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真百科歡迎當事人提供第一手真實資料,洗刷冤屈,終結網路霸凌。

「珠江三角洲」修訂間的差異檢視原始碼討論檢視歷史

事實揭露 揭密真相
前往: 導覽搜尋
气候特点
行 67: 行 67:
 
==水文特征==
 
==水文特征==
  
 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承泄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河川年平均流量3004亿立方米,在三角洲内及其诸河产流256亿立方米,使八大口门出海河川总径流量为3260亿立方米。[4]
+
 珠江三角洲河网区承泄西江、北江、东江三江河川年平均流量3004亿立方米,在三角洲内及其诸河产流256亿立方米,使八大口门出海河川总径流量为3260亿立方米。
  
 
==发展历史==
 
==发展历史==

於 2019年12月10日 (二) 05:19 的修訂

珠江三角洲,簡稱珠三角,是西江、北江和東江入海時衝擊沉澱而成的一個三角洲,面積大約5.6萬平方公里。2012年戶籍人口3024.57萬,常住人口超過5600萬。位於廣東省中南部,珠江流域下游,毗鄰港澳,與東南亞地區隔海相望,海陸交通便利,被稱為中國的「南大門」。

珠江三角洲在廣東是除了韶關府城外,中華文化最早開發的地區。兩宋以後,珠江三角洲的開發已初具規模,到了明代,是當時嶺南著名的糧食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順德、南海區、中山、番禺等地基塘農業馳名於世。多層次的農業經濟架構,又有廣州這個世界貿易大港為依託,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市場廣闊,產銷活躍。明代後期,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產商品化傾向日漸明顯,成為嶺南最活躍、最具商品意識,因而最富有創新、反傳統精神的地區。廣東近代工業的新興產業,主要從19世紀末葉從珠江三角洲一帶興起。

在地理概念上,珠江三角洲地區位於中國南部沿海,是由珠江三角洲區域內的廣東省的9個相鄰城市群所組成,包括廣東省的2個副省級市:廣州市和深圳市,廣東省7個地級市:珠海市、佛山市、東莞市、中山市、江門市、惠州市(4個區縣)和肇慶市(4個區縣)。

在區域融合發展戰略上,中港兩地政府機構、民間智囊、學術界曾分別提出珠三角灣區(1990年中)、大珠江三角洲城鎮群(2004年)、大珠三角都會區(2009年)、粵港澳大灣區(2015年)等名稱,其概念是以珠江三角洲地區的9個城市群為基礎,當中惠州市和肇慶市改以整個市為單位,並加上香港、澳門兩個特別行政區。

中文名 珠江三角洲

外文名 Pearl River Delta

行政區類別 都市圈、城市群

下轄地區 15市+2特別行政區+1特別合作區

電話區號 020、00852、00853、0755、0752、0756等

著名景點 白雲山、羅浮山、西樵山、鼎湖山等

機場 廣州白雲國際機場、深圳寶安國際機場、香港國際機場等

火車站 廣州站、深圳北站、廣州南站、佛山西站、珠海站等

車牌代碼 粵A、B、C、E、H、J、L、S、T、X、Y、Z、等

著名學府 中山大學、華南理工、香港大學等

確立時間 1994年

面積 4.22萬平方千米

別名 珠三角

國家/地區 廣東省和港澳

政府駐地 廣州、深圳、香港、澳門等

郵政編碼 510000、516001等

地理位置 廣東省中南部,珠江下游

氣候類型 亞熱帶季風氣候

方言 粵語、客家語、惠州話、閩南語等

人口 5720萬(2016年常住)

GDP總量 92000億元(2016年)

年均溫 21~23℃

地理位置

珠江三角洲是中國第二大三角洲。自晚更新世以來,由於西江、北江和東江帶來的泥沙在海灣內迅速堆積,流水沿斷裂帶發育,經歷三次海侵和3次海退的過程,逐漸形成了山丘羅列、水道如網的三角洲。

區域範圍

珠江三角洲位於廣東省和香港、澳門,包括廣東省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肇慶和香港、澳門十一個城市是中國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之一,其中澳門是全世界人口密度最高的地區。珠江三角洲也是中國南部的經濟和金融中心。三角洲地區,如廣州、深圳、珠海、佛山、東莞等等較發達特大城市。已建成通車的港珠澳大橋連接珠江口的東西部,預計可以帶動西部(粵西)的發展。

