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球状星团

  球状星团

球状星团,是天文学名词,因其外形类似球形而得名。球状星团由成千上万甚至数十万颗恒星组成,外貌呈球形,越往中心恒星越密集。球状星团里的恒星平均密度比太阳周围的恒星密度高数十倍,而它的中心附近则要大数万倍。同一个球状星团内的恒星具有相同的演化历程,运动方向和速度都大致相同,它们很可能是在同时期形成的。它们是银河系中最早形成的一批恒星,有约100亿年的历史。

目录

简介

球状星团,外观呈球形,在轨道上绕着星系核心运行,很像卫星的恒星集团。球状星团因为被重力紧紧束缚,使得外观呈球形并且恒星高度的向中心集中。被发现的球状星团多在星系的星系晕之中,远比在星系盘中被发现的疏散星团拥有更多的恒星。球状星团在星系中很常见,在银河系中已知的大约有150个,可能还有10-20个尚未被发现;大的星系会拥有较多的球状星团,例如在仙女座星系就有多达500个,一些巨大的椭圆星系,像是M87,拥有的球状星团可能多达1000个。这些球状星团环绕星系公转的半径可以达到40000秒差距(大约131000光年)或更远的距离。在本星系群的每一个质量够大的星系都有球状星团伴随着,而且几乎每一个曾经探测过的大星系也都被发现拥有球状星团。人马座矮椭圆星系和大犬座矮星系看来正在将伴随着它们的球状星团(像是帕罗马12)捐赠给银河系。这显示了过去有许多球状星团是如何获得的。虽然,在星系中的球状星团看似拥有星系中最早诞生的恒星,但是它们在星系演化的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仍不清楚。他和矮椭球星系有着显著的差异,球状星团似乎应该是母星系中恒星诞生的场所,而不是一个独立的星系。

评价

在星系轨道上由恒星群组成的古老的球形星团,最多可包含100万颗恒星。球状星团和疏散星团(也叫银河星团)是银河系中两种主要星团。银河系中约有五百个球状星团,全天最亮的球状星团为半人马座ω(NGC5139),它的密度大的惊人,几百万颗恒星聚集在只有数十光年直径的范围内,它中心部分的恒星彼此相距平均只有0.1光年。而离太阳系最近的恒星在4光年之外。北半天球最亮的球状星团是M13。半人马座ω(NGC5139)和M13两个球状星团,都是由英国天文学家哈雷发现的。球状星团在银河系中呈球状分布,属晕星族。状星团和银核一样,是银河系中恒星分布最密集的地方,这里恒星分布的平均密度比太阳附近恒星分布的密度约大50倍,中心密度则大到1000倍左右。球状星团以偏心率很大的巨大椭圆轨道绕着银心运转,轨道平面与银盘成较大倾角,周期一般在三亿年上下。球状星团的成员星是银河系中形成最早的一批恒星,年龄大约在一百亿年。在球状星团中发现的变星中主要是天琴座RR变星,其余多半是星族Ⅱ造父变星,因此一些球状星团的距离可以被较为精确的计算出来。已发现的一些球状星团在银河系的外面,如NGC2419离银心的距离大于大麦哲伦星云离银心的距离,处于星际空间。在一些距离我们较近的河外星系中也发现有球状星团。[1]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