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查看源代码讨论查看历史
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我国的博士后制度是在李政道先生的建议下于1985年开始实施的,已故着名理论物理学家、我校现代物理研究所侯伯宇教授为这一制度的建立做出了积极的贡献。西北大学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是1985年国家审定的全国首批建站单位之一,是当时省属高校唯一一个获批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也是西北大学第一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流动站依托西北大学现代物理研究所、光子学与光子技术研究所和物理学院,研究方向涵盖理论物理、光学和凝聚态物理及相关交叉学科。流动站目前有合作导师17人,其中包括中国科学院院士[1]2人(双聘),国家级人才2人,陕西省省人才3人。
人才培养
西北大学物理学博士后科研流动站设立近30年来,为理论物理和光学研究领域培养了一批优秀的科研人员[2],其中1人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3人为国家级人才,3人获中国青年科技奖。他们中的杰出代表包括1986年首批进站的三位博士后研究人员周玉魁、卫华、张耀中在理论物理前沿领域,做出多项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的高度称赞,三人在站期间分别荣获陕西省政府1989年科技进步一、二等奖和霍英东教育基金会第二次高等院校青年教师奖(研究类); 1995进站的相里斌研究员在干涉成像光谱技术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获2015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和2016年首届“全国杰出科技人才”奖。1998年进站的杨文力教授与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王玉鹏研究院团队合作发展出了求解可积系统的全新的“非对角Bethe Ansatz”方法,解决了困扰数学物理领域40年的“可积但不可解”的难题。
二、研究方向及合作导师
西北大学物理学科的发展始于创建于1937年的物理学系,时值抗日战争,由内迁的国立北平大学,国立北平师范大学和北洋工学院的物理学科合并而成,着名物理学家张贻惠教授为首任系主任。张贻惠、岳劼恒、吴锐、龙际云、张佩瑚等一大批知名学者执教于此。物理学科在长期的发展中,形成了以侯洵院士、张殿琳院士和侯伯宇教授为学科带头人的学术队伍,在瞬态光学、新型全固态激光器、量子场论、经典反常和量子反常规范理论、可积系统和数学物理等方面做出了杰出的贡献,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一)理论物理
研究方向:数学物理、量子可积系统、非线性可积系统、经典和量子规范场论、非线性物理、宇宙学、量子计算和量子信息
合作导师:杨文力、杨战营、范桁、岳瑞宏、屈长征
(二)光学
研究方向:光纤通信与传感、瞬态光学与超快现象、高功率全固态激光技术、光电检测技术、非线性光学、信息光学及应用、纳米生物光子学与生物成像、光学超分辨成像技术及应用
合作导师:侯洵、乔学光、白晋涛、王凯歌、任兆玉、郭崇峰、徐新龙、王春、忽满利、胡晓云
(三)凝聚态物理
研究方向:低温凝聚态物理、低维凝聚态物理理论、固体相变、点缺陷结构和扩散、团簇化学物理、储氢材料储氢机理、稀土发光材料、纳米光电功能材料、光催化与荧光生物检测、量子信息处理在凝聚态物理中的应用
合作导师:张殿琳、杨文力、姜振益、胡晓云、范桁
本站具有良好的科研氛围和科研条件,热忱欢迎相关学科优秀博士毕业生进站从事科研工作!
参考文献
- ↑ 中国现在到底有多少中国科学院院士? ,搜狐,2019-08-01
- ↑ 科研人员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搜狐,2017-09-11