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均(北宋義軍)
王均(10世紀?-1000年),北宋益州士兵起義領袖。[1][2]
農民出身,原為益州(今四川成都)鈐轄符昭壽屬下的都虞侯。咸平三年(1000年)元旦,戍卒趙延順不堪上級壓迫,率眾殺死符昭壽,占領益州。以王均為領袖,國號大蜀,年號化順,攻破漢州(今四川廣漢),眾至十餘萬。[3]
九月,宋廷派張佶運轉糧草,糧草到後,命雷有終部反攻,成都城破。王均突圍至富順,十月,自縊而死,起義失敗。[5]
目錄
今人評論
王均的化順起義
北宋朝廷多半以為巴蜀人好欺負,除了在經濟上大肆掠奪,派出來的官員也大多貪贓枉法,所以導致北宋建立的前頭幾十年,非常不安穩。全師雄、王小波後,又有王均的起義,那麼這次起義又是因為什麼呢?
王均本來是成都的神衛都虞候,是鈐轄符昭壽的部屬,也就是地方上的守衛駐軍。估計當時符昭壽耀武揚威久了,搞得手下人都很不爽。而王均多半與下級軍官們關係良好,所以戍卒趙延順後來忍耐不了上級壓迫,就率領眾人殺死了符昭壽,直接把守軍變成了叛軍,並奉王均為頭目。
王均率眾占領成都,自立為「武威元皇帝」,國號大蜀,年號化順,四處征伐,起義軍多至十餘萬。王均也算是有勇有謀,當時北宋官軍雷有終部打到成都城外,王均四埋伏兵,開城假作逃遁,雷有終軍進城擄掠民財,部伍混亂,起義軍伏兵四起,宋軍不能出,大部被殲滅,雷有終墜城逃跑。如此看來,似乎北宋官軍的戰鬥力並不夠強,而且軍隊管理上來看,從北宋初年就亂成如此,後來的北宋羸弱,也就可以理解。
不過,王均不知道什麼原因,自此而後並沒有主動出擊,導致成都成為孤島,外面全部是北宋的部隊,而後的多次阻擊都遭到慘敗,幾個月後,雷有終捲土重來,乘起義軍不備,夜間挖隧道入城,王均率起義軍二萬人突圍而走,逃到自貢富順時,寡不敵眾,終至兵敗,王均自縊身亡。[6]
資料
- 《宋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