珠江三角洲的東、西、北三面都有山地、丘陵圍繞,南面向海,構成一個馬蹄形的港灣,使西江、北江和東江的泥沙在灣內堆積複合,並把港灣內外星羅棋布的丘陵、台地、殘丘連城河網,使眾多水道分8個口門出海。8個出海口門(水道)自東向西分別為:虎門水道、蕉門水道、洪奇門水道、橫門水道、磨刀門水道、雞啼門水道、虎跳門水道和崖門水道。

氣候特點

珠江三角洲地處亞熱帶季風氣候,暖濕多雨,氣候宜人;年均降水量1600~2300毫米,汛期4-9月降水量占全年的81%~85%。冬季盛行北風、東南風,年平均風速2.0~2.6米每秒,颱風一般發生在每年7-9月,每年平均1.6次。水面蒸發量1200~1400毫米,陸地蒸發量800毫米左右。多年平均日照天數240天左右。

水文特徵

珠江三角洲河網區承泄西江、北江、東江三江河川年平均流量3004億立方米,在三角洲內及其諸河產流256億立方米,使八大口門出海河川總徑流量為3260億立方米。

發展歷史

鴉片戰爭之前

兩晉及南北朝時期中原北部戰亂頻仍,漢人大量移入相對安定的江南地區,另有一定數量的漢人遷入嶺南,促進了當地的經濟開發。

海外貿易中心由交趾轉移到廣州,廣州港的海上貿易日趨繁榮。

自中唐以後,西部的陸路交通絲綢之路受到阻斷,「海上絲路」代而興起。作為海上絲綢之路的始發港和樞紐之一,廣州的繁盛景象一度達到頂峰。自開闢從廣州到爪哇和阿拉伯的航道之後,海上商船來往十分頻繁。唐政府採取鼓勵海外貿易的政策,外商可在中國自由貿易,聚集在廣州的外商有十多萬人。此時,廣州成為中國最早對外開放並從未關閉過的貿易通商口岸,不僅是全國最大貿易港,也是世界貿易大港,更同時是中西文化宗教的交流重地,各國高僧、傳教士陸續經由廣州來到中國。

由於中西陸路交通幾乎陷於停頓,兩宋海運皆十分興盛。北宋時廣州仍為最大貿易海港,前來廣州貿易及朝貢的國家超過唐代,達五十餘國。

至南宋中期,泉州成為第一大港。

元朝時期,廣州雖然在元滅宋戰爭中受到重創,但元政府派遣廣東招討使出使俱藍,招諭印度半島和東南亞國家前來通商朝貢。1286年(至元二十三年),廣州始恢復市舶司的設置。元代的廣州仍為僅次於泉州的全國第二大港,是中國對外貿易的重要港口,海上貿易同樣繁榮,航道通往亞、歐、非洲各國,來廣州貿易的國家達到一百四十餘個。

明朝初期,一改宋、元時期的對外開放政策,實行海禁,廣州成為向大部分國家的唯一開放的通商港口,重新成為全國第一大港。

珠三角地區第一個進入國際化的城市是澳門。15世紀和16世紀是地理大發現時期,當時葡萄牙打算在中國建立一個殖民據點,但在屯門及漳州嘗試建立據點均失敗而回,轉回珠江口外活動,後來退至西岸的澳門。

在1553年左右,葡萄牙人以船遇風暴,貨物被水浸濕為由要求濠鏡借地晾曬貨物進駐澳門。1554年明朝政府批准允許葡萄牙人以澳門為根據地在廣東沿海進行貿易,條件是每年須向明政府進貢。因此,澳門便成為了歐洲在中國第一個永居地,並成為外國人進入當時中國最大港口廣州港進行互市貿易的唯一途徑。

當時葡萄牙人已開始在澳門進行貿易和修建洋房居住。當時明朝實行閉關鎖國的政策,所以傳教士未能獲准進入中國傳教前,都停留在澳門。1580年羅明堅神父首次跟隨葡萄牙商人前往廣州。

1583年,羅明堅與利瑪竇、巴范濟神父獲准入居廣東肇慶活動,同年亦成立了澳門議事會進行葡萄牙社區的自治管理。

至清末時期,廣州為清朝一口通商的主要口岸,保持繁華,但不少地區仍未發展起來。

清末至民國時期

清朝鴉片戰爭失敗後,1841年,英國因看準香港位於「水深港口闊,四季不結冰」,不在地震帶的轉口環境下進行貿易,成為英國殖民地(英屬香港)。葡萄牙也於1849年強占澳門。

