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埠鎮
瓦埠鎮依湖設鎮。古老的四條街道,青石鋪路,街心正中的條石上,深及寸許的車轍清晰可辨,街道兩邊的民居本着前店後鋪的建築格局,青磚小瓦,推窗亮閣,有的庭院深達三進、四進甚至五進,每一進天井裡的建築格局也是各不相同。[1]
目錄
鎮情概況
瓦埠鎮,民風淳樸,素有「君子鎮」之稱。瓦埠鎮是上世紀50年代末經國務院批准公布的首批重點集鎮。現轄13個行政村城鎮居民近萬人,全鎮總面積66.97平方公里。交通十分便捷,距206國道僅有20公里。公路距省城合肥不足80公里,每天有客運班車18輛36班次往返合肥與瓦埠之間,距煤城淮南也不足70公里,距縣城壽縣不足80公里,每天有7輛14班次客車往返於淮南-壽縣-瓦埠之間,水路到壽縣、淮南更近,只有30公里,順瓦埠湖可以直接進入淮河。通信事業十分發達,建有中國電信、中國移動、中國聯通基站,信號覆蓋全鎮,鎮上建有有線電視站,全天24小時傳輸衛星信號,每天滾動播出22套電視節目。
自然地理
瓦埠鎮是依瓦埠湖而得名,瓦埠湖系江淮之間最大的行滯洪湖泊,安徽省五大淡水湖之一,水面達24萬多畝,地面徑流涵蓋合肥市的肥西、長豐兩縣部分鄉鎮,六安市的金安、裕安,淮南市的壽縣和謝家集等,水系流經壽縣的東肥閘入淮河。縣誌載:淝水出於合肥西北將軍嶺,西行入壽境,北流至東津渡,即古之長瀨津,過長瀨橋,又名肥橋,再西北流,於八公山南麓入淮,此即古時之淝口。瓦埠湖沿湖流域常年平均氣溫14.8℃--14.9℃,一月均溫0.7℃,7月均溫27.8℃,屬亞熱帶半濕潤氣候,年降水量906.7㎜,無霜期213天。[2]
歷史沿革
瓦埠鎮,有文字記載就有2600多年的歷史。據《壽縣誌》記載:「鎮西為東淝河故道,後積為瓦埠湖(又稱望春湖)」,「瓦埠在漢時曾為成德縣治,晉廢,元朝稱瓦埠站,明清時稱。:春秋末孔子弟子宓子賤由魯使吳,病卒葬於此,墓冢尚存,後人建宓子祠,稱瓦埠街為『君子鎮』」。縣誌載:宓子即宓子賤,春秋末魯國人,名不齊,孔子學生,曾為單父宰。死於楚地,其墓在瓦埠鎮東南鐵佛崗。光緒《壽州志》記「墓在州南六十里鐵佛崗。」墓南原有明萬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 奉直大夫知壽州事舒琛所立之「先賢單父宓子賤」碑,墓東北里許之路邊原有萬曆三十七年(公元1609年)奉直大夫知壽州事彭汝賢題之「先賢單父候宓子賤神道碑」。今碑不存,墓猶在,墓周140米,封土高3米,時有過客憑弔。清人王肇奎謁宓子賤墓時曾寫道:「僕夫尋前路,下馬古城陰。遠水圍平野,斜陽薄斷岑。鳥驚人語散,草入墓門深。再拜懷先哲,鳴琴空好音。」
文物古蹟
傳說在宋年間,八賢王趙德芳帶兩隨從南下微服私訪,經壽州至瓦埠,發現街道上市風正人心向善,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臨行之時在客棧揮毫題寫了「君子裡」三個大字,後世人在南街的門楣上將其鐫刻,現門楣條石雖斷依存,字跡清晰可辨。[3]
歷史事件
瓦埠古鎮不僅歷史悠久,更是皖西北革命鬥爭的發源地。1922年夏這裡就成立了中共小甸特別支部,開展革命活動。1928年9月中共壽縣第二次黨代會在瓦埠小學召開,選舉了第二屆壽縣縣委;1929年初,仍在瓦埠小學召開黨員會議,省臨委巡視員周範文出席會議,會議選出麼三屆壽縣縣委;6月底,在瓦埠鎮的上奠小學再一次召開黨員會議,整頓組織紀律,會議選出第四屆壽縣縣委;1931年3月,中共中央巡視員方運熾與中共皖北特委巡視員來壽縣,在瓦埠鎮的上奠寺召開壽(縣)、鳳(台)、阜(陽)三縣聯席會議,成立中共皖北(壽縣)中心縣委員會。3月31日爆發了震驚江淮的「瓦埠暴動」。8月,根據中共中央指示,皖西、皖北中心縣委合併成立為隸屬中央領導的中共皖北中心縣委。
