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主菜单

求真百科

玉汝于成

玉汝于成,汉语成语,【拼音】:yù rǔ yú chéng,汝:你。玉汝:像爱惜玉一样爱护、帮助你。原为爱之如玉,助之使成之意,后则泛指成全他人之意。[1]

原图链接玉汝于成

目录

出处 

《诗经•大雅·民劳》:“民亦劳之,汔可小安。惠此中国,国无有残。无纵诡随,以谨谴绻。式遏寇虐,无俾正反。王欲玉女,是用大谏。”

示例】:

宋·刘克庄《顺宁舍记》:“不以厚吾生者为荣,而以~于成者为乐。”

北宋·张载《正蒙·西铭》:“富贵福译,将厚吾之生也;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

清·李渔《蜃中楼·试术》:“这等待贫道效一臂之力,玉成这两桩好事,何如?”


典故 

北宋著名哲学家张载,年轻时喜欢研究兵法,并写信给陕西招讨副使范仲淹,要求参加与西夏的战斗。范仲淹对他的才学很欣赏,就劝他不必专谈兵书,好好读读儒家经书《中庸》。

张载读了《中庸》后,觉得说理太肤浅,就刻苦钻研哲学名著《周易》,逐渐形成了自己唯物主义和朴素辩证法的哲学思想。

张载三十八岁才考中进士,先后做过几任地方官。因为他性情耿直,因此触犯了执政大臣,公元1069年,他辞职回到从小生活过的横渠镇。横渠地处偏僻, 条件很差,但张载却不以为苦,恬然自安。人们称他为横渠先生。

在横渠,张载每天手不释卷,常常为了思考疑难问题而废寝忘食。每当深夜,妻儿都已熟睡,而张载往往还在苦思冥想,偶有所得,就披衣下床, 点起蜡烛,记了下来。

公元1076年,张载从自己的哲学历史著作《正蒙》中抽出两段,写在书房东西两扇门上,这就是有名的《东铭》和《西铭》。其中《西铭》中有一句“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这句话的意思是:贫穷低贱和令人忧伤的客观条件,可以磨炼人的意志,用来帮助你达到成功。这是张载人生经验的总结。

同学们,“汝”是“你”的意思,“玉汝”就是像打磨璞玉一样磨练你。“玉汝于成”常省作“玉成”,意为如同打磨璞玉一样磨练你,使你成功。多用于艰难困苦条件下,现多指逆境可以帮助一个人取得成功。故事中的张载生活很清苦,但是他却怡然自得,他认为,只有艰苦的环境,才能磨炼人们的意志,帮助人们取得成功。正是在这种思想的指导下,张载刻苦自励,成了一位颇有成就的学者。

“贫贱忧戚,庸玉汝于成也”是张载一生治学的宝贵经验,也是一句警世之言。后人将此写成“艰难困苦,玉汝于成”,用以激励人们在艰苦环境中努力奋斗,取得成功。

视频 

成语故事 第230集 玉汝于成

参考资料 

  1. 玉汝于成 国学大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