直至1911年辛亥革命,革命黨人推翻了滿清統治,建立中華民國,孫文就任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不久就因為武力有限,只好把權力交給北洋派的強人袁世凱,民國政府從此由北洋軍人領政。1924年6月,孫文在廣州黃埔建立黃埔軍校,另圖振起,黃埔軍校以西接近政治中心的東山區便成為當時軍、政界要人的居住場所。越秀區為市政府所在地,往西即為西關(今荔灣區),廣州發展極速,城區迅速擴大。

1949年,中華民國政府遷往台灣,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不少商賈、文人學士南下香港,為香港日後發展奠定基礎。

中華人民共和國時期

中華人民共和國在1949年10月1日建立後,因經歷土改等運動,上海、福建等地大批知識分子南逃香港。

1960年代,廣東省廣州市以特務多而聞名,當時廣州市公安局與北京公安局為全國最主要公安局(當時中國並無國安部門,故由公安部負責),當時國家經濟主力放於上海,廣東則主要緝拿特務,珠三角發展停滯。

1965年至1976年,共產中共國爆發文化大革命,不少知青上山下鄉,珠三角政治和經濟發展停滯。

1978年11月底,中共第十一屆三中全會召開,確定了以改革開放為未來政策路線,當時選擇地區作為試驗田時,廣東代表踴躍舉手,確立廣東作為改革開放試驗田的地位。

廣州當年憑藉毗鄰香港優勢,與香港採取前店後廠的方式,通過香港出口商品到歐美等諸多地區而發展,令當時處於封閉的廣州經濟有所起色。

在香港中立及特殊的地理環境下,能免受到中國大陸長期的亂局影響,例如避過清朝時太平天國起義、國共內戰、三面紅旗、文化大革命等,大量人口湧入香港,這些因素都在一定程度下推動香港經濟於戰後迅速發展,人口急速增長,香港地少人多的環境,逐步發展成為一個現代城邦、亞太區重要的工商業城市。

1980年代,中國改革開放,粵港合作,廣東珠江三角洲地區城市成投資試點,雖然香港政治上不計入珠三角,但投資者等等商人是必先經過和依靠香港才可進入中國大陸經商。香港一直是珠三角經濟區的主要投資來源,港商資金雄厚。而香港地理並與珠江三角洲鄰近,從香港進入深圳市和廣州市打通至整廣東省通商,廣東沿線接壤江西省、湖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福建省等省區進入中國內陸投資,香港便成為中國、歐美等國家對內、外進出入貿易的跳板,例如泛珠三角區域合作等。

1992年,鄧小平南巡深圳,確定了珠三角地區發展的成績。但後來指出將所賺取的資金全力發展上海,間接導致部分地區發展緩慢起來以及部分南下幹部不滿。

大約與改革開放的同時,大批農民工開始進入廣東,主要進入珠三角地區打工,連廣東各地的農民也進入珠三角地區。「東南西北中,發財到廣東」成為當時中國不少地區的流行語。大量的高學歷人才也流入廣東,有「孔雀東南飛」的說法。大量的農民工以及高學歷人才的進入為珠三角提供了各個層次的廉價勞動力,促進了珠三角經濟的騰飛。

2003年,港商於珠江三角洲雇用的工人達1千1百萬。隨着CEPA和9+2的建立,珠三角地區的合作將更加密切。地區的生產總值從1980年的80億美元急升至2005年的2321.7億美元。

語言交流

珠江三角洲是漢族廣府民系最重要的聚居地,故絕大部分地區通行粵語,包括廣州、珠海、佛山、東莞、中山、江門、惠州的龍門縣、肇慶城區、深圳的寶安區、羅湖區、南山區和福田區,以及香港、澳門等。惠州的惠城區、博羅縣,深圳的龍崗區、鹽田區亦有分布。

珠三角粵語可分為粵海片、四邑片和莞寶片。

粵海片粵語流行於廣州、珠海、佛山、中山、江門、肇慶城區、惠州龍門縣和香港、澳門。香港、深圳、東莞居住在海上的原住民疍家人說的疍家話也屬粵海片粵語;

四邑片粵語主要流行於江門和靠近江門的珠海斗門區一帶,中山古鎮;