「瓦埠暴動」是震驚江淮的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的農民反封建反壓迫的武裝鬥爭,1931年3月底,壽縣瓦埠一帶貧苦農民千餘人,在中共皖北中心縣委領導下,組成皖北紅軍游擊隊,舉行瓦埠暴動,29日夜,暴動隊伍齊集於瓦埠街東南里許之泰山廟。次日晨,大隊湧向瓦埠街,在望春園酒館門前,豎起鐮刀、錘子大紅旗,逮捕地主、豪紳十餘人。31日,地主豪紳繳槍百餘支;3400餘貧苦農民打開方家小樓地主糧倉,分取糧食200餘石。4月1日,楊家廟、杜師娘岡一帶的「聯莊會」(國民黨組織的地主武裝)1500餘人前來攻擊暴動隊伍。國民黨縣自衛大隊亦趕到瓦埠包圍紅軍游擊隊,雙方發生激戰。在突圍中,紅軍游擊隊第二中隊人員手持大刀,沖向敵陣,中隊長戚連雨與17名戰士壯烈犧牲。其餘各中隊仍在敵軍包圍之中,情況十分危急。中共瓦埠區委立即設法從開明士紳家借來步槍20餘支、子彈千餘發,打着小甸集「聯莊會」旗號,衝進包圍圈,掩護游擊隊夜間突圍。突圍後,化整為零,暫時隱蔽。瓦埠暴動為壽縣人民革命史寫下光輝一頁。[4]
歷史名人
方振武
瓦埠也是個人傑輩出的地方,著名抗日愛國將領方振武將軍1885年就出生在瓦埠鎮南街一個貧苦的農民家庭,青年時投考安慶武備練軍學堂,畢業後入伍。1908年參加熊成基領導的安慶馬炮營起義,1911年,辛亥炮響,他在革命黨光復南京的戰鬥中立下了戰功,1913年,隨黃興討袁,與數倍於已的北洋軍閥激戰七晝夜,身中數彈,是年東渡日本,入尚武陸軍學校,謁孫中山先生,次年加入中華革命黨。1917年,從日本回到廣州,任中華民國政府海軍陸戰隊司令,1921年秋,孫中山帶兵北伐,他任北伐大隊長,因陳烔明叛變北伐失敗。1924年後,他一度在張宗昌部任職,次年在肥城起義,參加晉北戰役。1926年馮玉祥從蘇聯考察回國,他加入馮領導的國民軍任第五軍軍長5月17日,五原誓師,兵出潼關征討北洋軍閥,次年5月任國民聯軍援陝總指揮兼第一路總司令,他率部從五原出發日夜兼程趕赴咸陽,在猴兒寨大敗吳佩孚部,使被困8個月之久的楊虎城部和西安人民得以解圍。不久方部被改編為第九方面軍,1928年方部又被改編為第一集團軍第四軍團,任軍團部指揮,參加二次北伐攻下濟南後任衛戍司令。1929年5月任國民黨安徽省主席,因與反蔣力量聯繫,於同年9月以開會為由,被蔣囚禁,直到「九一八」事變後,蔣介石被迫下野他才獲得自由。1932年,日本鐵蹄踏入熱河,他變賣家產湊足10萬作為抗日經費,併到山西招集舊部,舉行了著名的「綿山誓師」,成立抗日救國軍自任總指揮。1933年5月26日,他與馮玉祥、吉鴻昌等在張家口組成了察綏民眾抗日同盟軍前敵司令部,他在馳赴前線時發出通電「修我刀劍,殲彼兇殘,勝者為少康之一旅,敗者為田橫之五百。」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浴血奮戰,相繼收復寶昌、清源、多倫、商都、張北等失地,9月20日 抵懷柔,10月,在日、偽、蔣夾擊下終因彈盡援絕而失敗,被迫出走海外。「七、七」蘆溝橋事變後,方將軍返回大陸,到桂林創辦了墾牧場,籌集資金購槍支重整抗日武裝,不料遭特務監視搗亂,在不得已的情況下,他出走香港。1941年12月28日,日本侵略軍侵占香港,他重返內地,決心奔赴抗日前線殺敵衛國,當他剛入廣州中山縣境時,不幸遭到國民黨特務暗害,終年56歲。
張樹候
