标等称号。公司热心公益事业,累计向社会捐资4000多万元,集团董事长兼总裁王振滔先生在全国民营企业中第一批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并当选为第15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

2001年,奥康集团开始多品牌经营,先后推出康龙休闲鞋和美丽佳人高级时尚女鞋,奥康皮鞋、康龙皮鞋、美丽佳人皮鞋都被国家质检总局评为国家免检产品。国内市场占有率居全国同行业前二位。

2003年,集团实施多元化投资,先后在重庆市璧山县投资10亿元、征地2600亩、建设中国西部鞋都工业园区,在四川成都建立康华生物制品公司,在湖北黄冈建设高档商业步行街,在浙江温州联合其他八大行业龙头企业成立了中国第一家民营财团--中瑞财团,都取得了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公司在稳健经营国内市场的基础上,联合意大利鞋业第一品牌GEOX等跨国公司,共同拓展国际市场,力争早日将奥康品牌建设成一个国际名牌。

报喜鸟集团

报喜鸟集团有限公司组建于1996年,1998年经国家工商行政管理总局批准晋升为全国无区域跨行业集团,是一家集产业

经营和资本经营于一体的投资控股性企业集团,下辖5个子公司。集团现有员工3100余人,总资产8亿元,净资产4亿元,2003年实现销售收入15亿元。

集团下属浙江报喜鸟服饰股份有限公司、上海宝鸟服饰有限公司和温州市中楠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等公司,拥有"报喜鸟"、"宝鸟"两个服饰品牌,一个"中楠"房地产品牌。温州、上海两大服装产业基地占地300亩,建筑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年西服生产能力达60万套,连续8年进入全国服装行业销售收入、利税双百强之列,并名列全国西服销售收入前十名;"中楠"房产也已具备了年30万平方米的房地产开发能力。集团主导品牌"报喜鸟",先后获得"中国驰名商标"、"中国名牌"和"国家免检产品"等殊荣。

随着集团跨世纪发展战略的启动,公司将进一步强化集团的投资控股职能,致力于资源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不断提升核心竞争力,走"产业强化资本、资本优化产业"之路,把报喜鸟集团打造成为一家拥有一流人才、一流品牌和一流管理的卓越企业。

投资环境

该镇区位优势明显,工业园区规模大,配套齐备,外来人口密集,具有良好的投资环境。区位优:瓯北镇素来享有"温州浦东"的美誉,东接甬台温高速公路,西通330省道,104国道贯穿全区,与温州市区隔江相望,距温州火车站10公里,温州机场20公里,市区公交车直通瓯北,在建的温州绕城公路和诸永高速公路瓯北段已开工建设,区位优势相当突出。

工业园区规模大:瓯北镇拥有规划面积15平方公里的浙江永嘉工业园区,安排入园企业350家,其中竣工投产188家,投入建设资金19.28亿,建成厂房面积160多万平方米,全年实现工业产值72亿元,上交税收4.2亿元。截止到2003年底.园区内已有产值亿元以上企业15家,无区域企业19家,国家和省高新技术企业9家,省著名商标、名牌产品22家,并拥有两个驰名商标(报喜鸟和红蜻蜓)和三个中国名牌产品(报喜鸟、奥康和红蜻蜓),19个产品荣获全国免检产品称号。鞋服区、泵阀区、五金区、童装区。该镇拥有日供水量5万吨自来水厂,22万伏变电所和11万伏变电所各一所,道路畅通,基础设施完备,特别是泵阀产业、鞋业和服装业的配套齐备。

风景名胜

罗浮双塔

罗浮双塔位于瓯北镇龟、蛇二山之巅。于西晋元康五年(295)建造,宋元丰七年(1084)重建。温州古塔,以西晋浮双塔为最早。现塔为明代当地人林祥(号壶峰)重建。因年久失修,塔基倾毁,1991年,瓯北镇委、镇府在县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支持下,拨款将罗浮双塔进行大规模的修葺,同年10月25日竣工。双塔形式和结构大致相同,平面六角形,砖木结构,阁楼式。塔砖上印有"罗浮林氏塔砖"6号。塔基用块石铺成,铺面用条石做成平座。塔身呈锥形,逐层收缩,每层砌出券门,间或做出壁龛供奉佛像。倚柱六角形,(木兼)柱与(外门内东)额、普柏枋为扁方形。柱头以上施砖制斗拱,腰檐用置砖做出椽子与飞子,翼角成龙状,仔角梁起翘。罗浮双塔与江心塔遥相辉映,分外生色。

地以人著,景以人传。历代文人韵士为之吟咏赞诵。清永嘉教谕陈遇春《罗浮双塔》诗云:"把麾何所往,海上有名山。潮落渔堪拾,云低雁可攀。一城仙岛外,双塔画图间。当路谁知已,天应踢我闲。"

"砚台崖"摩岩题刻

在罗浮村蛇山南麓田中,有一块高约5米、宽2米的长方形岩石,状如砚台,子然兀立。明万历甲(1584)夏月,永嘉郡守卫承芳过访林宗教(字华源,罗浮人 )游此,在岩石上方自左至右刻"砚台崖"三个大篆字,左近处,直刻"万历甲申孟夏同潘司处过访华源林大夫游此巴东淇行卫承芳题"3行27字。近旁,有"棋盘崖"题刻,现已毁圯。