莞寶片粵語流行於東莞、深圳的寶安區、羅湖區、南山區、福田區和廣州的增城區。[來源請求]香港原住民,深圳的廣府系原住民方言如圍頭話也屬莞寶片粵語。

近年來,隨着政府「推廣普通話」之政治工程以及眾多外省來粵務工人員會集珠三角,普通話這種廣東的舶來品開始漸漸地成為一地語言之主流甚至取代原有語言。

文化交流

廣府文化

廣府人主要由早期中原移民與古越人雜處同化而成。廣府民系文化特徵以珠江三角洲最為突出,既有古南越遺傳,更受中原華夏文化影響,又受西方文化及殖民地畸形經濟因素影響,具有多元的層次和構成因素。

廣府民系分布的地域西江、北江流域及珠江三角洲在廣東是華夏傳統文化最早開發的地區。

兩宋以後,珠江三角洲的開發已初具規模,到了明代,是當時嶺南著名的糧食和多種經濟作物的生產基地,順德、南海區、中山、番禺等地基塘農業馳名於世。

多層次的農業經濟架構,又有廣州這個世界貿易大港為依託,農副產品和手工業產品市場廣闊,產銷活躍。明代後期,珠江三角洲的農業生產商品化傾向日漸明顯,成為嶺南最活躍、最具商品意識,因而最富有反傳統精神的地區。

廣東近代工業的新興產業,主要從19世紀末葉從珠江三角洲一帶興起。經濟發達推動了文化的興盛,珠江三角洲地區從宋代以來,人文興旺,一直居於全省人才優勢的地位。廣府文化的中心城市廣州,自古以來是廣東乃至嶺南區域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

在建築、藝術、宗教、戲劇、音樂、文學、繪畫、工藝、飲食、園林、風俗等各個文化領域,處處表現出悠久的歷史淵源和鮮明的個性,給人以多層次、立體的和豐富的感受,使廣府文化在廣東各民系文化中占有優越的地位。

粵劇

粵劇又稱大戲或者廣東大戲,源自南戲,自明朝嘉靖年間開始在廣東、廣西出現,是揉合唱做念打、樂師配樂、戲台服飾、抽象形體等等的表演藝術。粵劇每一個行當都有各自獨特的服飾打扮。最初演出的語言是中原音韻,又稱為戲棚官話。到了清朝末期,文化人為了方便宣揚革命而把演唱語言改為粵語,使廣州人更容易明白。粵劇名列於2006年5月20日公布的第一批518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之內。

粵劇流行於廣東、廣西、台灣和港澳。在新加坡、馬來西亞、越南、緬甸、柬埔寨、菲律賓、印度尼西亞、澳大利亞、美國、加拿大、墨西哥、古巴以及中南美洲等有廣東華僑聚居的地區,都有粵劇的演出。粵劇是溶匯明清以來流入廣東的海鹽、弋陽、崑山、梆子等諸腔並吸收珠江三角洲的民間音樂所形成的以梆子(京劇稱西皮)、二黃為主的中國南方一大劇種。

清雍正五年間,北京名伶張五,人稱攤手五,因躲避清遷的追捕,化裝易服逃亡來粵,寄居於佛山鎮大基尾以京劇崑曲教授紅船子弟(粵伶以紅船為交通工具,「紅船子弟」便成為粵劇藝人的代稱),建立「瓊花會館」,是粵劇界最早的戲行組織,佛山遂被稱為粵劇的故鄉。

其時佛山多迎神賽會,逢神誕必要上演粵劇,清代有一首竹枝詞描寫了這一盛況:「梨園歌舞賽繁華,一帶紅船泊晚沙,但到年年天貺年,萬人圍住看瓊花」。粵劇的名稱,雖在清光緒年間才出現,但其源流卻可以追溯到四百多年前的明代中葉。建國以前的三十年間,粵劇基本上分為「省港大班」與「過山班」(或稱「落鄉班」)兩大派系。「封仔封王」的李文茂,是世界戲劇史上絕無僅有的由藝人成為農民起義領袖。

首任粵劇「八和會館」會首的鄺新華,不但是「同治中興」的代表,也是著名的文武老生,清末民初之交,更是群星閃耀,名伶輩出,如千里駒、肖麗湘、小生聰、周玲利、李雪芳等等,俱皆馳名于海內外。千里駒有「花旦王」之稱,李雪芳則被康有為譽為「南雪北梅」,與梅蘭芳並提等,在美國多年,也深受歡迎。三十多年來,思想和藝術質量較高、比較經得起時間考驗的傳統劇目,有《平貴別窯》、《羅成寫書》等。新編的歷史題材和現代題材劇目中,影響較大的,有《搜書院》、《關漢卿》。移植改編的劇目所占比重最大,其中較好的有《柳毅傳書》、《寶蓮燈》。