(1886-1935)名之屏,壽縣瓦埠人,家境貧寒,為生活所迫,開館為業,幼從父兄課讀,不久父去世,賴母和哥哥撫養成人。光緒十六年(1890年)中秀才。目睹清廷腐敗無能,產生了革命抱負。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和孫毓筠等密謀革命,創辦了「強立學社」傳播革命思想。三十年(1904年)考入安慶武備學堂與州人柏文蔚取得聯繫。次年,得悉同盟會於東京成立的消息,活動更加頻繁後為壽州豪紳孫某偵悉險遭其逮捕,幸為州人卞秉燦得悉相告立即潛逃,清吏逮捕落空下令通緝,他奔皖南、潛杭州隱伏暫避,化名「尹其康」,緝聲稍懈返蕪湖任皖江公學經學講師,與吳暘谷結識,經吳介紹參加同盟會。三十二年(公元1906年)秋初離開蕪湖,與六安彭卓甫等同赴東北與柏文蔚等進行革命活動,後為吉林清吏偵知欲派人逮捕,幸在州人胡殿甲的保護下脫險,他和卞秉燦等化裝夜走吉延崗不能立足,仍潛越國境到朝鮮清津投陳其順處,後動員陳起義,由於多種原因起義計劃未能實現。三十三年(1907年),回到家鄉,在芍西學堂任教,仍以革命思想灌輸學生。宣統元年(1909年),離開學堂與鄭贊丞同赴上海寓李少川家,組織革命機構宣傳革命。次年與張匯滔、管鯤南等回壽,組織力量聯絡武裝,為光復壽州做準備。壽州光復後,有人爭官爭利,張樹候卻不鑽營仕途,而致力於書畫金石。民國2年(1913年),袁世凱叛國倪嗣沖督皖,下令通緝張樹候被逼入川。5年回到家鄉,值北洋軍閥當道國事日非,決心不參與軍政活動,遂隱居教學。曾任教燕京、合肥、六安等地。19年李少川約去上海,居滬三載多結翰墨之緣。23年應前安徽省烈士省葬委員會邀請,為辛亥以來安徽省死難烈士撰刻碑文,回居安慶不幸於24年4月18日破曉,在安慶南莊嶺逝世。
張樹候學識淵博,工詩詞歌賦善書畫精篆刻。《申報》於22年發表他的一幅「梅花」畫,並附之以跋云:「先生沉酣八法,指研篆刻,以倒海屠龍之手,寫暮年伏櫪之心……」。他的書畫獨闢蹊徑自成一家。平生著作很多,有《書法真詮》、《淮上革命史》二卷、《淮南耆舊小傳》、《尚書注》、《聯語錄存》、《樹候印存》、《晚菘堂詩草》、《詩文錄存》等。
方運熾
在瓦埠這塊熱土上,為了革命事業,曾壯烈犧牲的革命烈士在縣誌上記載的就有40多位。1906年出生的方運熾,又名方英,化名高中林,瓦埠鎮人。童年在家讀私塾,民國8年考入安徽公立職業學校,受新文化運動的影響,12年,他和薛卓漢等人創建「愛社」,12年冬,成立直屬中央領導的中共壽縣小甸特支,並加入中國共產黨。13年冬,他在壽縣組織了壽縣學生聯合會。15年,中共中央派他到蘇聯中山大學學習。18年,他以第三國際東方特派員的身份回國,9月,中央第三高級訓練班開學,他任教務主任,並由中央指定擔任班的黨支部書記,11月,任中共中央巡視員,到安徽視察和指導工作,參與發動和領導獨山暴動,成立了獨山革命委員會,下設暴動指揮部,他任黨代表。不久,他回到中央在秘書處外交科工作,後任外交科主任。20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成立,他再次來到安徽巡視,被選為省委書記(未到職)。3月,到皖北巡視,在壽縣瓦埠的上奠寺召開壽、鳳、阜三縣聯席會議組建了中共皖北中心縣委,會議決定舉行瓦埠農民暴動,從此揭開了壽縣人民革命武裝鬥爭的序幕。21年,蔣介石發動第四次「圍剿」,時任鄂豫皖中央分局書記張國燾交響竟率紅四方面軍西進川陝,並以「改組派」的罪名逮捕了他,對其殘酷迫害無情鬥爭,後被折磨殉節於進川途中,時年26歲。
方和平
