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啟主選單

求真百科

變更

王大珩

移除 137 位元組, 4 年前
参考资料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大珩'''(1915.2.26─2011.7.21),汉族,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
<p style="text-indent:2em;">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p style="text-indent:2em;">1938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1948年回国。归国后,王大珩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他先后主持制成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和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等。
<p style="text-indent:2em;">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Infobox person
| 姓名 = 王大珩
| 图像 =[[File:王大珩 .jpg|缩略图|居中|250px| ]]
| 图像说明 =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722/Img314172539.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8E%8B%E5%A4%A7%E7%8F%A9 图片 自360网]          
| 出生日期 = 1915年2月26日
| 出生地点 = 日本东京
| 知名于 = 研制中国第一埚光学玻璃<br>第一台电子显微镜<br>第一台激光器 <br>
}}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大珩'''(1915.2.26─2011.7.21),汉族,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省吴县(今苏州市。“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中国科协副主席、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被誉为“中国光学之父”。<ref>[http://www.xinhuanet.com/politics/2019-01/08/c_1123961258.htm 王大珩:开创新中国光学事业的“追光者”],新华网,2019-01-08</ref>
<p style="text-indent:2em;">193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物理系。
<p style="text-indent:2em;">1938年,赴英国留学,先后就读于帝国理工学院、谢菲尔德大学。1948年回国。归国后,王大珩开拓和推动了中国光学研究及光学仪器制造、特别是国防光学工程事业,曾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
在雷射技术、遥感技术、计量科学、色度标准等方面都作出了重要贡献,是高科技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倡议并促成中国工程院的成立。他先后主持制成中国第一片光学玻璃、第一台电子显微镜、第一台激光器和第一个遥感科学规划等。
<p style="text-indent:2em;">2011年7月21日,王大珩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
 
