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琦君

增加 2,123 位元組, 4 年前
[[File:琦君.jpg|缩略图|琦君|[http://www.ifuun.com/a2019060719643287/ 原圖連結]]]
'''琦君'''(1917 年7月24日-2006 年6月7日 ),本名'''潘希真''',字希珍。[[浙江]]永嘉人,[[杭州]]之江大學中文系畢業,曾任曾任高等法院書記官、司法行政部科長。中央大學、文化大學等校中文系[[教授]]。她五歲開始自習,精熟中國古典詩詞,公認是從傳統過渡到現代的成功典型。她的為人溫柔善良又保有赤子之心,文如其人,溫潤敦厚、悲天憫人。曾榮獲文協文藝獎章、中山文藝獎,《鞋子告狀》榮獲新聞局優良圖書金鼎獎,《此處有仙桃》榮獲國家文藝獎<ref>{{Cite web |url =https://www.books.com.tw/products/0010655940?sloc=main| title =鞋子告狀:琦君寄小讀者}}</ref>。
她的作品涵括小說、散文、評論、兒童文學,讀其書如其人親臨身邊,「真實不造作」的親切風格使她風靡文壇五十年而不衰,著有《水是故鄉甜》、《橘子紅了》、《三更有夢書當枕》、《青燈有味似兒時》、《淚珠與珍珠》、《萬水千山師友情》等散文及小說、兒童文學等書四十多種,作品經常入選中學課本,多次為《讀者文摘》中文版轉載。並被譯為美、韓、日文,極受海內外讀者喜愛 。
 
1999年(82歲),琦君的散文集《煙愁》在台灣創下52次重印記錄,入選「台灣文學經典三十」。
 
2001年(84歲),琦君回到故鄉浙江永嘉,參加「琦君文學館」開館典禮。2004年(87歲),她和丈夫返回台灣定居。
 
2006年6月7日,琦君病逝,享年89歲。
==不一樣的童年,見人只會「哞」==
[[File:琦君1.jpg|缩略图|琦君|[http://www.ifuun.com/a2019060719643287/ 原圖連結]]]
幼時父親將她托給奶娘照顧,混在鄉村雞鴨群裡長大,自小與雞對望,因此常被啄得滿臉傷還滑成了滑稽突梯的鬥雞眼,又因為沒有人同她講話,只有一隻大黃牛鎮日「哞哞」地叫,因此琦君到了三歲還不會說話,見了人只會「哞」。
二十歲時轉考之江大學中文系,並碰到一生的恩師江南大詞人[[夏承燾]]先生,他常引領學生欣賞大自然,憑個人興會領略作品,就個人性向寫出自己真性情的作品,這樣耳濡目染之下,影響了琦君一生樸實無華、淡雅雋永的寫作風格。其筆名「琦君」便是因夏老師取其「希世之珍琦」的「琦」字來稱呼她,再加上禮貌性的敬稱「君」字,促成了「琦君」這個有特別意涵又可紀念恩師的筆名。
==《橘子紅了》==
1991年(74歲),她的最後一部小說《橘子紅了》出版,以父母、三位姨娘等人之間故事為原型,非常受歡迎。《橘子紅了》先後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地方戲劇。2002年,由[[歸亞蕾]]、[[周迅]]、[[黃磊]]、[[寇世勛]]等諸多大牌明星主演的電視劇《橘子紅了》熱映,高居年電視劇收視率排名第一名。
[[File:琦君小說《橘子紅了》改編電視劇.jpg|有框|居中|琦君小說《橘子紅了》改編電視劇]]
==教科書的常客==
琦君的作品以散文為主,寫作的風格柔敦厚,大多是描寫她自己從年幼到老年的懷舊作品,相當受歡迎,多次被選入台灣高中、國中國文課本。
中國著名文學評論家[[夏志清]]曾說:「琦君的散文和[[李後主]]、[[李清照]]的詞屬於同一傳統,但她的成就、她的境界比二李高。」
夏志清甚至認為:「《一對金手鐲》、《髻》這些文章,早該取代[[朱自清]]的《匆匆》、《背影》成為中學教材,甚至列入[[諾貝爾文學獎]]也毫不遜色。我想,琦君有好多篇散文,是應該傳世的。」<ref>{{Cite web |url =http://www.ifuun.com/a2019060719643287/| title =琦君小傳:比李後主、李清照境界更高的女作家,她的散文應該傳世}}</ref>
==視頻==
'''05知名作家_琦君.mp4'''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2PyzWJSO-U連結 }}
'''《讀書》 琦君 《母親的菩提樹》 粽子的味道 20190805 | CCTV科教'''
{{#evu: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eYQNRo8A_s連結 }}
==參考資料==
[[Category:台灣作家]]==參考資料==[[Category:作家]][[Category:文學家]]
97,980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