瓦埠藉革命烈士方和平,中國共產黨黨員,歷任壽縣游擊隊長,新四軍二師六旅十八團參謀長,民國30年(公元1941年)在壽縣大順集與敵人作戰時,為了保護革命文件不落入敵人的手中,突出重圍的他,又單槍匹馬沖入敵陣,搶救文件,當返回時,不幸中彈,為了保護文件,他棄馬掩護,最後壯烈犧牲,時年35歲。[5]
地方特產
瓦埠湖銀魚
瓦埠鎮主要特產是以水產品為主,其中瓦埠湖銀魚是主要特產之一。瓦埠湖銀魚體長3-6厘米,體型扁長色白如玉,半透明似銀而得名,古稱膾殘、銀花。唐朝詩人杜甫的「白小群分命,天然二寸魚」既是指銀魚而言。其實,瓦埠湖銀魚是浮游湖水上層的小型魚類,無鱗短吻大眼睛,早春3、4月間產卵,排完卵後即死去,當地漁民稱為「草籽魚」,認為是去秋草籽落在湖中到春天既生長發芽轉為銀魚。幼魚生長兩個月左右即可捕撈,每年的捕撈旺季為兩次,第一次為6月上中甸,第二次為9月的下旬10月上旬,除此期間為禁捕期。瓦埠湖銀魚營養豐富,每百克鮮銀魚中含蛋白質8克,每百克干銀魚中含蛋白質72克、脂肪13克、鈣760毫克、磷質1100毫克。食鮮時,只需將從湖中捕撈出來的銀魚剔除雜草、雜魚、雜質或通過解凍後的銀魚用清水漂淋一下,水開即入鍋烹煮,輔以佐料,其味鮮美。食之可以健脾胃、通三焦。食用方法很多,家常佐以肉絲氽湯、雞蛋氽湯、雞絲氽湯等。銀魚即可鮮食外,還可曬乾或冷凍製成小包裝儲藏。製成干品有兩種方法:一是銀魚捕撈出網後,剔除雜草雜魚雜質,放入清水中漂洗後瀝水幾分鐘,放入事先準備好的黃豆油中浸幾分鐘,撈出後當天曬乾魚成金黃色,色澤金亮,稱之為「油條」;另一種方法是將漂洗後的銀魚放入事先準備好的有一定濃度的明礬水中,浸泡幾分鐘後撈出曬乾,魚成銀白色,稱之為「礬條」。銀魚出水後如過2-3小時不作處理則瀉如水,故漁者得亨鮮食口福。現瓦埠湖銀魚幾乎全部實行鮮品冷凍儲藏後外調,不僅銷往江浙上海一帶,還出口東南亞、日本和港澳台地區,為國家賺取外匯。瓦埠湖銀魚在明末清初時就被列為貢品,成為帝王將相口中的美味佳肴。
瓦埠白蝦
特產之二是瓦埠白蝦,屬秀麗白蝦類,遐邇聞名,清代時為貢品,遂稱瓦蝦。體長5-8厘米,甲呈銀白色,閃光,間帶有赤褐色斑紋。殼薄、肉滿、細膩脆嫩。若取活蝦去頭,蘸醬醋食之,其味絕美,佐酒最佳。熟食清炒蝦仁、蔥爆油炸、鹽漬大蝦,鮮美爽口,優於一般塘、河蝦。
毛刀魚
特產之三是瓦埠湖的毛刀魚,毛刀魚一般體長約8-10厘米以上,有銀色細鱗。每年七八月間捕撈量最大。曬乾,其質優者色白稍透明,頭部無滓泥,燃之可產盡。大的體長可達20厘米以上,漁民多以鮮的出售,可曬乾。鮮食時將水燒開後,將魚入鍋並配以佐料;食干時,可將頭剔除,放入油鍋過油後配以佐料大火燒開後文火慢煮半個小時即可食之。
吊爐火燒
瓦埠的特產之四是「瓦埠街的吊爐火燒」。古時就有「瓦埠街的吊爐火燒下塘集的燒餅」之說。瓦埠的吊爐火燒是以麵粉調成稠糊狀讓其通過自然發酵,等到發酵到一定的程度後再按一定比例調以食用鹼水,充分調製均勻後一個小時左右就可以燒制。燒制方法通常是一個口徑60公分的平底鐵鍋和一個與之配套的陶製鍋蓋,鍋蓋上一般糊上厚達1厘米的黃泥麻絲和的泥巴,燒火一般使用白皮麻秸較好,先將鍋蓋放在火上直接燒,燒到鍋蓋上的泥巴能與白皮麻秸磨擦出火星為佳。再將調製後放在平底里的麵糊放在剛剛燒鍋蓋的爐火上,麵糊上刷上糖稀撒上芝麻蓋上剛剛燒紅的鍋蓋,再在爐堂里添上少許柴草,等上七八分鐘,當你打開鍋蓋後,一股淡淡的甜味和芝麻的香味保證誘的你口水直流,兩面金黃色的外焦里嫩中空的近似半球狀的吊爐火燒就烤好了。由於麵粉是通過自然發酵並調製食用鹼,不是經驗充足的人是很難把握的,還要製作一套專用烤具,所以一般人家不會燒烤的。瓦埠街上也只有兩三戶從事「吊爐火燒」的燒烤,以此作為謀生的行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