屿塘山古墓葬群

罗浮村屿塘山,有一处南北朝(420--589)古墓群,墓室为拱形,高1.7米,宽6米。1982年1月,温州市文管会在此处发掘、整理出四系盘口壶、茧形虎子、鸡首壶、四系罐、唾壶等文物。现存温州市文物处。近处山坡,尚发现新石器时代遗物。

康乐楼

康乐楼,建于民国24(1935),七层,位于瓯北镇清水埠。1989年重建。是年春,谷尚宝、戴岩梁撰《康乐楼序》曰:

清水埠为两江咽喉,康乐楼乃永嘉华表。旧亭民国廿四年修建,残椽剩柱,难敝风雨。欣值国运兴隆,万象更新,当地耆老,集资伍万余元,铸铁为基,分三期工程,造此七叠高楼,等六和塔之俯钱塘,如滕王阁之临赣川,鼎足而立,不亦盛欤!亭临井傍埠,井泉清冽而埠头闹;楼枕山面江,山色苍翠而江涛涌。汽车穿梭,商旅接踵。登楼眺望:龟蛇并峙,环山林立新舍,僻壤变富邦;谢公像前,大桥横跨楠江,天堑成通途。华盖恍若玉簪,杨府如同螺髻。孤屿中川,双塔高耸丛林之表;望江大厦,霓虹划破鹿城夜空。楠港春早,晨曦薄同朝霞自海外升起;大江东去,巨轮逐浪与鸥鸟从天际飞来。物美景佳,令人心旷神怡。行见永嘉建设,步武温州,昔之武汉,正方来之东瓯。此楼矗立江岸,永昭青史而大放其光芒!

东瓯王城遗址

自公元前473年越王勾践建立东瓯江王国至公元323年东晋政府置永嘉郡城于瓯江南岸的近800年间,瓯北一直是东瓯王城、东瓯乡、永宁县治的所在地。据有关学者研究,东瓯王城和永宁县治均设在瓯江北岸今朱岙村、花岙至清水埠一带。[4]

人文景观

罗浮山

乐史《太平寰宇记》引《永嘉记》:"此山(罗浮山)秦时从海中浮来"。《永嘉县地名志》:"罗浮山,在江北岸,去城五里,一名密罗山,今名山平头"。此山在瓯江和楠溪江汇合处的西北侧,有两座小山,相距180余公尺。早年,两山犹如两艘巨舰,浮在江中,四周水波粼粼,颠簸摇曳 。岁月流逝,沧海桑田,这里形成一片冲积平原,将两山连在一起,遂成今日状况。

北面的山称章山,海拔51米。山呈长形,酷似一条自东向西爬行的蛇,故又名蛇山。据明万历《温州府志》载,章山上原有一亭,名"襟江亭",以唐王勃《滕王阁序》中"襟三江而带五湖"一句而取名。襟江亭踞山俯江,气势雄伟,因年代久远,早已荡然无存。南面的山称罗山,又名合山,海拔66.4米。因山形极像一只自西向东爬行的龟,故又称龟山。山北侧半腰有杨府庙,稍远处有鼋亭和将军殿遗址。山北麓有一口井,清泉终年不涸。 唐张又新《罗浮山》诗云:"江北重峦积翠浓,绮霞遥映碧芙蓉。不知来后沧溟上,减却瀛洲第几峰。"

罗浮石

晋书法家王羲之《法帖》中记:"近代华严石砚,颇佳。"明嘉靖《温州府志》载:"罗浮山,去城五里,有石可为砚。"光绪戊子年出版的《永嘉闻见录》(孙同元著)中说:"旧志云:有华严洞,花木繁丽,自成佳境。有石可为砚。"可见,罗浮山及屏立于北面的华严山,昔以盛产砚石著称。

清《岐海琐谭》记载: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永嘉周永岱陛任主事,尽取罗浮石镶嵌会器等物,满载而归。夏仲鱼诗云:"秋峰尚不载江山,止写临行入画间。今日江山移得去,罗浮石山水中山。"

白水漈

白水漈位为瓯北清峰山山脚白水村,常年流水不断,瀑布凌虚飞下,无可凭依,下有深潭,碧水幽幽。现代散文大师朱自清在浙江省第十中学(现温州中学)任教曾游此地,并作《白水漈》一文,由此白水漈名扬四海,游客不绝。

名优特产

永嘉乌牛早茶

永嘉乌牛早茶是我国特早生茶树品种,有着400多年栽培历史,早在1957年就与西湖龙井"等茶同列浙江名茶。该茶具有

采摘早芽叶粗壮、内质嫩香高锐汤色嫩绿明亮、滋味甘醇鲜爽、香高持久等特点,在中国茶叶市场享有盛誉。乌牛早茶属扁平茶类型,因外形扁平光滑,色泽绿翠,汤色黄绿明亮,清香持久,左右,2001荣获"中国乌牛早茶之乡"。

金柑金弹

金柑又名金弹,罗浮早在唐代就有栽培。清《岐海琐谭》载:"永嘉有金柑,独名为罗浮者,或出产于贤宰乡的罗浮,其品最佳,故以地而名之欤。"金弹小如鸽蛋,秋果绿中带黄,冬黄中呈红。皮薄肉厚,甜中含酸辣,香气浓郁。除鲜吃外,还可以加工成金金弹饼,有助消化,健胃、润肺清痰、止呕吐等功效。[5]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