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环渚乡双丰村

环渚乡双丰村争创“全面小康建设示范村”工作总结双丰村行政区划属于吴兴区环渚乡,位于湖州市东北方,距湖州市区约13公里,东、南、西分别与织里镇沈溇村八里店镇戴北村、本乡大钱村相邻,北临太湖约二三百米。建成后的村中心公园环境幽雅,景观秀丽。全村现有农户560户,总人口2060人,下辖9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近几年来,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我村坚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发扬努力拼搏、艰苦创业的精神,以经济建设、村级班子建设、文明建设和环境建设为抓手,按照“村美、户富、班子强”的总体要求,大力开展全面小康示范村建设。[1]

中文名称: 双丰村

行政区类别: 村

所属地区: 湖州市

地理位置: 浙江湖州市吴兴区环渚乡

人 口: 2060人

目录

建设

精神文明建设

美在民风秉承“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都要硬”的建设纲领,村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显著进步。本村本来就民风淳朴,勤俭节约,家庭和睦,但由于农村文化生活严重缺乏,不可避免地有聚赌为乐、攀比等陋习。在示范村的创建过程中,我村以提高村民素质为目标,倡导良好的社会风气,扎实有效地开展了文明家庭创建活动,文明率达到40%,计划生育符合率达100%,义务教育入学率达100%。通过文化下村、远程教育、文化俱乐部、宣传橱窗等有效载体,结合中心主题,宣传党的政策、法律法规、科普知识,丰富了群众的文化娱乐活动,消除了社会不良陋习及其所带来的恶劣影响。原有的垃圾乱倒,废物乱扔的不良现象基本消除。我们全力抓好社会治安,创建平安环境。强化群众安全意识,加强法制宣传阵地建设,突出重点,经常性地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引导全体村民学法、知法、守法、用法。同时,经常性的开展群防群治工作,社会治安状况明显好转。然后,服务群众,搞好社会福利事业。经济的发展为社会事业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有线电视入户率达90%以上,已建成的中老年活动室和计划生育宣传阵地,提高了村民文化素质。社会公共服务设施齐全村部一楼设立幼儿园,内部教学设施齐全,有较好的卫生保健条件,有具有任职资格的专职幼儿教师1名,各种工作制度齐全。中老年文化阅览活动中心占地面积120平方米,拥有各类书刊十多种,24寸电视机一台,DVD1台,桌子10只,椅子36只,活动室容量可达60人。公共体育设施:双丰村中心设有农民公园和健身广场,并配有健身器材和休息亭。

政治文明建设

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创建规范工作机制根据双丰村的实际情况,从加强领导、科学、合理安排着手,村里专门成立了创建示范村领导小组,由村支部书记、村主任为组长,村两委会成员为组员,下设两个工作小组,由村两委会成员和6位村民代表组成。为了更好地落实工作,我村制定了科学合理的示范村创建计划,从整体上部署创建工作。在规划中着重围绕中心示范村建设;合理布局,提高基础设施标准,融现代性、标准性和地方传统性于一体;明确目标,制定计划,落实责任,使整个示范村创建工作得以有条不紊地进行。同时,开展了党员干部联系困难户扶贫送温暖活动,千方百计帮助困难群众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各类问题。在提高服务水平的同时,使干群关系、党群关系进一步融洽,领导班子的号召力、凝聚力得到进一步增强。政务、财务公开,加强民主管理政务公开:凡是涉及到农户利益以及群众关注的重大事项,按照“一事一议”的要求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建立健全全村财务制度:明确按照法律法规进行会计核算,实行村帐乡代管制度。同时,由村民代表推选民主理财小组,按月清帐理财一次,做到村帐定点定时公开,逐笔公开,接受群众的监督和质询,真正做到“还干部一个清白,给群众一个明白”。政治文明的建设增强了干群互信,全面提升了村支部和村委会的领导力。统一思想,大力宣传,注重引导,发动全民参与创建工作自从我村创建示范村单位后,我们立即行动起来,加大宣传力度,召开了全村村民大会,使这项创建活动家喻户晓,让群众真正明白了创建示范村是涉及到所有农户福祉的大事,建设美丽家园是每个村民义不容辞的职责,从而进一步增强了创建工作的主动性和群众性。

生态文明建设

态农业工程建设无公害草莓、蔬菜、水稻生产基地,推广“畜—沼—果—菜—粮”和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等生态农业模式和技术;调整产业结构,重点发展“两高一优”农业,以瓜果、蔬菜等特色无污染、节水农业为抓手。发展循环农业,一方面,沿“食物链”循环,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另一方面,沿“加工链”循环,提高产品附加值。