== 简介 ==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大珩(wang da heng)(1915.02.26—2011.07.21),男,小名英东,1915年2月26日生于日本[[东京]],原籍江苏吴县(今苏州市)。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国际宇航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协第三届副主席,著名光学家,中国近代光学工程的重要学术奠基人、开拓者和组织领导者,“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获得者,杰出的战略科学家、教育家,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现长春理工大学)名誉校长,哈尔滨理工大学名誉校长,中国计量学院名誉校长,中共十二大代表,第三至六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三、七届全国政协委员。王大珩先生因病于2011年7月21日13时02分在[[北京]]逝世,享年96岁。<ref>[http://www.cas.cn/zt/rwzt/wangdaheng/wdhjj/ 深切缅怀王大珩院士 ] ,中国科学院 ,2011-07-21] </ref>
== 人物生平 ==
<p style="text-indent:2em;">1995年1 月,获1994年度“何梁何利基金优秀奖”。
<p style="text-indent:2em;">1999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决定,授予王大珩“两弹一星功勋奖章”。<ref>[https://www.360kuai.com/pc/9b54e13f69bfac10b?cota=3&kuai_so=1&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王大珩:光照万丈 膺啸东方],快资讯,2019-07-22</ref>
==人物影响==
===长春理工创始人===
<p style="text-indent:2em;">作为一名杰出的教育家,王大珩院士亲手创办全国唯一的光学专业高等院校——长春光学精密机械学院 (后更名为长春理工大学)。自从50多年前王大珩院士创建了这所学校,便与她结下了“不了的情缘”。在长春理工大学的发展历程中,王大珩院士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多年来,他“尽瘁报国,博大精专,求实创新,虚怀若谷”的科学精神早已成为长春理工人心中的一束智慧之光、科技之光,照亮学校前行的道路。
{{Infobox person | 图像 =[[File:王大珩1.jpg|缩略图| 居中|250px350px| ]]| 图像说明 =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722/Img314172539.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8E%8B%E5%A4%A7%E7%8F%A9 来自360网] }}    [[File:王大珩1.jpg|缩略图|350px|[http://photocdn.sohu.com/20110722/Img314172539.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8E%8B%E5%A4%A7%E7%8F%A9 来自360网]  
===创建学校===
<p style="text-indent:2em;">由于他在中国国防光学科研中的突出贡献,王大珩1980年获全国劳动模范称号。1985年,上述靶场光测设备以“现代国防试验中的动态光学观测及测量技术”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王大珩是首席获奖者。
===社会活动家===
<p style="text-indent:2em;">在担任长春光机所所长时期,王大珩的科学组织活动早已超越一个研究“863计划”4位倡议者。<ref>[http://www.81.cn/2019zt/2019-09/04/content_9611552_2.htm 王大珩:“863”计划的主要倡导者 ] ,中国军网 2019-09-04]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所的范围,由他主持制订了1956年及1964年全国光学与应用光学科学规划,参与制订了全国计量科学规划以及仪器仪表行业发展规划,其中由他拟订的一些重大措施建议,对促进光学、计量和仪器仪表事业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
<p style="text-indent:2em;">王大珩一心关注着科学技术发展的脉搏,以敏锐的科学预见性,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关键时刻,对中国一些重大科技发展方向提出重大建议。70年代末,他和中国核物理学家王淦昌联名向[[聂荣臻]]副总理提出请求给予投资,建立相当规模的激光核聚变装置的建议,在聂副总理的支持下,终于在1986年建成中国峰值功率超过1012瓦的强脉冲激光试验装置,使中国在实验室研究核爆机理方面在世界占有一席之地。1986年3月,王大珩鉴于[[美国]]战略防御倡议(SDI)和西欧尤里卡计划等高技术计划对世界各国造成的影响,由他发起并与王淦昌、杨家墀、陈芳允等三位科学家联名向国家最高领导提出了“关于跟踪研究外国战略性高技术的建议”。这个建议很快得到中央批准,并演变发展为“863计划”。其主要目标是在选定的生物、航空、信息、自动化、新材料、能源、激光等七个高技术领域跟踪世界先进水平,缩小同发达国家的差距。这一计划的实施,使中国高技术追踪国际水平的研究不断取得累累硕果,对中国20世纪末乃至21世纪初高科技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ref>[https://www.xzbu.com/8/view-9016670.htm 王大珩:中国光学之父 ] ,中国论文网]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他以中国科学院技术科学部主任、学部委员、全国政协委员、中国科协副主席等身份,以他渊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科学实践经验对科技活动发挥作用和施以影响。他联合其他学部委员向国家提出的加强中国基础科学研究、发展中国高技术产业、增加科技投入以及建立中国工程科学研究院等重大建议,都对中国科技发展决策起到重大影响。
===战略推动者===
<p style="text-indent:2em;">正当北京处于“非典”肆虐的非常时期,2003年5月温总理视察北京航王大珩与夫人在韶山合影