舞獅

舞獅有南北之分,南方以廣東的舞獅表演最為有名。獅子是由五彩布條製作而成的,每頭獅子都由二個人舞獅合作表演,一人舞頭,一人舞尾,在表演過程中,舞獅者要以各種招式來表現南派武功,非常富有陽剛之氣。它是廣東各個節慶日中最常見的表演活動。

飲食

廣東的飲食天下聞名,廣州菜是粵菜的代表。

粵菜

即廣東地方風味菜,是中國著名四大菜系之一,它以特有的菜式和韻味,獨樹一幟,在國內外享有盛譽。

廣東地處中國南端沿海,境內高山平原鱗次櫛比,江河湖泊縱橫交錯,氣候溫和,雨量充沛,故動植物類的食品源極為豐富。同時,廣州又是歷史悠久的通商口岸城市,吸取了外來的各種烹飪原料和烹飪技藝,使粵菜日漸完善。加之旅居海外華僑把歐美、東南亞的烹調技術傳回家鄉,豐富了廣東菜譜的內容,使粵菜在烹調技藝上留下了鮮明的西方烹飪的痕跡。

「粵菜」是由廣州菜、潮州菜、東江菜組成,而以廣州菜為代表。其有着悠久的歷史,早在二千年前西漢人所著的《淮南子》一書中,就有「越人得蚺蛇以為上餚」的記載,南宋人也誇張描述:粵人「不問鳥獸蛇,無不食之」,在公元前122年左右的南越王第二代王趙胡墓中已有燒乳豬用的爐、叉和乳豬殘骨等物。1956年,舉辦了第一次大型「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展出和介紹的菜品有5457種,點心825種,盡顯廣東飲食文化之精華。

廣州菜是在匯集我省各地優秀民間美食的基礎上不斷地吸取中國各大菜系之精華,借鑑西方食譜之所長,融匯貫通而成一家的。廣州菜用料廣博,選料精細,技藝精良,善於變化,品種多樣。1956年「廣州名菜美點展覽會」上介紹的菜品便有5447個。與菜品有淵源關係的點心815款,小吃品數百個。廣州菜是粵菜的主體和代表。

除了正式菜點,廣東的小食、點心也製作精巧,而各地的飲食風俗也有其獨到之處,如廣州的早茶,潮汕的功夫茶,這些飲食風俗已經超出「吃」的範疇,成為廣東的飲食文化。

生物生態

浮游生物

珠江三角洲浮游植物生物量及組成(毫克/升):浮植物總計1.63,硅藻87.4%,綠藻4.9%,藍藻1.9%,甲藻1.5%,金藻黃藻0.4%,裸藻7.8%。

浮遊動物有原生動物(種) 34,輪蟲(種) 38,枝角類(種) 26,撓足類(種) 49,合計(種) 147。底棲動物數量、生物量:1981年個體數(個/㎡) 249.601,1981年生物量(g/㎡) 29.654,1982年個體數(個/㎡) 163.548,1982年生物量(g/㎡) 28.492,平均個體數(個/㎡) 206.575,平均生物量(g/㎡) 29.073。

植物資源

珠江三角洲生長亞熱帶常綠闊葉林,不生長赤道性植被,但熱帶性的卻不少,雖然今天人工開墾使天然植被消失,但在一些村前村後的「風水林」和「雜木林」中,仍可見熱帶樹種殘存,如格木(Erythrophyleum fordii)、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等,表明古代山丘台地是熱帶季風雨林植被分布區。在山谷還見有海芋(Alocasia macrorrhiza)、野芭蕉(Musa balbisiana)群叢分布,林下灌木、藤本、草本植物亦以亞熱帶種屬為主,每成優勢群落。今天廣泛分布的榕、木棉、魚尾葵、鳳凰木亦為亞熱帶樹種。珠江口紅樹林中,有秋茄(Kandelia candel)、木欖(Bruguiera gymnorrhiza)等,沙灘上有海刀豆(Canavalia mariti-ma)、厚藤(Ipomca pescaprae)、海杧果(Cerbera manghas)、耐鹽植物——老鼠簕(Acanthus ilicibolius)等,在東莞、寶安、深圳、珠海均有分布,據1983年航片量算達5000畝以上,組成紅樹林植物達11科13種。