未来发展特点

通过实地踏勘和调查,结合湖州市村庄发展的总体趋势,总结出未来村庄发展的几个特点:(1)、从业类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农业机械的发展、化肥及农药的使用、耕作技术的改进,农业投入的劳动力大为减少,村民开始从单纯从事农业逐步向从事农业、工业及部分三产服务业转变。(2)、居住人群。由于很多农村人口在城区和戴山集镇打工或办厂,使得村内实际居住人口逐步减少,呈现以老人、妇女、小孩为主的人群。(3)、交通方式。随着道路网络系统的不断完善,通过公交、摩托车、电动车、小汽车等交通工具出行的人不断增多。4)、生活方式。随着城市化的不断推进,信息网络的不断完善,现代化的城市生活方式将被村民所采用,使用上了煤炉、液化气灶、抽水马桶等设施,困扰农村多年的草堆、草房等问题可望解决,改厨、改厕条件基本具备,从而有效的改善了村落环境;此外,生活逐步闲暇化,对良好的村落环境、惬意的公共活动中心等要求越来越强烈。2、引进知识,注入活力目前村里整体知识水平不高,农业科技含量低,有必要输出年轻后备干部、农业技术人员参加培训和深造。同时,引进应届大学毕业生。年轻人才的引进,不仅仅是引进了知识,同时也引进了活力和新观念,能够引领村里和外界接轨。3、招商引资,增加农产品附加值村里企业少,但是剩余劳动力多,尤其是妇女同志,一般负责家庭事务。家庭事务灵活性大,机动时间多,如果有就近的企业招收她们做工,是家庭增收的好方式。或者联系市里的企业,村里组织人员承包一项工作,再由村里分发给妇女们,计件工资。村里的农产品如蔬菜都是以初级农产品的方式出售,利润相对较低。可以村里集资建厂,建设集体企业,利用产地近、地租便宜和廉价劳动力的优势,发展农产品的加工企业。或者招商引资,吸引农产品加工企业在村里建设加工用地。既可以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又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

创建工作中的体会

尊重农民群众,调动和发挥其巨大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是搞好工作的重要基础。在建设过程中,极大多数农民群众是理解的、支持我们,但也有少数个别农民群众由于法律意识浅薄,产生许许多多矛盾和问题,从实际出发,在工作中有效地解决矛盾和问题,维护了大多数农民的利益,我们认为任何工作,要同农民群众讲法律、讲文明,大力提倡精神文明,法制社会,充分发挥相信和依靠群众,才能脚踏实地把工作做好。建章立制,注重长效管理是巩固示范村建设成果的有效保证。我们在工作中,我们边整治建设、边管理,落实专门的管理和经费,并制订好长效管理的监督制度。通过长效管理,有利于对问题进行查漏补缺,加于完善;有利于破除陈规陋习,养成崇尚健康文明的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有利于促进城乡一体化进程;建设成最佳农村居住环境。今后,我们要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更快的步伐发展壮大集体经济,不断加强基层组织建设,完善各项制度,坚持长期管理,为早日实现小康示范村而奋斗!

简介

村级集体经济不断提高,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全村经济社会发展走上健康协调之路,为实现建设现代化新农村夯实了基础。在创建示范村过程中,我们主要抓了以下几项工作:一、物质文明建设村庄规划合理,基础设施完善本村委托湖州市规划与建设局,由海口市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杭州分院编制了《环渚乡双丰村村庄建设规划》。经吴兴区人民政府和市建设局批准,按照中心村规划建设缩并自然村、节约土地、提高土地利用率的原则分期实施。中心村配置村委办公楼、幼儿园、活动室、卫生室、小卖部、公园、厕所等设施。新增村中心公园,设置游步道、景观小品、游乐休息设施等。主干公路长4公里,宽6米,达到四级公路标准。投入120万对村内主干道均实施硬化,硬化率100%。村内主干道和公共场所均安装了路灯,实行了道路亮化。农民积极参加社会保障。2007年我村集体经济总收入252510元,人均123元。人均纯收入达到9138元。全村总人口2060人,参加合作医疗(大病统筹)人数1957人,参与率达到95%。土地利用规范合理建设规划区不占用耕地,所有建设项目既符合市土地利用规划条例,又符合村庄总体规划要求。严格依法办理用地审批手续,根据用地紧凑的现状,充分合理利用土地资源。为了提高土地利用率,采取拆旧建新和逐步调整、分散的建房布局,形成相对集中的中心村,以集约化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视频

双丰村2019春节晚会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