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三灶镇鱼林小学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images/c/cb/%E7%8F%A0%E6%B5%B7%E5%B8%82%E4%B8%89%E7%81%B6%E9%95%87%E9%B1%BC%E6%9E%97%E5%B0%8F%E5%AD%A6.jpeg)
珠海市三灶镇鱼林小学(全称:珠海市金湾区三灶镇鱼林小学)成立于1982年,是一所公立小学。学校隐蔽在林立的工厂区里,学生主要是本地村民的子女和外来务工人员的子弟。在校学生270名左右,全校老师18人,而其中只有12位是在编的教师。一个年级只有一个班,一个班大约有40名学生。近年来本地生源逐渐减少[1]。
学校景色
走上干干净净的阶梯,赫然看见“芬芳园” 的牌子。后来听说是全校师生用双手共同建造起来的,园里的一草一木,被大家爱护着,即使树上长满了成熟的果子,也没有人偷偷采摘。教学楼看起来已经“不年轻”了,走廊上甚至连地砖都没有铺设,却是清清爽爽的。楼梯的墙壁上挂了学生的优秀作品, 色彩鲜艳,想象丰富。上了二楼往右拐,便是会议室。会议室的前后墙壁上,印着我们教育者最熟悉的两句话:“教育是人类最崇高的事业”,“教师是太阳下最光辉的职业”。木架上摆着多个奖杯和奖项,让我印象难忘。
办学特色
学校懂得把握机遇,发展校园特色。相继以体育、文明礼仪及绿化来建设校园特色,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走在同行的前列。用各种奖项、荣誉为自己打响名堂,打出一片天地。
学校的文明礼仪教育狠抓常抓。鱼林小学的领导举了一个例子,她说,刚来的时候,学生都是顽皮的,很难教育,成绩也相当的差。在开展文明礼仪教育工作之后,有时候遇到一些学生不懂主动向师长问好的,老师们总会提醒他们,久而久之,学生就形成了一种习惯,不向师长问好心里头就不舒服了。没错,任何教育都是从规范做起,如果学生能主动做到那当然是好的,但在当前缺乏家庭教育的情况下,狠抓常抓学生的行为规范无疑是小学阶段的首要任务。曾经听过一位学者批判当前的教育:小学生学爱祖国,大学生学过马路看红绿灯,这显然是不合理的。“纸上得来终觉浅,缘知此事要躬行”,让文明礼仪成为习惯不是一时半刻就可以做到的,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甚至细节也不能忽视。
教师互相勉励,在教学教研的道路上踌躇满志。学校虽小,但志气大。来鱼林小学的教学成绩相当优异,各科课题研究的开展,更促进了教师的科研积极性。教师反思教学,撰写教学论文,开始时大家都觉得很苦,而且没有信心。而一个个事实印证了一点: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论文屡屡获奖,激励了学校老师不畏艰辛的精神,即使是匍匐前行,也要无悔无憾。
未来发展
文明礼仪教育要实行培训。学期开始,学校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我作为班主任老师,对学生文明礼仪上的转变感到很欣慰。学生变得比以前有礼貌多了,但我知道,有许多班级或班级中还有许多学生,还不当一回事。所以,我认为,可以向鱼林小学学习,学校每周可利用升旗仪式或班队课进行全校培训,而班级中每天可利用午休时间培训学生,落到实处,做得不合规范的,要求再做。向家长发文明礼仪家庭教育倡议书,讲明文明教育的意义,并要求家长以身作则,配合学校的教育,及时反映孩子的情况[2]。
让骨干人才带起头,让教师工作有干劲。学校的老师一向兢兢业业,刻苦耐劳,是教育线的前锋。教师队伍当中不乏有经验型、研究型、稳重型,挖掘老师们内在潜能,发挥其所长。骨干教师是学校教育工作的中坚力量,让他们引领教学教研,活跃科组。同事之间要形成良性竞争,互励互勉,共同进步。适当开展活动(类似心理课上的团体辅导),不仅可以锻炼身心,还可增进同事之间的感情,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益。
视频
珠海市三灶镇鱼林小学 相关视频
参考文献
- ↑ 公立小学还是国际学校?请想清楚这几个问题 ,小红书,2020-04-11
- ↑ 文明礼仪示范学校汇报材料,道客巴巴,2017-0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