在三角洲區常見種達500多種,也反映出亞熱帶特點,分屬130多科373屬(陳樹培,1984),其中純熱帶屬占42%,連泛熱帶性屬計則達53%。鼎湖山區熱帶屬占62%,熱帶種占56%,即1291種,羅浮山沖虛觀風水林146屬中,泛熱帶屬占91%(鄭芷青,1987)。常綠季風雨林植被多為風水林及雜木林,多屬次生性,是一種亞熱帶區系成分為主的類型(王鑄豪,1982),面積不廣。在廣大台地低丘區多為常綠灌叢。熱帶成分為主的草坡,生長在磚紅壤性土層之上,易發生水土流失。食蟲植物豬籠草(Nepenthes mirabilis)等都是亞熱帶性植物。亞熱帶植物生態特徵也充分反映在常見的栽培樹木中,如板根、氣根、支柱根可見於榕樹,能獨木成林;老莖生花現象見於楊桃,木菠蘿;全年生花見於白蘭、扶桑;鋃鉗葉見於杧果;衰頹葉見於杧果、荔枝;滴尖葉見於菩提樹。這些亞熱帶植物生態特徵和這裡是亞熱帶季風雨林分布區相一致。其中如白木香(即土沉香)在明代曾廣泛種植在東莞縣,成為東莞名產,稱「莞香」。這都說明珠江三角洲是南亞熱帶性三角洲。

動物資源

三角洲是水網區,以沼澤、窪地和低平林野為主,故也棲息不少典型亞熱帶巨型動物,它們也反映出三角洲原來的亞熱帶特點。如亞洲象、馬來鱷、孔雀等在古書即有不少記述,或更有化石為證。如三國時廣州地方仍有鱷魚生長,《水經注》稱:「黿鼉鮮鱷,珍怪異物,千種萬類,不可記勝」,今天平洲漁民亦曾在河道中采出鱷魚頭骨,說明廣州有鱷。順德、新會且有成條鱷魚骨骼出土,大林的(棠下)14C測定為3020±80年,勒流的為2540±105年。東莞南漢還有象群害稼記載,作者亦曾在廣州古西湖區採得象脛骨於淤泥層中,《南海志》(元)尚記有象的生存。孔雀則在晉代時開平、唐時新會均有記載。可見珠江三角洲自古以來,即為熱帶動物分布之地,其中象牙已被獵用,作商品看待,唐《北戶錄》載:「牙小而紅,堪為笏裁,亦不下舶來者」。鱷魚因吃人畜故被記錄下來,它和長江的揚子鱷很不相同,與今天南洋群島灣鱷(Crocodilus porosus)、馬來鱷(Tomistoma sp.)一致。而象則為亞洲象(Elephas maximus)。今天由於三角洲不斷開發,人口增加,林木破壞,它們已被獵食殆盡。

主要經濟魚類有鰣魚、花鰶、鳳鱭、七絲鱭、銀魚、鰻鱺、花鰻、青魚、草魚、鱤魚、䲘魚、赤眼鱒、海南紅鮊、大眼紅鮊、條魚、廣東魴、鯿魚、黃尾密鯝、刺䰾、南方白甲魚、鯪魚和唇魚等。

生態環境

從地理環境組成各要素如地貌、氣候、水文、植被和動物分析,珠江三角洲是個南亞熱帶性三角洲,與黃河不同,地貌水文上表現為多汊道的良好水網,廣寬深水河道眾多;氣候上熱量和輻射豐富;植被生長旺盛,種類眾多,動物繁生,對工農業生產至為有利。從類型上看,珠江三角洲與紅河及湄公河三角洲等熱帶型三角洲近似。

粵港澳都市圈

粵港澳都市圈分別由三地的簡稱粵、港、澳組合而來,通常所說的「大珠三角」即「粵港澳」。決定提出「建設大珠三角優質生活圈」,和「建設亞太地區最具活力和國際競爭力的城市群」,建設深港、廣佛、珠澳核心都市區。

《意見》中提出從城市規劃、金融服務等多個層面推進粵港澳合作,加快建設世界級城市群,打造具有國際競爭力的大珠三角城市群區域。到2012年,粵港澳力爭形成全球最具核心競爭力的大都市圈之一,推進粵港澳合作共建世界級城市群。 如今粵港澳都市圈已超越倫敦都市圈成為世界第三大都市圈。

參考文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