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王鸣韶(1732年-1789年),原名廷谔,字夔律。江苏嘉定人。

王鸣韶王三锡秦怡陆遵书 山水原图链接 来自艺狐在线图片

王鸣盛之弟。善于诗,工书画,与王三锡王廷元王廷周并称“后四王”。王鸣盛入京任官,由鸣韶独养双亲,好旅行,每有名胜必前往游览。尝以画卷寄邵圮,由钱大昕题其后,有“石谷(王翚)密致,墨井(吴历)超逸,兼而有之”语。王鸣盛选辑《江左十二子诗》,列鸣韶于其中,论者不以为私。钱大昕早年入赘王家,举业不顺遂,稍受妻族白眼,只有鸣韶待他如亲人。[1]乾隆五十四年卒,年五十八。

目录

湖南省图书馆藏王鸣韶稿本《鹤谿文稿》考辨

清代文人别集数量繁伙,“清人别集丛刊”也陆续得以刊印。但由于清代文献繁复,仍有不少清人别集深藏于各地图书馆,学界了解甚少。清代著名藏书家、同时也是清代书画史上“后四王”@之一的王鸣韶所撰稿本《鹤谿文稿》就是较为稀见的清代别集之一。作为有清著名史学家、经学家和考据学家王鸣盛的胞弟,王鸣韶虽然在藏书史和书画史上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但其文学创作情况及其在文学史上的地位和影响却鲜为人知悉。《鹤谿文稿》一书收录有王鸣韶不同时期24类各体文章192篇,充分反映了王鸣韶在文学创作层面的成就;且稿本正文前后留存有清代以来著名学者钱大昕、朱春生、汪照以及民国时期藏书家叶德辉、叶启勋的亲笔题识、序跋多则,则凸显出稿本传承的渊源有自;而清代“吴中七子”之一的文学家王昶(兰泉)针对稿本文章作了批校,其有关诗学观念的评点颇具文学批评特质。所有这些,对于深人了解王鸣韶生平交游、文学创作以及诗学观念等均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评价

据钱大昕《鹤溪子墓志铭》(《潜研堂文集》卷四八)。《墓志铭》云:“性落拓,澹于荣利,而好为诗古文,兼工书画。外舅论诗宗眉山、剑南,真书似裴、柳,。行书似李北海,鹤溪子尽得其传。又与邑高士周晋瞻牧山谈画理,遂精其艺,与陆孝廉即仙称二妙云。”王昶《蒲褐山房诗话》:“殚精散体文,亦极得嘉定四先生矩蠖。”(《湖海诗传》卷三○)《国朝文汇》乙集卷三三录其《太仓州钟楼铜钟记》文一篇。

注释

  1. 钱大昕〈鹤谿子墓志铭〉云:“岁时,中外姻娅聚㑹谐谑,予或稍屈,鹤谿子必助予搘拄之,以是知其遇予特厚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