{{Infobox person | 图像 =[[File:王大珩2.jpg|缩略图| 居中|250px350px| ]]| 图像说明 =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722/Img314172539.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8E%8B%E5%A4%A7%E7%8F%A9 来自360网] }}]]
<p style="text-indent:2em;">空航天大学并向广大师生作了重要讲话,就发展[[中国]]大型飞机动情地说道:“最近我收到王大珩先生的一封信,我准备给他回信。他信里最惦记的是中国大型飞机的发展问题。解放五十多年了,我们能造汽车了,能造战斗机了,但是我们还不能造大型客机。我总想什么时候中国的大型飞机能够研制成功并且上天。我相信,这个愿望是能实现的,可是实现这个愿望是非常艰巨的……”。几周后[[温总理]]亲自上门看望了王老,共同探讨发展中国航空工业的战略。按照温总理对大珩老上书的批示,2003年10月大型飞机正式列为中国中长期科技规划重大专项论证项目。
<p style="text-indent:2em;">明确目标、坚定方向
<p style="text-indent:2em;">1978年9月,在百忙工作中第二次来校参加第一批新生开学典礼。在典礼会上讲话中说:为什么我们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学习多有建树和成就,是因为国外仪器仪表设备先进。当初我校归属科学院,其目的就是要培养仪器研究开发专门人才,创建技术物理系并强调技术物理、精密机械、材料科学、电子技术、计算机与科学管理等专业设置及专业间协调配合,在打好坚实理论基础同时,尤其强调普通物理实验和专业性实验,建立开放型实验室,让学生自己动手维护和修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既要会做实验还要会设计实验。专业课老师要搞科学研究,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技能,走教学、研究、生产三结合道路,才能培养出高素质科技人才。要注重校图书馆建设,图书馆的藏书量标志一所大学的学风和实力,是师生营养知识的宝库。据了解,我校毕业生普遍受到大学、研究所和企事业单位好评,很多成为专业技术骨干。有位大学教授曾对我们老师说:“很感谢你们考来我们学校的硕士和博士研究生都是好学生。”我们老师说:“是我们按王大珩校长的办学套路培养出的学生,这得感谢王校长。”
{{Infobox person | 图像 =[[File:王大珩3.jpg|缩略图| 居中|250px350px| ]]| 图像说明 = [http://photocdn.sohu.com/20110722/Img314172539.jpg 原图链接] [http://image.baidu.com/search/index?tn=baiduimage&ct=201326592&lm=-1&cl=2&nc=1&ie=utf-8&word=%E7%8E%8B%E5%A4%A7%E7%8F%A9 来自360网] }}]]
<p style="text-indent:2em;">功勋卓著、平凡质朴
 <p style="text-indent:2em;">自1978年任校长,1984年和1995年当时的机械工业部连续聘为我校的名誉校长。三十多年来,老校长身兼多项重要职务,不管工作怎样繁忙,逢请必到,即使路过也要到学校来听一听看一看,和老师学生见见面。1982年7月,老校长刚从北京来到长春,第二天就安排与在长春生产实习的七九级学生开座谈会,其中有位女学生用英语汇报,王校长听了非常高兴,勉励学生都要高标准要求自己。1983年7月,老校长家在长春没有搬进北京,自己单身住在[[北京]]友谊宾馆,应在京做毕业论文的七九级学生要求,在宾馆楼外找个有台阶的地方,用了一上午时间和师生会面交谈。后来知道宾馆不能随便进入,楼内会议室是给首长和外宾用的,只好选择在楼外。老校长每次来校都带来科学技术的最前沿信息,每次讲话中都有中国科学发展前沿内容。如在1995年9月来校讲话中包括讲述信息高速公路现状与发展前景的内容。1998年4月有关学校学科规划征求老校长意见,老校长立即表示“我去!”当时老校长夫人顾教授说:“4月份[[哈尔滨]]停暖气,太冷。能否下个月去?”老校长立即说:“我是校长,我得马上去!”随即往天津打电话联系母国光院士,母国光院士愿意陪同前往。(母国光院士是[[天津]]南开大学原校长,长春光机所应用光学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曾是王校长的研究生。)来到学校后,安排住学校附近和兴路一所宾馆,晚上临进宾馆门时,老校长停下脚步问:“为什么不住学校招待所?”校办负责人回答说:“因为有母院士。” 老校长才同意住下。离校前校办打算给两位院士每人一盒精品人参、一盒鹿茸。经过了解后根本没敢做出来,也没敢说,怕惹两位院士发怒挨批评。老校长经常坐飞机都是坐普通舱,不坐头等舱。1995年老校长与清华大学同班同学何泽慧院士3去漠河观看彗星,路过哈尔滨也要到学校走走看看。当时学校接待的同志看两位院士穿的鞋太单薄,给他们买双北京厚棉鞋,两位院士非要给钱不可。临回北京上飞机前硬把钱塞到接待同志的衣袋里。2000年9月6日,哈尔滨理工大50周年校庆,85岁高龄的老校长又重返学校。视察校园和实验室后,接受校报记者采访时说:“高等学校的教育要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要尊重实践的需要,要切实做到科学与技术,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本科教育一定要强调基础宽厚、理工科也要注重提高学生的文化修养,做到全面发展,适应未来建设需要。”如今老校长的谆谆教导和慈祥面孔记忆犹新深刻难忘。我们的老校长功勋卓著,身处尊位,学高八斗,却始终保持清廉简朴,从不用高档营养品,所得奖金几乎全部捐出。在和师生相处中,为人谦和,平易近人,行端身正,不图名利,展现出一心为国为民的科学家平凡质朴的生活本色,这些都将成为我校世世代代继承的宝贵精神财富。<ref>[https://www.360kuai.com/pc/9d00f64e41d759388?cota=4&sign=360_57c3bbd1&refer_scene=so_1 两弹元勋之-王大珩 ] ,快资讯 , 2019-05-11] </ref>
<p style="text-indent:2em;">[[哈尔滨]]理工大学师生为失去我们崇敬的老校长而万分悲痛,我们将化悲痛为力量,铭记王大珩校长要我们有:“献身的精神,求实的态度,革新的气质,勤俭的作风,集群的性格,乐观的情操”的谆谆教导,秉承王大珩校长的“教研并举,理工结合;多科互用,形成特色;卓育人才,亦能亦德;应迎世纪,面向祖国”的教育思想。继承王大珩校长科学思想、战略思维、高尚品格、谦逊作风,早日把哈尔滨理工大学建设成为高水平教学研究型大学。
{{#ev:youku|XMzk3ODQxMDkwMA|640|center|<big>王大珩:毕生致力中国光学事业发展 20181223</big>|frame}}
== 参考资料 ==
[[Category: 人文社 教授]] [[Category: 艺术人物学家]] [[Category: 教育家中国人]]
17,893
次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